饒國模

饒國模

饒國模,女,1895年生於四川大足縣農村一個書香門第之家,是被譽為中華民國開國元勛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饒國梁之胞妹。1912年,考入成都益州女子師範學校。1915年畢業並與同學劉國華結婚。

人物生平


饒國模
饒國模
1895年生於四川大足縣農村一個書香門第之家,是被譽為中華民國開國元勛的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饒國梁之胞妹。1912年,考入成都益州女子師範學校。1915年畢業並與同學劉國華結婚。此後到川東任小學教員。1922年,隨夫攜子到重慶,因不願在家當官太太而創辦三友實業社,成為重慶著名的女實業家。1930年,買下郊外紅岩嘴的土地開辦農場。1938年,任重慶婦女慰勞會的勞動部長。1939年,將紅岩村的房屋提供給八路軍辦事處,為掩護黨的工作做出重大貢獻。1948年初,曾被中共重慶地下黨批准為秘密黨員(后失去關係)。1949年重慶解放后,被任命為西南軍政委員會監察委員。
1954年當選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遷居北京。
1960年因腦溢血去世。在中國革命史上,重慶紅岩村成為八路軍辦事處而揚名天下,當地女房東功不可沒。鄧穎超曾說過,沒有饒國模,哪裡有紅岩。這位長期人稱“劉太太”的農場主,去世前沒有被承認是黨員,然而一生最大的滿足便是周恩來對她的稱呼——“饒國模同志”。

軼事典故


■ 不甘心做家庭主婦,經營商業和農場;因不允許丈夫在外娶小而毅然與之分居
■ 因捨不得把錢花在麻將桌上,被其他太太一向諷刺為吝嗇,“九一八”後為支援東北義勇軍卻創造了重慶市捐款的最高紀錄;支持三個子女離家走上革命道路
饒國模在師範上學時,與男同學劉國華衝破封建婚姻習俗自主結婚。20年後,丈夫因在官場中沾染了腐朽陋習在外納小並向她提出要娶二房。堅持近代婦女人格尊嚴的饒國模毅然與之分居。后經丈夫央求和周恩來夫婦勸說,她曾一度考慮和好,不過在皖南事變發生后的特定政治風雲下因不能容忍丈夫的政治態度而終未能破鏡重圓。
丈夫當上縣長和四川大軍閥劉湘的經濟顧問時,饒國模不願像其他官僚夫人那樣終日泡在麻將桌上或安於享樂,獨自闖到社會上經營商社。後來,又買下重慶郊外紅岩嘴的一片山地辦農場,所產的果品聞名全城,她也成為四川少有的女實業家。城內許多闊家夫人因這位“劉太太”平時衣著簡單不施脂粉,也不肯掏錢參加牌局,常嘲笑她吝嗇。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重慶各界募捐支援東北義勇軍時,饒國模將農場二期投資的錢全部獻出,在全城創造了個人捐款的最高紀錄。抗戰開始后,她還鼓勵三個子女離開富裕的家庭,到環境艱險的社會上追求進步並走上革命道路。
■ 兒子提議將紅岩的新樓提供給八路軍辦事處,她馬上同意,八年間始終不肯收房租
■ 每天在國民黨的機槍口下生活卻全無畏懼,辦事處遭封鎖時設法買來了糧食
■ 建立幼兒園為八路軍辦事處解決育兒難題,鄧小平在大會上稱她是“紅岩村革命的媽媽”
1938年秋武漢淪陷后,中共南方局及其掩護機關——八路軍辦事處遷往國民黨政府的陪都重慶。在擁擠且經常遭日機轟炸的市區內很難找到安全住址。中共川東特委經勘察,看中了郊外靠山隱蔽的紅岩嘴。已是地下黨員的劉聖化向母親饒國模提出后馬上得到同意。當時,市區還有幾處選址方案,周恩來看到地下黨的報告中提到的關於“饒國模,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 饒國梁的妹妹,本人思想進步,支持共產黨...... 三個子女,業已加入共產黨”等情況,便選定了“劉太太”在紅岩新建的那座帶有歐式風格的依山而立的三層樓。
八辦遷入后,饒國模除了樓上幾間房自用,把其他房間全騰出來並重新修繕,還不肯收3000元修房費。周恩來便親自去送錢,懇切地說明共產黨雖然經費困難,卻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為了房東的安全還要簽訂租房合同並公布,饒國模激動地收了這筆錢。此後八年間,從來沒有按合同收過房租。每年農場的葡萄鴨梨熟了,辦事處幹部戰士和家屬天天從旁邊路過,卻按照“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紀律從不摘一顆。
由於饒國模的哥哥是國民黨稱頌的開國烈士,許多“國民黨元老”都表示敬重,加上她對外稱租房給八路軍只是商業行為,軍警特務不便公開下毒手。辦事處駐紅岩的八年間,卻是日夜都有鬼鬼祟祟的魔影在周圍晃動,饒國模家裡又不斷有聲稱“查戶口”、“查電線”的凶漢闖入。國民黨政府又在八辦對面蓋起參政會大樓以進行監視,旁邊還修了碉堡式崗樓,射擊孔里的機槍時時瞄準饒國模的樓房,饒國模一家名副其實地日夜生活在槍口之下。
儘管長年面對常人難以忍受的恫嚇,饒國模全然不怕,也不理睬丈夫出於恐懼前來相勸。皖南事變爆發后,國民黨停止對八路軍發餉,還密令糧商不得向八辦賣糧。饒國模便趕到銅梁縣老家,以農場需求之名買到幾車大米運回送給辦事處。周恩來的父親病重到紅岩養老,她和家中女工羅大娘一起精心照料到送終。為此,解放後周總理還一再深表感謝,到重慶時曾專門帶禮物去看望過羅大娘。饒國模看到辦事處一些夫婦雙雙工作難以帶孩子,又向鄧穎超提出應建一所幼稚園。當得知地皮和經費有困難時,她二話不說,馬上讓人砍倒了山坡下一片梨樹,自己花錢建起一排朝陽的房子當幼兒園,還領著保姆帶孩子。“劉媽媽”這一情誼,使許多老同志和孩子們終生不忘。重慶解放后召開第一次慶祝大會,鄧小平便拉著胸佩大紅花的饒國模在台上介紹說:“這就是紅岩村革命的媽媽”。
■ 毛澤東曾設宴答謝她,並稱讚“是一個革命家庭”;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大家改變“劉太太”的叫法,而稱自己“同志”
■ 她一再表示過入黨願望,許多年輕同志因她有資本家身份而難以答覆。她直到去世還按黨外民主人士對待,碑文卻終於按她的願望所刻——“饒國模同志之墓”
筆者曾同在紅岩工作過的一些前輩談起幾十年前那位女主人,老人們都習慣地仍以“劉太太”、“老劉太太”相稱。在艱險的環境中,這位“太太”幫助了黨,她自己也深受黨的教育和革命作風的感染,曾一再表示過參加黨的願望。許多年輕同志敬佩她,卻因她有資本家身份而難以答覆。一次,她直接問周恩來:“周副主席,像我這樣的人可不可以成為共產黨員?”周恩來馬上說黨已把她看成自己人,在如今危險的環境下卻以留在黨外更好。不過,談話結束時鄭重地改稱她“饒國模同志”。聽到這句稱呼,她感到了最大的滿足。
1945年毛澤東到重慶時,曾專門設宴答謝饒國模對黨的幫助。席間周恩來介紹說,饒國模的三個子女都是共產黨員,有兩個正在延安。毛主席高興地稱讚:“是一個革命家庭嘛”。1947年中共代表被國民黨驅逐后,饒國模繼續秘密資助地下黨和川東遊擊隊。1948年初中共重慶地下黨曾批准吸收她入黨,但隨後因介紹人被捕犧牲和組織遭破壞而失去關係。解放后,饒國模這段歷史一直未得到證明,直至去世前都被作為黨外民主人士來對待。
1950年春,饒國模興奮地從剛剛解放的重慶來到北京。周恩來夫婦在家召集在京的紅岩村二十多位老“村民”,設家宴款待這位老房東。不久,她回到重慶,在“七一”這一天正式將紅岩村的土地房屋無償地捐獻給人民政府。不久,那裡便成為萬民參觀的紀念地。
1954年,經周恩來親自提名,饒國模當選為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翌年,遷居北京。她除了經常參加政協活動外,還不甘清閑,組織街道家庭婦女辦起幼兒園。1960年,她在北京因突發腦溢血去世。20年後經破例批准將饒國模歸葬重慶紅岩。矗立在莊嚴的革命紀念地的那個高大的青石墓碑上,終於刻上了她平生最希望的稱呼——“饒國模同志之墓”。
■ 目睹官場和工商界現狀更憎惡奢靡貪詐,女實業家最終選擇了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在進行艱苦卓絕的浴血革命鬥爭時,曾得到過工農勞苦大眾的支持和掩護。但是像饒國模這樣一個女實業家也能捨棄家產、不顧危險地掩護黨,以毫無利己的動機把黨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是極其難能可貴的。她送別同志時曾寫下這樣的詩句——“他年凱旋高歌時,紅岩便是眾人家!”的確,饒國模的紅岩村與中國革命永久地連成一體,她的家舍便是黨內同志的“眾人家”。
饒國模有著傳奇色彩的一生,也是中國近代先進分子追求真理光明在另一個側面的突出反映。作為一個舊民主革命風潮中成長的知識女性,她自幼受投身反清革命的兄長影響,又成為走出家門第一代新式女學生。在婚姻問題上又打破舊俗堅持自主自尊自立。她曾設想實業救國,然而在周圍污泥般的環境中,看到的都是官場和工商界的腐朽和貪詐,深感不徹底改變黑暗制度便沒有國家的經濟興旺。基於這種思想認識,饒國模鼓勵子女投奔艱苦的延安,自己也能接受革命思想,寧可毀棄家業也要幫助共產黨建立在國統區內的指揮機關。對先進文化、先進生產力的嚮往能夠同革命的先進思想結合,恰恰是真正的共產黨人所應代表的方向,也是中國的希望。饒國模的事迹,恰恰也在這方面樹立了一個傑出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