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台古渡
長台古渡
信陽八大景之一——長台古渡,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長台關鄉淮河北岸,長台古渡的埠口確切位置在小南門口外邊十幾米處,古長台城牆已於1958年徹底拆毀殆盡。歷史上淮河窄而深,湍湍河水長年不斷,由於歷年洪水成災,河床被濤濤河水逐年擴寬。解放以後黨和政府為確保長台古鎮和鎮中居住的二千多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每年都撥巨款砌壘護河堤壩,現在老渡口遺址蕩然無存。
目錄
發展歷史
長台古渡原是淮河沿途臨街鎮的一個埠口,明清時間由於鐵路修建路經長台關並設有一個小站,長台鎮自然成了東西南北水陸交通樞紐,它便由小埠口逐漸演變成水上渡口,成為水陸通衢,商賈雲集之地。優越的地理環境促成了長台古渡的興旺發達、繁榮昌盛。長台古渡鼎盛時期當始於國亂之時延續至上世紀60年代初。那時下行物資主要是檁條竹木及製品、農具類楊杈掃帚、葛藤、粟茶木炭、陶瓷、草藥等建築材料和生活用品;上行物資則主要是秫薄、棉花、布匹、鍋碗瓢勺、肥皂、食鹽、醫藥、豬羊禽蛋及小工業品等日常生活用品。一到傍晚時分,進出渡口船隻數十艘,上貨卸船人,人聲鼎沸,還有部分以捕魚為生的漁民,也在這個時候滿載碩果而歸,人笑鷹鳴,好一派繁忙景象。成交生意的討價還價聲、賣小吃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夜幕降臨時燈火通明,映照在淮水中五光十色,素有“小漢口”之稱。站在城牆上憑河眺望進入船隻魚貫而行,鼓風揚帆出進渡口。天高風靜時,上行船隻靠拉縴緩緩而行,深沉、低婉的拉縴號子演奏著鏗鏘的旋律逶迤而至。縴夫們雖說汗流浹背,依然流露出勝利的喜悅。此景好一幅百舸爭流的壯麗畫面。石渡古渡埠口乃是沿淮岸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此景一直延續到上世紀60年代初始期。直到1958年成立了船民公社,他們大部分是潢川、息縣、淮濱等地的船民、漁民。那時政府為他們在南城牆遺址處撥地建房,使他們結束了居無定所的漂泊生涯,有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基地。船民公社後來改為航運站,現在已全部搬遷他處。因陸上交通的發達和沿河兩岸機電抽水泵站的建成,終使河道乾涸而終止了水上運輸活動。失去水上運輸和捕撈環境后,航運站就轉入疏通河道的撈沙的生產經營。古渡族隨之而進入冷落、蕭條直至絕運時段。
而今,站在古渡遺址上憑河眺望,落寞、冷清、空蕩、傷悲一齊湧上心頭,再也見不到激浪拍岸、航船飛渡的壯麗景色。使人感慨不已的是古渡遺址有失保護,也未設任何紀念標記,成為不可彌補的缺憾。
2009年8月,信陽市文物管理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隊在平橋區長台關鄉古渡口處的河道中發現了古文化遺址。在遺址內採集有陶鼎腿、瓷碗、瓷罐、陶缸、青銅器殘片、古井磚、石權及建築構件等十多種,時代從新石器延續至明清。
市文物普查隊在此又發現了冶鐵作坊、古橋、碼頭、渡口和老街。由於淮河河道的改道,遺址被淹埋在河下。今年上遊河道治理水位下降,才使在河道中沉睡了1000多年的古遺址重見天日。
長台古渡,古稱“長台渡”,是明清時代重要的淮河渡口,是鹽、糧及其他物資的集散地,因而兩岸炊煙裊裊,湖光山色,翠柏成蔭,成為信陽八景之一。清代信陽知州、詩人張鉞贊曰:“臨淮呼野渡,桐柏發源長;漲急篙能沒,波平葦可航;煙光通夾岸,雲影泛中央;四牡津常問,溯洄意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