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當鎮

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下轄鎮

京當鎮,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地處岐山縣東北部,東與扶風縣法門鎮接壤,南瀕祁家溝水庫與青化鎮接界,西與祝家莊鎮相鄰,北依千山與麟游縣九成宮鎮交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4.1千米,總面積108.28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京當鎮下轄9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京當鎮戶籍人口32561人。2011年,京當鎮農業總產值850萬元,工業總產值達3358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90萬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京當鎮常住人口為17315人。

歷史沿革


京當鎮 2張
京當鎮
名稱來歷因早年有張姓居先周“京邑”中心而得名“京張”,后演化成“京當”。
西周屬“王畿”。
隋代屬扶風郡,開皇十六年(596年)屬岐山縣。
1949年7月,境內設京當鄉、賀家鄉。
1956年3月,撤區並鄉,設京當鄉,轄33個自然村。
1958年10月,為益店公社京當管理區。同年12月,隸屬鳳翔縣。
1961年9月,復屬岐山縣,設京當公社,轄6個生產大隊、1個直屬生產隊。
1966年1月,更名為東風公社。
1969年12月,恢復原名。
1984年5月,改設鄉,轄6個行政村、1個直屬村,下設31個村民小組。
2005年9月,西塢村併入京當村,中何村併入張家村,撤併后轄4個行政村。
2011年7月,撤鄉設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京當鎮地處岐山縣東北部,東與扶風縣法門鎮接壤,南瀕祁家溝水庫與青化鎮接界,西與祝家莊鎮相鄰,北依千山與麟游縣九成宮鎮交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4.1千米,總面積108.28平方千米。距岐山縣城25千米。

地形地貌

京當鎮地處於千山南麓,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北部山地廣布,箭括嶺東峰向東伸入境內;南部地勢平緩,為黃土台塬區。境內最高峰箭括嶺東峰位於鎮域北部,海拔1594米;最低點羅家組位於雙庵村,海拔650米。

氣候特徵

京當鎮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2℃,1月平均氣溫-1.8℃,極端最低氣溫-20.6℃;7月平均氣溫24.9℃,極端最高氣溫41.4℃。平均氣溫年較差26.7℃。無霜期年平均21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64.8小時。0℃以上持續期291天(一般為2月18日—12月9曰)。年平均降水量628.8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10月。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京當鎮轄京當、賀家、雙庵、張家4個行政村;下設2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京當鎮下轄9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京當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323112200121京當村
610323112202220賀家村
610323112203220張家村
610323112204121小強村
610323112205220附馬庄村
610323112206220范家營村
610323112207220岐陽村
610323112212220杜宮村村
610323112213220西戢村村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京當鎮轄區總人口10666人。總人口中,男性5633人,佔52.8%;女性5033人,佔47.2%。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10664人,佔99.99%。2011年,京當鎮人口出生率7.34‰,人口死亡率4.70‰,人口自然增長率2.6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35人。
截至2018年,京當鎮戶籍人口32561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京當鎮常住人口為1731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京當鎮財政總收入220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7萬元,增值稅15萬元,企業所得稅30萬元,個人所得稅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00元。
2018年,京當鎮有工業企業14個;其中,規上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5個。

第一產業

2011年,京當鎮耕地面積1.7萬畝,人均1.6畝。2011年,京當鎮農業總產值850萬元,比上年增長14.3%,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1%。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京當鎮糧食生產6500噸,人均609千克。其中小麥0.5萬噸,玉米0.2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核桃。2011年,京當鎮核桃種植面積3500畝,年產量13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京當鎮生豬飼養量5000頭,年末存欄3800頭;家禽飼養量3萬羽;畜牧業總產值23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7.8%。截至截至2011年末,京當鎮累計造林0.8萬畝,林木覆蓋率21.8%。2011年,京當鎮水果種植面積0.2萬畝,產量150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葡萄等。漁業以魚類養殖為主。2011年,京當鎮漁業總產值9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0.58%。2011年,京當鎮有大型農業機械110台(輛)。

第二產業

京當鎮工業以石材加工為主。2011年,京當鎮工業總產值達3358萬元,比上年增長7.3%,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1%。工業企業6家,職工12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30萬元,比上年增長9.6%。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京當鎮有商業網點38個,職工120人。2011年,京當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90萬元,比上年增長16%;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48萬元。截至2011年末,京當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各項貸款餘額1350萬元,比上年增長4%。截至2011年末,京當鎮郵政所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75千米,投遞點6個,鄉村通郵率99.8%;征訂報刊0.03萬份、期刊0.05萬冊,業務收入1.5萬元。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2557戶,電話用戶普及率96%,行動電話用戶7700戶,寬頻接入用戶97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6萬元。

政治


內設機構

1、黨政人大辦公室
主要職責:協助本鎮領導做好日常事務、行政管理、政務公開和應急管理工作;組織編製年度工作計劃和工作目標;負責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做好文秘、政務信息、檔案、保密調研、督查、接待、會議安排、後勤等工作;組織草擬綜合性報告、政策性文件;負責重大活動的組織協調等工作;做好人大、政協、工作。
負責組織、人才、人事、機構編製、老幹部等工作;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組織實施對幹部的培訓、教育、培養、考核;負責機關效能建設;做好宣傳、統戰、民族宗教等工作;做好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負責人:魏媛媛
2、企業管理辦公室
主要職責:指導監督本鎮企業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負責編報和執行轄區內經濟發展計劃和工業統計;負責轄區內重大經濟建設項目開發的協調工作;協調解決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檢查監督所屬經濟組織經營狀況,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協助做好財貿和勞動力就業等工作;做好工業招商引資、工業功能區塊建設、新引進企業服務等工作,指導幫助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等工作;綜合管理本轄區內的科技推廣應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安全工作等。
負責人:李廣蛟
3、勞動保障辦公室
主要職責:負責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做好各項社會保險及被征地人員管理、失業人員管理和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做好勞動力資源登記管理、就業管理和職業技能培訓等工作;協助做好勞動關係協調、勞動爭議調解處理工作。
負責人:喬春鎖
4、民政辦公室
主要職責:負責民政優撫、社會救濟、社區管理、殘疾人保障工作;指導村委會依法自治;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對象供養、敬老院管理、雙擁與優撫安置工作及其他社會福利事業。做好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和村委會民主管理、做好殯葬管理、區劃地名、移民、老齡、殘疾、慈善工作等。
負責人:董國強
5、衛生和計生辦公室
主要職責:負責衛生等工作;組織開展全民愛國衛生宣傳教育活動,做好轄區內衛生保潔和除四害工作;負責人口和計劃生育的政策法規宣傳、規劃統計、協會組織和查處違反計劃生育法規案件等工作;做好流動人口管理服務、技術服務和計生指導服務工作等。
負責人:崔小麗
6、綜合治理和信訪司法辦公室
主要職責:貫徹執行有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負責維護轄區內社會秩序穩定,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制定轄區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規劃,並組織實施,做到依法治理;負責轄區內法制教育、矛盾糾紛調處、安置幫教和法律服務、治安保衛等工作;處理人民群眾的來信來訪,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組織落實轄區單位綜合治理責任制和考核驗收工作。
負責人:楊文興
7、財稅所
主要職責: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財稅法規和方針政策;負責抓好財源建設,編製本鄉行政、事業單位財政預(決)算草案,管理本鄉預算內外資金;負責管理本鄉機關事業單位的資產和財務活動,依法做好統計、審計和各類大型普查工作;協助做好農村股份制改革工作等。
負責人:黃磊
8、農業三產辦公室
主要職責: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負責制訂本鄉農林業產業發展計劃;負責農林業科技推廣、市場信息服務等工作;搞好農業資源開發和保護;做好多種經營的規劃、引導,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負責實施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做好農經統計、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和村級財務審計、監督、管理等工作;協助統計部門做好現代服務業統計工作,做好城鄉一體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工作;做好水土保護與河道資源管理及防洪、防颱、防火藥、抗旱、防疫等工作;做好林業政策法規宣傳、森林資源管理、綠化造林、生態公益保護、森林防火藥、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協助林業主管部門做好林業行政執法工作;做好旅遊業、現代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管理工作,提供市場信息,創造良好環境,協助做好生態鄉村創建等。
負責人:高海龍

文化


文物古迹

周原遺址
周原遺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岐山一帶,東西長達70千米,南北寬約20千米,總面積約33平方千米,是公元前11世紀到前8世紀的大型古遺址,出土了大量卜骨、卜甲,以及大量珍貴的國寶青銅器。周原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和滅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素有“青銅器之鄉”的美譽。20世紀50年代後期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西北大學、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先後在此調查、試掘。
1982年2月23日,周原遺址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扶風周原鑄銅作坊遺址,2003年評為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京當鎮
京當鎮

交通


京當鎮境內關中公路環線過境,縣鎮村級公路公路經過南部。有京常路、京杜路等鎮村公路16條,總長22千米。2006年建成京當鎮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72班次,日均客流量400餘人次。截至2011年末,京當鎮鎮區道路總長度1.3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3.6米。

社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京當鎮有鎮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3個,建築面積120平方米,藏書2萬餘冊;博物館1個,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截至2011年末,京當鎮有線電視用戶1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85%。

教育

截至2011年末,京當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86人,專任教師4人;小學1所,在校生340人,專任教師4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03人,專任教師3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京當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00萬元,比上年增長27%。

科技

截至2011年末,京當鎮有技能人才60人,農村實用人才70人。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京當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7個;病床10張,固定資產總值15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3名,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京當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3.8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9651人,參合率97%。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京當鎮有體育場地4個。5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5%。

社會保障

2011年,京當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7戶,人數606人,支出73萬元,比上年增長27%;月人均100元,比上年增長29%。農村醫療救助6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3人次,共支出3150元,比上年增長4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9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有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200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341人,適齡人群參保率97%。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京當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1.1千米,生產能力16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9.6%;排水管道0.4千米。
截至2011年末,京當鎮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018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7%,供電可靠率99.8%,園林綠化截至2011年末,京當鎮鎮區園林綠地面積1公頃。

項目建設

投資378萬元的賀家村、雙庵村、京當村等3個村標準化方田6000畝的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
大力實施水利改造工程。投資78萬元的衙里小高抽,楊堯小高抽配電工程,北堯、雙庵小高抽改建工程等小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有效改善了農業灌溉條件,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夯實了基礎。
投資25萬元,完成了賀家村管網改造3000米,解決了人畜飲水問題。投資30萬元,完成了大王淤地壩修復工程,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民生問題

張家村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勝利開展,為在全鎮開展養老保險積累了經驗,我們力爭在全縣率先基本實現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全覆蓋。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深入人心,有效解決了以往“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全鎮參合率達到95%以上。
推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大限度解決農村最困難群眾家庭生活困難,做到了應保盡保。慈善事業和社會救助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