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汊鎮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轄鎮

三汊鎮隸屬於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位於孝南區東南部,是湖北省88個新農村建設整鎮推進試點鎮之一,“湖北省森林城鎮”。東與祝站鎮接壤,南與毛陳鎮共水(王母湖),西與新鋪鎮交界,北與西河鎮、楊店鎮毗鄰,東距武漢天河機場26千米,西距孝感市中心12千米。110省道、漢孝大道橫貫本鎮,京珠高速、漢十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截止2019年3月,三汊鎮面積71.4平方公里,轄3個社區、10個村,人口44079人。

2014年,三汊鎮實現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46121萬元,完成農業總產值37841萬元,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539元。2017年12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三汊鎮“2014-2016年度省級文明鄉鎮”稱號;三汊鎮評為孝南區美麗鄉村建設突出單位、孝南區精準扶貧工作突出單位;三汊鎮彭橋村評為孝南區美麗鄉村建設突出村。

歷史沿革


三汊鎮
三汊鎮
三汊名稱由來緣於古鎮三汊埠,因楊家河與滻川河在三汊埠南約500米處相交流入野瀦湖,成為“丫”字形而得名。
三汊埠歷史悠久,早在東周時期,就有先民人在境域活動,有搭牆院遺址。
南北朝時期,三汊埠就是孝昌縣境內的一個水埠碼頭。《孝感縣誌》載:“劉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孝昌縣令外出巡視,曾駕舟沿野豬湖北岸支河登三汊埠古街碼頭視事”。
唐貞觀年間(627年—649年),三汊埠已成為通江達海的重要水運碼頭。
清代,三汊地域屬孝感縣諸趙鄉所屬。
清朝末年至抗日戰爭前夕為鼎盛期,曾是“日有百桅林立,夜有千點燈火”,被譽為“小漢口”。
民國時期,先後屬孝感縣第二區、孝感縣新民鄉、中正鄉所轄。
三汊鎮便民服務中心
三汊鎮便民服務中心
新中國成立初期,屬孝感縣三汊區。
1952年—1974年,三汊和祝站分和多次,1975年2月撤區並社,將原祝站區所屬的三汊(現埠鎮)、趙陳、草店、諸趙和原龍店區所屬的塗店5個小公社合併成立三汊人民公社,計22個生產大隊和1個農科站,國土面積84.6平方千米。
1985年7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孝感市(縣)三汊鎮,計有43個行政村和2個居委會。
1993年撤銷孝感市(縣),設孝南區和孝昌縣,本鎮屬孝南區所轄。
2007年8月,本鎮劃出9個行政村歸孝感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孝天辦事處託管。2017年,三汊鎮轄31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3個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汊鎮位於孝南區東南部,國土面積71.5平方千米,地跨東經114º00′—114º06′,北緯30º52′—130º59′之間。東與祝站鎮接壤,南與毛陳鎮共水(王母湖),西與新鋪鎮交界,北與西河鎮、楊店鎮毗鄰。東距天河機場約26千米,西距孝感市中心12千米。
三汊鎮
三汊鎮

地形地貌

同昶村小黃灣景觀塘
同昶村小黃灣景觀塘
三汊鎮南北向最大縱距約14.5千米,東西向最大橫距12.3千米。
鎮域地形由北向南傾斜,北部多丘陵崗地,南部多為大面積河湖沖積平原,最高點永福村劉祭廟,海拔47米,最低點三汊河老河處,海拔19.8米。
境內代表性地形地貌為“七垸”、“十崗”:“七垸”:三汊河垸,鄒陳垸,一心一垸,岳崗、湖西垸,均傍野瀦湖;王母垸,高河垸,西湖垸,均依王母湖。“七垸”為20世紀60~70年代圍湖造田逐漸形成,總面積約9850畝,約佔國土總積面的7.75%;“十崗”:鄒陳崗,伍陳崗,東橋崗,石板崗,彭橋崗,洪山崗,建增、永福崗,草店、紅霞崗,陳榨崗,永光、石塔崗。

氣候特徵

三汊鎮屬亞熱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8℃,一月份平均氣溫為3.5℃,七月份平均氣溫為28.9℃,無霜期為247天至275天。年降雨量為1200米米,春夏季為多雨期,“梅雨”季節,降雨量佔全年的70%。

水文

三汊鎮境內地表水資源豐富,有河流3條,流長26.5千米,三汊東河(又名楊家河),源於周巷塘河,流長約17千米,寬約10米;三汊西河(又名滻川河)流長約4.5千米,寬約10米。兩河在三汊埠南約500米處交匯注入野瀦湖;高河(又名清水河),源於西河鎮,流長約5千米,寬約10米,南與王母湖相通。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石板溝林業基地
石板溝林業基地
2014年,三汊鎮崗地總面積約8668畝,約佔國土總積面6.82%。湖區、崗地總面積約1.8518萬畝,約佔全鎮國土總面積的14.5%。

水資源

三汊鎮境內野瀦湖,呈長方形,集水面積32平方千米,湖底海拔19.8米,正常水位22.5米,最高水位26.5米,最低水位19米,正常水位相應容積5.4千萬平方米,最高水位相應容積2.3億平方米。王母湖,北窄南寬,集水面積31平方千米,湖底海拔19.7米,正常水位22.5米,最高水位27米,最低水位20.5米,正常水位相應面積6.1平方千米,最高水位相應面積29.1平方千米,正常水位相應容量1.33千萬平方米,最高水位相應容量1.17億平方米。
境內有鄭堰、諸趙、王家樓、永福、石板溝、黃家棚、亂泥沖7座中小型水庫,總蓄水量411.55萬立方米,年供水量56.6萬立方米。

行政區劃


2018年,三汊鎮轄車站居委、搭牆院居委會2個居委會;李巷社區、丁砦社區、龍崗社區3個社區;趙陳村、國光村、鄭堰村、建增村、張灣村、易咀村、塗店村、岳崗村、湖西村、石塔村、青龍村、王母村、夏汊村、埠鎮村、石墩村、伍陳村、石板村、彭橋村、洪山村、東橋村、一心一村、漫橋村、同昶村、紅霞村、聯歡村、草店村、紅聯村、店灣村、永福村、同幸村、鄒陳村3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車站居委會。
名稱電話區號
趙陳社區0712
興業社區0712
復興社區0712
長盛村0712
塗店村0712
群利村0712
埠鎮村0712
東橋村0712
鵬程村0712
松柏村0712
草店村0712
幸福村0712
紅霞村0712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三汊鎮總人口46884人,常住人口40285人,勞力23330個。鎮區面積約3.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992萬人。

民族

漢族為主。

經濟


綜述

2014年,三汊鎮實現國地稅收入6953萬元,比2013年增長20%(其中國稅完成3001萬元,增長15%,地稅完成3952萬元,增長25%);新增規模企業2家,實現規模以上企業產值4.6121億元,比2013年增長58.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2019億元,比2013年增長28.3%;完成消費品零售額2605萬元,比2013年增長28.8%;完成農業產值3.7841億元,比2013年增長4%,實現人均純收入13539元,比2013年增長26.4%。

第一產業

春暉萬畝香稻種植基地
春暉萬畝香稻種植基地
2014年,三汊鎮有林果基地5000畝,油料基地17000畝,優質稻基地20000畝,水產養殖基地15000畝。招商引資2500萬元建設拾板溝景觀農業生態園,開發山崗、荒地、水面3000畝,栽植各種林果、花木50多個品種10多萬株。招商引進前,三汊鎮先期投資近20多萬元,組織勞力3000餘人次,實現該園水、電、路三通。籌資100萬元開發改造魚池500萬畝,成立三汊鎮魚場。
2015年,投資1500萬元改造農業基地8000畝;完成現代農業示範基地1000畝標準化蔬菜建設;青龍、鄭堰、同幸、草店等村完成征地2000畝,平整土地1700畝;新植苗木約10萬株,新增苗木基地面積達1000畝。

第二產業

藤倉工業園
藤倉工業園
2014年,三汊鎮工業總產值達5.2億元,建築企業總產值達2.26億元。新增規模企業2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4.61億元。有各類企業82家,外貿出口企業3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建有三汊工業園,佔地417畝,入駐企業9家,主要為加工製造業。張灣工業園一期450畝入駐企業12家,投產8家,為機械製造、新能源材料、高科技電子企業。

第三產業

三汊鎮
三汊鎮
2014年,三汊鎮完成消費品零售額2605萬元,比2013年增長28.8%。

社會


基礎建設

一心一村景觀塘
一心一村景觀塘
2014年,三汊鎮投資近400萬元架設了電力專線,完成了弱電入地、街道綠化、路燈亮化等公共設施建設;實施一線一點工作示範工程,完成丁砦社區服務中心及小區道路、圍牆、園林、景觀工程等附屬工程共16萬方建設任務;實施生態建設工程,伍陳、鄭堰、聯歡、夏汊等十餘村依託企業(園林合作社)成片造林1500畝,綠化植樹12.5萬株,新增綠化面積1000畝;實施清潔家園工程,投資169萬元新添一批環衛設施,新增村級硬化公路12.5千米,東橋、搭牆院、草店、青龍等一批村安裝路燈2150餘盞,新修(改造)休閑廣場12處,疏通抗旱渠道12.5千米,擴挖塘堰5口;鎮水廠接通城區供水主管網、埠鎮水廠實施管網延伸、塗店水廠試運營。鎮南第二集貿市場建成門面88間、攤位392個,已投入運營。
2014年,三汊鎮有110KV變電站一座,變壓器2台,容量6.3萬KVA;10KV供電所一座,公變變壓器95台,容量8575KVA。有可供2.5萬人飲用的自來水廠1座。有程式控制數字傳輸電話5100門,發射機站21座,有線電視信號、寬頻光纖網路全覆蓋。勞力資源充足,全鎮有勞力2萬人,勞動力培訓學校2所。

文化事業

2014年,三汊鎮投入20萬元完成《三汊鎮志》及《埠鎮紀事》的出版,《三汊鎮志》在孝感市第二輪修志評比中獲獎。

教育

2014年,三汊鎮共有中小學19所。
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三汊初級中學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李巷初小
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三汊埠鎮小學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永愛小學
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東橋初小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洪山初小
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中興小學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塗店中學
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中心小學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塗店小學
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劉廟初小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紅霞小學
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同昶小學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蘆林小學
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埠鎮小學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草店小學
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建增初小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諸趙小學
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張灣小學

醫療衛生

三汊衛生院
三汊衛生院
2014年,三汊鎮有衛生院一所。2014年10月,按照改革要求,三汊鎮順利完成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整合,在衛生院加掛“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站”牌子,並將院內職能相關或相近的科室合併組建計劃生育科,配備專(兼)職專業技術人員10名,設置計劃生育免費葯具發放點和診療室、婦檢室、產檢室、葯具室、諮詢室等,承擔全鎮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任務。
2015年,三汊鎮衛生院開展“留守老人健康服務進家庭”活動,組織全鎮鄉村醫生,走村串戶,與留守老人家庭簽訂衛生服務協議,開展上門服務、巡診服務和呼叫服務。2015年10月底前,共為全區12899名留守老人、5827名3—6歲留守兒童,免費提供包括建立健康檔案、健康體檢、健康評估、健康指導、健康教育及跟蹤隨訪等內容的服務。

社會保障

三汊福利院
三汊福利院
2014年,三汊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續保率達98%,新農合參合率為99.1%,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續保率達120%,新增靈活就業64人;建設高標準居家養老7家,農村五保對象自願供養率達100%。

交通


三汊鎮交通便利,橫跨南北的京珠高速公路和連接東西的漢十高速公路在境內互通,並有出入口。京廣鐵路、110省道、孝漢大道貫穿全境。距107國道、316國道僅10千米。東距武漢天河機場26公里,西距孝感市中心12公里。

旅遊


景點

太子山
在孝南區三汊鎮北部,有一座太子山(又名大凹山)。山雖不大,但是,在當地頗有名氣,根據老人們世代相傳,這裡曾經住過太子呢!
那是清初的時候,全鎮各地都有抗擊清朝的活動。在大凹山這個地方,也有一支抗清隊伍。傳說領頭的是一位太子。后因為走漏了風聲,隊伍被清軍所滅,當地人便把“大凹山”改稱為“太子山”,以紀念這次的抗清活動。300多年後,當年的一些抗清遺址到現在仍可辨認,地名也還存在,現據傳說和實地對照,予以記之。
三元宮
三元宮
三元宮
黃兆晉是今孝感市孝南區三汊鎮同昶村大黃灣人,他出身書香門第,自幼聰明絕頂,從小刻苦習文練武,尤其是武功得名師數年的專門指點,頗有造詣。1874年(清同治末年、亦是光緒元年),全省武舉人“會試”,黃兆晉因武功精湛、技壓群雄而榮登榜首,被譽之為“武會元”(“會試”頭名為“會元”,其餘中者為“貢士”)。與此同時,黃兆晉的同鄉秦應逵(今西河鎮秦家松林人)、屠仁守(今三汊鎮埠鎮集人)也分別中了文會元和貢士。三人住家本相距不足十里,同年入京時,又分別高中了文、武進士。因此孝感民間至今流傳著“十里三進士,一科(同治甲戌科)兩會元”的佳話。
埠鎮集方圓百姓為紀念他們三人的學業“壯舉”,為勉勵後輩照此奮發圖強,同時也分享其中的自豪和榮耀,於是自動捐資,為他仨建廟立祠,蓋了一座題為“三元宮”的寺廟(此寺遺址即今日的“三元宮電站、泵站”),讓他們生身塑像接受家鄉善男信女的香火膜拜。
孝感文昌閣
文昌閣是孝感的標誌性建築和珍貴的文化遺產,在大江南北與黃鶴樓遙相呼應,享有“南樓北閣”的美稱,具有深厚獨特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價值。巍然聳立於澴水之濱的文昌閣,在歷史上曾三次被毀后三次重建。第三次毀於咸豐五年(1855年),後於光緒二年(1876年)第三次由孝感在任知縣蔡炳榮主持,重建於孝感城東郭家潭。民國二十三(1934年),時任孝感縣長的歐陽洪烈曾主持加固維修。“文革”中,因白蚊之患,瀕臨倒塌,1977年終被拆除。
文昌閣建成之前,孝感歷史上入京登皇榜者,僅有13人,且大多事迹平平。明萬曆年間,精於地理的德安府顏知府視察孝感,指點孝感的江山說:“澴川乃孝邑名勝,然孝感應科者寥寥無幾,蓋由城南未能異峰聳秀,難迎辛水。”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時任孝感知縣的彭同魁因孝感“文風不盛”“歷代少出人才”,為使孝感人文薈萃、賢才輩出,遂響應提議,精心策劃、親自選址,具體督導興建。於是,孝感小東門外豎立起高閣一座,閣頂置一文筆峰,得名文昌閣。
文昌閣及其附屬建築物共佔地約30餘畝,閣高約35米,一共五層,上面裝有一寶頂。文昌閣屋面皆由紅、黃、綠三色琉璃瓦所覆蓋,四周有金鰲飛檐,紫銅風鈴。閣頂文筆峰直指藍天,可謂古風古色、“吞雲吐霧”,甚為壯觀。
如今的文昌閣舊址,已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大學校園。

軼事遺聞


羊馬湖與王母湖
王母湖
王母湖
羊馬湖即王母湖。相傳早年間,澴水肆虐,連通澴水的湖、河、港、汊總是一片汪洋,兩岸百姓苦不堪言,推舉出了九個頭人負責築壩攔水的工程。即將竣工時,頭人們商議在大壩中間修一個閘口,平時內外相通,漲水時關閉閘門,請來一位有名的石匠掌作此事。閘門完工後準備慶典,頭人們請來一個陰陽先生,推時吉日。陰陽先生曉得九個頭人貪了不少錢,想敲榨一下,閉目一算,故意說,只有九月初九最好,但這次築壩犯了剎星,你們這次頭人與工匠中,必定要死一人。九個頭人聽了,面如土色。這時,有一個頭人說:不要怕,陰陽先生說還包括工匠嘛,就讓那個石匠去祭天吧!為了保命又不泄露秘密,九個頭人將修堤建閘中截留的錢,分了一部分給陰陽先生。
 眼看九月初九隻有一日,那位石匠也冇空閑。他想:修這個閘是盡心儘力了,就怕百密而一疏,引來天怒人怨,加上這兩天眼皮老是跳個不停,怕是要出事。石匠跑到附近廟裡算了一卦,主持說,你為人心善,卻得不到善終,有人要加害於你。石匠說,我一心存善,修橋補路無數,從冇做害人之事,哪能有人要害我呢?主持說:天機不可泄露,你得依我的辦法而行。於是在石匠耳邊如此這般一番。
九月初九這天,水閘兩邊人如潮水。水閘旁邊搭有一高台,那個陰陽先生站立中間,焚香燃燭,設三牲貢品。正待鳴炮奏樂之時,忽見一女子身穿紅袍,頭戴鳳冠,雙手合十,緩步走上水閘,口中念道:王母娘娘閘上過,十個頭人死九個,王母娘娘閘上過,十個頭人死九個。這樣一直從閘東念到閘西,過後,蹤影全無。眾多人看見了,聽到了,都認為是王母娘娘下到凡間,於是全都跪下,鴉雀無聲。過了一天,九個頭人真的不明不白地死了。那個陰陽先生也害了一場大病,最後不治而亡。這時百姓都確信是王母娘娘下凡了,於是再也不敢叫羊馬湖,都改口叫王母湖。
其實,那有王母娘娘下凡,那不過是廟裡主持搞的個把戲,讓石匠的老婆裝神弄鬼,倒把那幾個心存不軌的頭人和陰陽先生給嚇死了。
野瀦湖的傳說
野瀦湖
野瀦湖
相傳王母娘娘常年深居天宮,有一天,她來到瑤池,見小女兒七姐獨坐池畔,似有不悅之樣,憐愛之心油然而生,便想帶愛女外出散心解悶。一時也不知去往何處,但見瑤池在目,突然想起人間奇觀雲夢澤。於是,王母娘娘扯下一根瑤池仙草,當作馬韁,順手一指池中小白龍,小白龍旋即化為一匹駿馬。
母女倆趁著暮色,很快到了荊楚地界。只見雲夢澤水域浩浩蕩蕩,連綿千里,氣象萬千,其中一汪清水碧綠可鑒,深不可測,紫氣繚繞,猶勝瑤池。母女倆見此美景,喜不自勝,當即決定就此戲水沐浴,以解一路睏乏。
她們降落祥雲,步入水中。剎那間,碧波幻出萬千金霞,光芒四射。仙氣驚動了此處修鍊千年的野豬精。野豬精在水中亂竄,一時間波浪翻騰,濁水四起。王母娘娘受此驚擾,興緻一掃而光。白龍馬嘶吼一聲,朝野豬精飛奔而去,野豬精浮出水面,與之廝打起來。白龍馬一不小心將頭頂一顆夜明珠失落水中。王母娘娘大怒,凌空躍起,將手中仙草拋向野豬精,野豬精一聲嚎叫,滾落水底。
後來,人們便把野豬精作亂的水域稱為野豬湖
城隍墩的傳說
相傳很早以前,三汊那地方是一遍沼澤地,下游的野瀦湖通著長江,據傳,曹操領兵攻打東吳時,發現野瀦湖上游有一處開闊地,於是,曹操下令,軍隊離船上岸,在此修整,同時令將士在靠近河岸處築一高三丈,寬五丈的土礅一座,作為指揮台,曹操親自站在台上指揮軍隊操練。在此月余,才離開此地。由於此墩當時無名,後來當地人稱此墩為“城隍墩”,並作為每年祭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