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音

中國科學院紅壤生態實驗站副站長

梁音,研究員,博士,1963年4月生於陝西長武縣。

人物簡介


現任中國科學院紅壤生態實驗站副站長、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農村水利科學研究推廣中心總工、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理事、南方水土保持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水土保持學會常務理事、水利部《全國水土保持規劃》編製工作技術諮詢專家組成員,並擔任《水土保持學報》、《中國水土保持科學》、《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編委。

人物經歷


1983.09~1987.07在西北林學院水土保持系獲學士學位,1987年07月進入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一直從事土壤侵蝕和水土保持研究工作。1999.09~2004.03在莫斯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先後到波蘭科學院、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院、台灣教育大學等進行學術交流。

取得成就


工作以來,先後參加或主持的科研項目共20餘項,包括973項目、國家支撐計劃、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國家重點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
建立了適合於我國南方紅壤區的大雨量高雨強的降雨侵蝕力模型,提出了小流域治理度的概念與計算模型;利用遙感數據和3S技術,快速監測不同尺度的土壤侵蝕類型、強度、面積、時空分佈、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等,建立了土壤侵蝕遙感解譯的指標體系與分析方法,為南方紅壤區的土壤侵蝕監測提供了一套新方法。
同時積極參與了我國一些大型的水土保持科學活動。比如:①參與水利部、中科院和中國工程院聯合組織的“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活動;②參與水利部組織的全國第2次、第3次和第4次土壤侵蝕遙感調查工作,在第4次普查中負責全國1/10萬土壤因子的提取與數字化製圖工作;③參與“全國土壤侵蝕遙感調查項目及國家級1/10萬土壤侵蝕數值化圖的遙感調查”,其成果已經列入國家科技(NAST)研究成果,屬於國際先進水平。共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用外語發表15篇,主編或參編專著7部,專利3項,培養研究生12人。
曾獲中國水土保持學會水土保持科學技術壹等獎、浙江省水利科技創新叄等獎、江西省水利廳科技成果壹等獎、江西省農科教成果推廣應用獎、江西省農業科教人員突出貢獻三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