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嶺

雷公嶺

雷公嶺,雷公嶺原名招義山,位於信宜市池洞鎮與金垌鎮交界處,海拔350米,它的南面是圓帝頂,西北面是大山崗,東北面是一系列高山,雷公嶺地處山間小盆地中央,雷鳴則山澗迴響,雷聲因地勢產生音箱效應而被放大,故稱雷公嶺。

唐徠武德四年(612年)析懷德縣地置信義縣(信宜縣前身),取信山的"信"字與招義山的"義"字而名縣。雷公嶺是宋朝後改稱。

簡介


雷公嶺還是信宜東川錦江河的發源地,從西南流經縣城南面后,繞城轉向南方,匯西江水注入竇江(今鑒江上游),鑒江是粵西沿海最大的河流。

歷史


雷公嶺古代稱招義山,唐武德四年(612年)析懷德縣地置信義縣(信宜縣前身),取信山的“信”字與招義山的“義”字而名縣。雷公嶺是宋朝後改稱。
徠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四。廣東五記載:“信宜縣雷公嶺,在縣東北百里。山空洞雷鳴,則澗谷響應。”“東川源出雷公嶺,西南流經城南,合西川入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