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嶺關

太原以北的最後一道天然屏障

徠石嶺關古稱“白皮關”,“石嶺鎮”,位於忻州關城村北,陽曲縣大盂鎮上原村北二里的地方,是忻州與太原的分界點。東靠小五台,西連官帽山。山勢峻險,關隘雄壯,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太原通往代、雲、寧、朔的交通要衝,素稱太原忻定出入之門戶。

歷史沿革


石嶺關
石嶺關
據史籍記載:唐武德八年(625)突厥騎兵曾逾石嶺寇并州。宋開寶二年(969)宋太祖征伐晉陽,遼國軍隊增援北漢,趙匡胤命何繼筠將兵赴石嶺關拒之,宋、遼曾為爭奪石嶺關,浴血拚戰。金天會三年(1125)冬,金軍南侵北宋,西路統帥粘罕(宗翰)曾出兵克石嶺取太原。元末,孛羅擴廓曾戰於此關。直至抗日戰爭爆發的1937年(民國26年)秋,日本侵略軍也先攻破石嶺關而淪陷太原。

建構特色


石嶺關始建年代不詳。清道光《陽曲縣誌》記載,“明築土城戍守,萬曆年間改築石城”。據實地考查,城方圍1.25公里,原有內、中、外門三道,每門相距約150米。內門洞頂築有“觀音閣”,外門洞頂建有“三義廟”(敬仰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石城於1920年(民國九年)修建平遙至忻州公路時拆毀,三義廟尚存部分遺跡。時下古關內、外兩門均毀,僅存中門,名曰“耀德”,系萬曆二十四年(1596)所建。門洞長10.3米,寬3.9米,高7.4米,石砌門台,磚券拱門,十分堅固。城牆底寬3至4米,頂寬1米,高5至6米,依山曲折築砌。折北向又有殘牆150餘米。原由太原前衛鎮撫千戶朱龍,澤州柳樹店巡檢司巡檢楊萌寅任委官,組織山西各州縣匠夫共885名建成。

文化活動


軼事典故

徠石嶺關不僅雄偉,且有風趣。在中門北口西側土台上,有罕見的高8米,圍1·4米的木瓜果,早在清代就有記載,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被狂風所折,1937年日寇將樹榦砍了當柴燒。然而,古樹有靈,於次年春天根部發芽,始成今之大樹,連年結果,為太原一奇。

古人詩文

金元好問《石嶺關書所見》:
軋軋舟車轉石槽,故關猶復戍弓刀。連營突騎紅塵暗,微服行人細路高。
已化蟲沙休自嘆,厭逢虎豹欲安逃。青雲玉立三千丈,元只東山意氣豪。

今日關隘

石嶺關,嶺橫東西,路縱南北,歷為太原通往忻代雲朔之要道,給人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感。往昔關洞門細窄陰暗,引道坡陡彎疾,加之官兵把守,戒備森嚴,給行旅交通造成困難。金元好問詩云:“軋軋舟車轉石槽,故關猶復戎弓刀。連營突騎紅塵暗,微服行人細路高”即為當時情景之寫照。1920年(民國九年),創建公路時,將石嶺關洞門鑿通。新中國成立后,為發展公路交通事業,根治古關險道坡陡彎疾,交通故障多發的蔽端,將石嶺關道路裁彎取直,降坡拓寬,腰斬石嶺關城,結束了古關石嶺交通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