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肇漢

胡肇漢

胡肇漢(1906—1950),1906年出生於湖南嶽陽,出身貧苦,14歲起當長工。1926年參加國民革命軍,1934年在岳陽保安團當兵,后輾轉於安徽、江蘇、上海等一帶,混跡於國民黨軍警界,曾任江蘇省第一區水上警察隊中隊長、青浦縣水巡隊長等職。

1949年上海解放后,胡肇漢於1950年被逮捕處決。

簡介


1950年11月28日上午,江蘇省蘇州地區舉行了公審反革命分子胡肇漢大會。胡肇漢不是別人,正是當年的滬劇蘆盪火種》和京劇《沙家浜》里那個人人皆知的“草包司令”胡傳魁的原型。
胡肇漢(1906~1950),又名湘藩,小名細丙,岳陽縣鹿角鎮人,京劇《沙家浜》中胡傳魁的生活原型。
出身貧苦,只讀過1年小學,14歲幫人看牛,18歲當長工,20歲在北伐軍當兵,因革命意志薄弱,3個月後潛逃回家。

經歷


1934年在地方保安團當兵,終日賭博,受到父母兄弟斥責,只得外出謀生,輾轉於安徽、江蘇一帶,曾在江蘇省青浦縣警察局當巡長,後到國民黨駐蘇州的第六十師當班長。
1937年底,日軍佔領上海,胡肇漢所在部隊潰散,流落太湖。他入國民黨陳萬軍部何錫光支隊司令部當副官,攜帶機槍1挺開小差到吳縣陽澄湖中心區太平橋北,收聚潰兵游勇,購置槍支,扯起“民眾自衛隊”旗號。27年,率眾摧毀吳縣黃棣鎮日偽警察所,奪獲全部槍支,接著攻下蘇州城外北橋偽軍據點,從此,在陽澄湖立足。
1939年初,中共黨組織派人到胡部做內線工作,促使其與江蘇人民抗日自衛軍合作。5月,江南抗日自衛軍(以下簡稱江抗)進入陽澄湖地區,將胡部改編為第一支隊,后稱獨立支隊,胡肇漢為支隊司令。8月,江抗主力西撤,他不肯西行,獨自滯留陽澄湖,收聚西撤中被清洗和開小差的四五十人,出沒於湖畔沺涇、湘城一帶。江抗東路司令夏光對他曉以大義,委任他為東路副司令。1940年4月,江抗領導的農運迅速開展,共產黨、新四軍的威信空前提高,引起胡的猜忌,遂於秋季接受國民黨收編,改為江蘇省第一保安團,任團長,大肆捕殺中共地下黨員和江抗交通員,襲擊中共蘇常太工委和陽澄湖武工隊。1941年9月,充任國民黨第三戰區京滬鐵路特務總隊長,33年任江蘇省第三行政區軍事特派員公署行動總隊長兼三青團行動總隊長。抗日戰爭勝利后,胡部由廖耀湘收編,胡肇漢任青浦縣警察大隊長和陽澄區區長等職。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國民黨政權土崩瓦解。胡肇漢潛逃到台灣,接受特務訓練,與國民黨江蘇省去台人員組織江蘇旅台回鄉抗敵後援會。
1950年3月,由台北至勾奇島,擔任江蘇省人民反共救國軍第二縱隊司令官,4月25日潛抵上海,召集舊部,網羅匪徒,秘密建立吳縣區鄉反動政權。1950年5月21日,被公安機關生擒,12月1日在蘇州伏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