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蘇福的結果 展開

蘇福

早夭神童

蘇福(1372-1385年),惠來神泉人。洪武間舉神童,年十四而夭。八歲賦《三十夜月詩》,其中《初一夜月》詩云:“氣朔盈虛又一初,嫦娥底事半分無?卻於無處分明有,疑是先天太極圖。”又如《初三夜月》詩云:“日落江城半掩門,城西斜眺已黃昏;何人伸得披雲手,錯把青天搦一痕。”分別描寫從農曆初一和初三夜月亮的形象,“視通萬里”,“思空太極”,直追李白的浪漫主義色彩。

人物簡介


大明洪武年間,潮州府誕生了一位神童,大名蘇福。古郡千年,神童唯一,絕對稱得上是寶貝中的寶貝。當代版《潮陽縣誌》、《惠來縣誌》均有蘇福的專傳,內容大同小異,茲擇其一。
蘇福(1372-1385),惠來縣神泉人。2歲喪父,5歲還不會說話。一天,在路旁見一青蛙翻仰,福驚訝作聲:“這不是出字嗎!”聞者大感駭異。從此,出口成章,下筆如有神助,人皆稱為神童。蘇福天資聰敏,曾隨母拾穗于田壟上,遇北山驛丞,驛丞以“拾穗與神童”句相戲,福隨口答“折梅逢驛使”。8歲賦《三十夜月詩》。明洪武十八年(1385),福赴京應童子科,朱元璋親自面試,甚為賞識,但因年幼未錄用,派林鼎元護送回家,並通知地方,月給廩米。歸途於浙江濮州病亡,年僅14歲。朝廷頒旨賜葬,潮陽知縣楊智為其造衣冠冢於神泉赤山村馬東山。清乾隆三年(1738),鄉人在神泉內建蘇福祠。蘇福詩文大多佚沒,遺作有《三十夜月詩》、《秋風辭》、《紈扇行》、《遣睡魔》、《送林鼎元》等(《潮陽縣誌》P.1045)。
說起惠來,一定有說到海角甘泉這一勝景;而說到此勝景,又一定會說到惠來的明代神童蘇福。蘇福是數百年前潮汕一顆耀眼的童星,雖說是稍瞬即逝,在人世間只不外是短短14個年頭,但他的詩詞和故事卻流傳千古,與他有關的遺物遺跡數百年來也倍受世人的憑弔。

個人作品


《獨角聯》
“抉(快)取攜不竭任鹵浸咸蒸獨標平淡”這是刻印在神泉海角甘泉一亭柱上,至今無人能對出下聯。
《秋風辭》
庭皋梧影動,樹杪秋風起,人見秋風悲,我見秋風喜。彤雲掃盡煙塵生,萬里乾坤凈如洗。冥鴻一舉橫四海,霜隼孤飛渺千里。從渠伯勞燕,零落下蓬葦。芃蘭傲霜秀,蒼玉叢桂搖空噴金蕊。從渠蒲柳姿,蕭疏嘆零萎。人言西風吹人老,漆發酡顏變枯槁。又言西風生客愁,砭骨寒心裂肝腦。吁嗟西風兮本無情,慘粟者自悚,衰謝者自驚。丈夫不與草木腐,安與草木同枯榮。我願西風常識面,年年歲歲長相見。吹將鬢髮似磻溪,快我鷹揚邈雲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