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
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
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創建於1919年,當時稱為國際大學生聯盟(FIE)。1949年9月,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宣告正式成立。現有協會會員162個。國際大學生體聯的正式用語為英、法、俄、西班牙語,工作用語為英語和法語。
義大利當地時間2019年11月16日上午,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申震以114票首輪成功當選新一屆FISU副主席(有效票124票)。
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舊會旗
國際大學生體聯的任務是在大學和體育界建立自己的聲譽,加強各國已有的大學生體育組織,通過研究委員會增強大學、體育運動和學生間的聯繫;通過與政界、商界和新聞界接觸,為發展各國大學生體育運動提供新的經濟資源,通過教育確定體育發展計劃,為與當代社會體育和教育有關的問題確立道德標準。
國際大學生體聯的最高權力機構是代表大會,每兩年召開一次。
國際大學生體聯的行政管理機構是執委會,由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任期4年。執委會由23人組成(主席、5名副主席、秘書長、司庫和15名委員),現任主席是美國的基利安(George E.Killian)。
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
該聯合會設有以下專業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分為冬季、夏季大學生運動會和世界大學生錦標賽3個委員會)、運動規則委員會、醫務委員會、國際管理委員會、大學生體育研究委員會、國際新聞委員會、大學生運動會監督委員會(分夏運會和冬運會兩個),此外還有營銷和歷史兩個專門委員會。
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
該聯合會的出版物有國際大學生體聯雜誌、通訊、手冊等。
1975年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被國際大學生體聯接納為正式會員。該聯合會總部設在布魯塞爾。
1905年美國組建“校內業餘運動員協會”
1919年最早的世界大學生運動組織在法國的斯特拉斯堡成立,即“世界學生聯合會”(CIE)
1923年5月在巴黎舉辦首屆世界大學生錦標賽
1905年,美國組建了“校內業餘運動員協會”,並在同年成為“國家大學業餘運動員協會”(NCAA)。隨後其他類似協會相繼成立,比較著名的有匈牙利、波蘭、法國、瑞典和挪威。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這些活動幾近癱瘓,直到1919年,最早的世界大學生運動組織才在法國的斯特拉斯堡成立,即“世界學生聯合會”(CIE)。法國人瓊·波迪瓊成為該聯合會的主席,他被認為是國際大學生運動會的創始人。和奧運會一樣,法國人在大運會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國際大體聯至今使用的官方語言中還包括法語。
CIE成立后,舉辦了首屆世界大學生錦標賽,1923年5月巴黎成為比賽的場所。這次錦標賽,只設置了業餘選手參加的項目,吸引了10個國家的學生。從1924-1939年,世界大學生錦標賽只在夏季舉辦,直到1928年才在義大利的阿姆皮佐舉辦了一次冬季世界錦標賽。不幸的是,二戰扼殺了大運會的萌芽並葬送了CIE的所有活動。
二戰後世界學生聯合會(UIE)成立
1947年戰後大學生運動會在巴黎召開,隨後分裂成東西方兩個運動會
1949年FISU(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誕生
1959年義大利協會CUSI在都靈組織承辦首屆大學生運動會
二戰之後,一個新組織成立了,“世界學生聯合會”(UIE),1947年戰後大學生運動會在巴黎召開,來自17個國家的代表團共計800餘名運動員參加了此次運動會。但UIE的目標及活動極具政治色彩,進而導致世界大學生體育運動分裂。分裂成東西方兩個運動會,西方的名為”國際學生體育運動會”,東方的叫”青年學生運動會”或”青年友好運動會”。兩個陣營各自組織和舉辦自己的大學生運動會。
來自盧森堡的數學博士施萊默感到大學生體育運動統一的必要性,在他的極力推動下,1949年9月,FISU(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誕生。FISU成立后,相繼舉辦了一些獨立的競技項目,被稱為“世界夏季和冬季周”,也就是今天夏季大運會和冬季大運會的雛形,首屆世界夏季周是在義大利的默拉諾舉行的,共設5項賽事:田徑、跨欄、乒乓球、壘球和足球。
當時的大學運動領域四分五裂,FISU並不是唯一的協會組織,法國、美國、加拿大及包括丹麥、波蘭、瑞典和挪威在內還有許多“中立”協會,20世紀50年代中期,各協會開始意識到,體育運動的分裂只會惡性循環。
1959年,是FISU最為重要的一年。這年舉辦了首屆大學生運動會,由義大利協會CUSI在都靈組織承辦。此次運動會後,大多數國家大學生體育運動協會成為FISU一會員,“大運會”的名字及FISU會旗“U”字旗在都靈誕生。在這年,FISU會歌”G audeanm sIgitm”代替了原來的民族樂曲。
義大利當地時間2019年11月16日上午,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在義大利都靈召開全體大會,對執委會進行了換屆選舉。經過投票,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申震以114票首輪成功當選新一屆FISU副主席(有效票124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