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機

人體內氣的正常運行機制

氣機指人體內氣的正常運行機制,包括臟腑經絡等的功能活動。人體氣機活動的基本形式主要為升降出入,若氣機的升降出入失常,則可出現氣逆、氣鬱、氣滯、氣陷、氣閉甚至氣機泄脫等病變。

簡介


● 英文名稱:Qi Movement/Qi Dynamic/Qi Mechanism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精氣學說

古籍摘選


● 故導引按蹺之術,本從中央來,蓋斡旋氣機,周流營衛,宣搖百關,疏通凝滯,然後氣運而神和。(《聖濟總錄·卷四》)

名詞解釋


● 氣的運動,以升、降、出、入為基本形式。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氣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也是機體進行各種生理活動的動力來源。氣機為氣的運動,氣處於不斷的運動過程中,通過這種運動,促進了各種物質的轉化。

氣的運動

● 氣是無形的、運動不息的物質,氣的運動主要有升、降、出、入四種基本形式。
● 升是指氣自下而上的運動,降是指氣自上而下的運動;出是氣自內而外的運動,入則是氣自外而內的運動。
● 呼吸運動是氣運動的重要體現。肺主氣而司呼吸,通過呼氣運動,氣自內而外、自下而上排出濁氣;通過吸氣運動,氣自外而內、自上而下吸入清氣。
● 不同臟腑生理功能不同,氣的運動趨勢也有差別,如脾氣以升為主,胃氣則以降為主;肝氣以升為主,肺氣則以降為主;腎氣以升為主,心氣則以降為主。臟
● 腑之氣在運動過程中,完成了相關物質的交換與轉化。

氣機失調

● 若邪氣侵襲或臟腑功能失調,導致氣的升降出入失常,可以引起各種病變,稱為氣機失調,主要有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氣脫等。
● 氣滯指氣運行不通暢的病理狀態,多因情緒不暢、飲食、瘀血或結石等有形物質阻滯引起,常見於肺、肝、胃、脾等臟腑,臨床表現以脹悶疼痛為主。
● 氣逆指氣的運動方向失常,當升反降,或當降反升,常見於肺、胃、肝等臟腑,臨床表現以咳嗽、呃逆、嘔吐等為主。
● 氣陷指氣向上運動無力,不能升清與升舉內臟,主要見脾臟病變,臨床表現以泄瀉、臟器脫垂為主。
● 氣閉指氣不能向外運動,鬱閉於內,往往起病急,病情較重,多見於電擊或溺水等意外。
● 氣脫指氣損耗、流失過多,多見於疾病後期,正氣虧虛,不能固攝,多為臨終前的病理狀態。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