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面孔
1938年古斯塔夫·莫蘭德
《女人的面孔》是由古斯塔夫·莫蘭德執導的劇情片,英格麗·褒曼、托雷·斯文貝里等參加演出,於1938年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個被毀容的女人淪為罪犯幫凶,後來接受整形手術,恢復了青春靚麗的容顏,於是決心擺脫過去,開始一個健康正常的人生,卻被犯罪頭目威逼她參與他們的一次綁架殺人計劃的故事。
《女人的面孔》,堪稱她在瑞典期間的巔峰之作。其實褒曼一生都非常希望觀眾不要太注意她美麗的容顏,而更關注她的角色本身和表演。所以她總是試圖扮演一些外貌普通甚至醜陋的女子。《女人的面孔》是她在瑞典經過巨大努力而爭取到的,為此,她不得不答應瑞典電影公司連帶接拍一部垃圾偶像劇。40年代,她在好萊塢又爭取過一個兔唇女角色,但好萊塢不允許自己的“第一夫人”破壞形象,所以褒曼最終失敗了,這讓她遺憾了很久。
安娜·霍爾姆小時候被火災毀去了半邊臉孔,從此象個“科學怪人”一樣活在世上,受盡唾棄和鄙視。一個搶劫慣犯不懷好意地收留了她,安娜從此淪為罪犯幫凶,被迫做一些不法的事情。後來,因為機緣巧合,安娜得以接受整形手術,恢復了青春靚麗的容顏。她決心擺脫過去,開始一個健康正常的人生。她改名換姓,還謀到了一份家庭教師的工作。然而,犯罪頭目仍然要控制她,又來威逼她參與他們的一次綁架殺人計劃,目標正是安娜的家教學生。
忍無可忍的安娜奮起反抗,將壞人殺死,平靜的等待法律的制裁……
女人的面孔
幾乎到整個影片快要拍攝完的時候,影片的結局都還沒定下來。早期的電影,結局都是非常明確的,也就是:安娜要麼無罪開釋,幸福結局;要麼就是在鐵窗下過一輩子。前者似乎不太合理而後者則不合情。這時,褒曼以安娜的身份毫不猶疑地說出了她的答案,而且是一個正確的答案。“我出席為謀殺案受審,”英格麗說,“這就是影片的結局。下一步怎樣,不管我受到寬大與否我們把它留給觀眾去猜想。’”這樣的電影結局可以說是劃時代的。多年後,好萊塢翻拍此片(老牌影后瓊。克勞馥出演安娜一角)時,就犯了電影結局必須明朗化的錯誤,挑明了大團圓結局,結果並沒有討好到觀眾。瓊。克勞馥版的《女人的面孔》,安娜毀容造型,顯然只是在半邊面孔上貼了一塊仿燒焦皮膚的物質。沒有褒曼的造型那樣讓人觸目驚心。
《女人的面孔》上映后,引起的反響是褒曼未曾預料的。她的巨幅照片比比皆是。在影院大門口上面豎著她的名字,被燈光映得雪亮。她夢繞魂牽的夙願已經實現。她向上帝作了虔誠的禱告:“親愛的上帝,我真幸福。對您的恩情我真是感激不盡,難以回報。祈求您賜寵於我,讓我就這樣一直演下去吧,繼續不停地演下去,把存在於天地之間的所有奇妙驚人的角色全演個夠吧。讓我變成您的以演員形象出現的馴良工具吧。《女人的面孔》獲1938年威尼斯電影節特別藝術獎提名。
1945年,褒曼以絕對優勢首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評論界甚至如此評價褒曼的競爭對手們:她們的表演,褒曼小姐在瑞典出道伊始《女人的面孔》就已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