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礙
精神障礙
精神障礙是大腦機能活動發生紊亂,導致認知、情感、行為和意志等精神活動不同程度障礙的總稱。精神障礙不同分型的精神障礙起病時間不一,多數不晚於成年早期。精神障礙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如遺傳因素、生物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環境因素等。不同類型的精神障礙其發病癥狀各有差異,總的來講,可表現為情緒、行為以及認知狀態較既往表現具有明顯的差異,並且這種差異具有持續性等。不同分型、不同嚴重程度的精神障礙首選治療方法具有差異,一般地,主要的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其他治療。精神障礙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療,尤其是對於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而言,對個人和他人均有一定的危害性。不同類型、不同嚴重程度的精神障礙患者接受治療后,癥狀改善情況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輕度抑鬱症、焦慮症等患者接受治療預后較好,嚴重精神分裂症、阿爾茨海默病等患者接受治療預后一般。
● 精神心理科
● 精神障礙的成因仍在調查研究中,病因與病理機制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生物學因素:中樞神經感染與外傷。例如通過性傳播的梅毒螺旋體首先引起生殖系統癥狀,在多年的潛伏后,進入腦內,導致神經梅毒,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的退行性變,表現為痴獃、精神病性癥狀及麻痹。
● 遺傳因素: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肯定的單基因遺傳,一般認為是多基因相互作用提高了精神障礙的"危險性"或者可能性。以精神分裂症為例,即使是單卵雙生,同病率也不到50%。正常人的終生患病率約1%,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屬的終生患病率也只有10%左右。
● 心理、社會因素:
● ● 人格:人格障礙本身就是一種精神障礙。人格不健全者更容易患精神障礙。而且某些人格障礙與特定的精神障礙有密切聯繫。
● ● 應激:應激一般只是精神障礙的誘因,只有在很少的情況下(如急性應激障礙)才可能是直接病因。
● 環境因素:童年期生活環境不穩定、父母不良養育方式等可能是精神障礙的影響因素之一。
● 不同類型的精神障礙其發病癥狀各有差異,總得來講,當家人或朋友發現他/她情緒、行為以及認知狀態較既往表現具有明顯的差異,並且這種差異具有持續性,都應至門診進行篩查,通過精神科醫生診斷確認患者是否患有精神障礙。
● 精神檢查、體格檢查以及心理測驗。
● 了解患者個人史、家族史、治療史。
● 排除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
● 明確患者疾病診斷,排除其他精神障礙或確認是否兩種及以上精神障礙共病。
● 通常,醫生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或《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診斷標準、患者臨床表現和病理檢查結果及患者個人史、家族史進行診斷。
● 神經症:是一組精神障礙的總稱,包括神經衰弱、強迫症、焦慮症、恐怖症、軀體形式障礙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礙心理功能或社會功能,但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病理基礎。病程大多持續遷延或呈發作性。
● 精神病:特指具有幻覺、妄想或明顯的精神運動興奮或抑制等"精神病性癥狀"的精神障礙,最典型的精神分裂症、偏執性精神病、重性躁狂症和抑鬱症。因此精神病只是精神障礙中的一小部分。
● 醫生通過體格檢查、病理組織學檢查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主要通過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其他治療方式進行治療。
● 根據不同的臨床癥狀選用不同的藥物,對症治療。通常:
● 抑鬱症選擇一線的抗抑鬱葯主要包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代表藥物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蘭和艾司西酞普蘭)、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製劑(SNRI,代表藥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鬱葯(NaSSA,代表藥物米氮平)等。
● 精神分裂症一般選擇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如利培酮、奧氮平、奎硫平等作為一線藥物選用。
● 焦慮障礙一般選擇苯二氮䓬類藥物(勞拉西泮、阿普唑侖等)、抗抑鬱葯(帕羅西汀、艾司西酞普蘭、文拉法辛、黛力新等)。
● 許多精神障礙患者在心理層面上經歷過創傷,對於此類患者也應給與心理治療需要一定的治療。目前,在治療當中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有:認知行為療法、精神分析、正念療法等。
● 物理療法:如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電休克治療等。
● 中醫療法:針灸療法等。
● 對於個人而言,長期患有精神障礙且沒有得到有效治療的患者,在社會功能上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甚者在認知功能等方面受到損傷,此外部分精神障礙患者可能會有自傷、自傷等行為,如重度抑鬱患者、邊緣型人格患者等。
● 對於他人而言,患有不同類型的精神障礙的患者行為表現上具有較大差異,如處於躁狂狀態下的精神神列症、出現妄想、幻覺的物質依賴患者會出現較強的攻擊性,對家人乃至社會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 不同類型、不同嚴重程度的精神障礙患者接受治療后癥狀改善情況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如:輕度抑鬱症、焦慮症患者接受治療預后較好,嚴重精神分裂症、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接受治療預后一般。
● 為兒童青少年創造良好的生長、教育環境。
● 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
● 避免沉浸在創傷性事件中,必要時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