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網球四大滿貫賽事之一

徠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英語:Australian Open,簡稱:澳網)是網球四大滿貫賽事之一。比賽通常於每年一月的最後兩周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墨爾本體育公園舉行,是每年四大滿貫中最先舉行的一個賽事,也是最年輕的大滿貫。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創辦於1905年,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比賽創立之初比賽被命名為“澳大拉西亞錦標賽”(Australasian Championships);1969年,比賽進入“公開賽時代”。自1988年起,比賽一直在墨爾本公園的室外硬地球場上進行。

比賽設有男子單雙打、女子單雙打以及混合雙打等項目。男子單打冠軍獎盃是諾曼·布魯克斯挑戰杯(Norman Brookes Challenge Cup),女子單打冠軍獎盃是達芙妮·阿克赫斯特紀念杯(Daphne Akhurst Memorial Cup),男女單打冠軍均可獲得4,000,000.00澳元的獎金。

2019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於1月27日落下帷幕。女單冠軍為日本新星大坂直美。男單冠軍則為塞爾維亞天王德約科維奇,成為歷史上第一位澳網男單七冠王。

2018年10月30日,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在上海舉行了“直擊澳網2019”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澳網公布了2019年新動態,並正式公布慕思成為澳網全球合作夥伴。2019年1月25日,中國球員張帥與澳大利亞名將斯托瑟的跨國組合奪得2019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冠軍。

賽事歷史


創立之初

比賽創立之初的賽場
比賽創立之初的賽場
1904年,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網球機構官員決定成立澳大拉西亞草地網球協會(The Australasian Lawn Tennis Association)負責籌辦每年一屆的澳大拉西亞錦標賽(Australasian championships)並共同組隊參加戴維斯杯的比賽。1905年11月,首屆澳大拉西亞錦標賽在墨爾本聖克爾達路艾伯特公園內的倉庫老闆板球場(Warehouseman's Cricket Ground)舉行。首屆比賽總共有17名男選手參賽,最後羅德尼·希斯在5000名觀眾的見證下戰勝了阿瑟·柯蒂斯奪得了首屆比賽的冠軍。
澳大拉西亞錦標賽最初是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兩國的主要城市之間輪流舉行,是澳洲網球的一種交流方式。1916年至1918年間,比賽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暫停舉辦。1922年,紐西蘭退出澳大拉西亞草地網球協會成立成立了紐西蘭網球協會,比賽從此固定在澳大利亞舉行。在1922年的比賽中,賽事首次加入了女子單打、女子雙打以及混合雙打項目,瑪格麗特·莫爾斯沃思贏得了首次女子單打比賽的冠軍。
1924年,國際草地網球協會(ITLF)正式確認澳大拉西亞錦標賽為大滿貫賽事。

不斷發展

傑克·克勞福德在澳網比賽中
傑克·克勞福德在澳網比賽中
1927年,賽事更名為澳大利亞錦標賽(Australian Championships)。1935年,傑克·克勞福德第四次奪得澳大利亞網球錦標賽男子單打的冠軍,成為首個歷史上四奪這一賽事冠軍的運動員。在此期間,比賽輪流在新南威爾士州悉尼、維多利亞州墨爾本以及和南澳大利亞州阿德萊德三地舉辦。1941至1945年間,比賽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連續五年暫停舉辦。
1951年,南希·博爾頓第六次奪得女子單打比賽冠軍,超越了達芙妮·阿克赫斯特三次奪得女單冠軍的記錄,並使他成為歷史上女子單打奪冠次數第二多的選手。進入60年代后,比賽所有的男子單打頭銜全部被羅德·拉沃爾和羅伊·愛默生包攬,瑪格麗特·考特更是自1960年至1966年連續7年包攬比賽冠軍。這段時期的澳大利亞網球被人們稱為“黃金年代”。
在澳網一百多年的歷史中,澳大利亞選手獲得了公開賽時代之前的大部分冠軍。羅伊·愛默生、南希·博爾頓和瑪格麗特·考特都獲得了6個或以上的冠軍頭銜。

公開賽時代

庫揚草地網球俱樂部俯瞰
庫揚草地網球俱樂部俯瞰
在1968年網球獲得職業化后,澳大利亞網球錦標賽就被列為了四大公開賽之一。1969年,澳網正式進入公開賽時代,比賽名稱也被正式更改為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Australian Open)。
1972年,由於各界對比賽地點不確定的非議日漸高漲,賽事組織者決定將比賽固定在一個能夠吸引最多的贊助商和觀眾的城市舉辦,澳網再次回到並落戶於其誕生之地墨爾本。接下來的16年裡,澳網一直在墨爾本庫揚草地網球俱樂部(the Kooyong Lawn Tennis Club)的場地上舉辦。
11次冠軍得主瑪格麗特·考特在比賽中
11次冠軍得主瑪格麗特·考特在比賽中
1973年,瑪格麗特·考特第11次奪得澳網女子單打冠軍,使得她成為澳網歷史上奪冠次數最多的選手。
1977年,澳網由通常的1月改到12月舉辦,使得在那一年舉辦了兩屆比賽。但由於緊鄰聖誕節,賽事時間的改變並沒有起到預先設想的效果。
1986年,原定於年底比賽推遲到第二年1月舉辦。後來這一賽期一直沿用至今。
1988年球童在清理雨後的場地
1988年球童在清理雨後的場地
1988年,政府斥巨資在墨爾本中央商務區南邊的墨爾本板球場旁新建的 費林德斯公園(Flinders Park)網球中心正式啟用,並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觀眾人數大幅攀升,有超過26萬名觀眾親臨現場觀看比賽,而前一年在庫揚網球中心這一數據僅有14萬人。也正是在啟用新場地后,澳網才由草地改為硬地球場。
1996年,比賽場地再次擴大,並更名為墨爾本公園。2000年,為了紀念澳大利亞網球英雄,歷史上唯一一位兩度實現真正的大滿貫的羅德·拉沃(Rod Laver),中央球場被命名為羅德·拉沃球場。
安德烈·阿加西在2003年第四次捧起冠軍獎盃
安德烈·阿加西在2003年第四次捧起冠軍獎盃
2001年,“墨爾本多用途球場”(現名為“海信球場”)首次投入澳網比賽。這個於2000年建成的球場成為了墨爾本公園內的第二大球場。
2003年,中央球場旁的1號球場又以澳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網球選手瑪格麗特·史密斯·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的名字命名為瑪格麗特·考特競技場。在這一年,安德烈·阿加西第四次奪得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的冠軍。
羅傑·費德勒親吻獎盃
羅傑·費德勒親吻獎盃
2005年,澳網度過了其百年生日。不過這只是歷史上第93屆比賽,其中因為兩次世界大戰停辦了8年,另外1977年舉辦了2屆,而1986年又停辦了1 年。百年澳網的比賽總獎金達到創紀錄的1910萬澳元,其中男女單打冠軍獎金為120萬澳元。
2010年,羅傑·費德勒在墨爾本奪冠,這也是他第四次奪得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的冠軍。
2011、2013年,我國金花李娜兩次闖進女單決賽,遺憾的是都沒能奪冠,兩次分別敗給了克里斯特爾斯和阿扎倫卡。
第100屆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在一場史詩般的經典男單對決過後在羅德拉沃爾球場圓滿落幕,沒有比這樣再完美的結局了。2012年,四大滿貫賽事最年輕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也迎來了它的第100屆賽事。“生於”1905年、中間因各種原因幾度中斷,從最初草地賽場改為硬地場的澳網賽事,不僅在舉行時間上幾經變動,與此同時還曾先後“周遊”七個城市,直至最終落戶墨爾本公園!
2014年,我國金花李娜終於打破亞軍魔咒,力克齊布爾科娃,奪得職業生涯中的第二座大滿貫冠軍!

山火影響

2020年1月14日,澳大利亞連日的山火已經嚴重“威脅到”澳洲網球賽季的順利進行,澳網資格賽開打,但是墨爾本糟糕的空氣質量卻讓比賽推遲了一小時,即便如此依然出現球員因身體不適退賽的情況,正在打庫楊精英賽的莎娃也不得不提前結束比賽。

大滿貫時間

男單冠軍:德約科維奇
男單冠軍:德約科維奇
北京時間2012年1月29日,在墨爾本舉行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決賽中,德約科維奇以5:7,6:4,6:2,6:7,7:5,總比分3:2艱難戰勝納達爾。總耗時長達353分鐘。

罷賽陰影

為了維護低排位以及在大滿貫賽事中止步前幾輪的大批球員的利益,作為首輪出局獎金最低的大滿貫賽事,ATP的頂級球星們正在討論抵制2013年澳洲網球公開賽的可能。但這可能性不大!

利潤分配

以2012年為例,冠軍獎金達230萬美元,而第一輪即被淘汰的選手的獎金不到前者的百分之一(20080美元),羅迪克認為這樣的獎金根本無法支撐一個職業球員的正常花銷。而NBA的球員的較高薪水就得益於球員們分享了大約50%的利潤總數。澳網主辦方對這樣的事件表示並不吃驚,在經歷了一月份的危機之後,主辦方也對事件的解決充滿希望並強調澳網的獎金在過去四年都是最高的,但也承認對於前幾輪出局的選手來說獎金的確需要提高,並保證任何變化都將繼續遵循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則。

中國選手戰績

2014年李娜獲得女子單打冠軍
2014年李娜獲得女子單打冠軍
2006年:我國選手鄭潔、晏紫奪得女雙冠軍。
2008年:我國選手孫甜甜和塞爾維亞選手澤蒙季奇奪得澳網混雙冠軍。
2010年:我國選手李娜和鄭潔雙雙闖入澳網女單四強,雖然最終止步於半決賽,但是創造了歷史。
徠2011年:我國選手李娜決賽不敵克里斯特爾斯,遺憾獲得女單亞軍。
2013年:我國選手李娜決賽不敵阿扎倫卡,再次遺憾獲得女單亞軍。
2014年:我國選手李娜決賽戰勝齊布爾科娃,獲得女單冠軍。
2019年:張帥與澳大利亞本土選手斯托瑟搭檔2:0(6-3/6-4)擊敗衛冕冠軍巴博斯/梅拉德諾維奇奪得女雙冠軍。

公益活動

2020年5月6日,ATP、WTA、四大滿貫和ITF七大網球組織發表聯合聲明,已共同籌集超過600萬美元基金用於資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球員,預計將有800餘名球員受益。

2021年賽程

2020年12月18日消息,ATP公布了2021年前兩個月的賽程,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2月8日開賽,與中國春節基本同時,具體賽程如下:
1月5-13日:ATP250德爾雷海灘賽
1月5-13日:ATP250安塔利亞賽
1月10日-13日:在多哈打澳網資格賽
1月31日-2月6日:ATP250墨爾本賽1
1月31日-2月6日:ATP250墨爾本賽2
2月1日-5日:ATP杯
2月8日-21日: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賽事場地


球場位置

庫揚球場
庫揚球場
比賽進入公開賽時代后,比賽曾在布里斯班、悉尼和墨爾本和三個城市舉辦過,因此位於布里斯班的米爾頓球場(Milton Courts)、位於悉尼的白城球場(White City Stadium)和位於墨爾本的庫揚球場(Kooyong Stadium)都曾作為比賽場地。在1972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固定在墨爾本市舉辦之後,庫揚球場隨之成為了固定舉辦比賽的球場。這一球場建於1927年,並能夠容納8500名觀眾。
採用綠色Rebound Ace材質的羅德拉沃爾球場
採用綠色Rebound Ace材質的羅德拉沃爾球場
1988年,費林德斯公園網球中心正式建成啟用並替代了較小的庫揚球場成為了比賽場地。1996年,維多利亞州州長傑弗·肯內特決定將場地更名為墨爾本公園。墨爾本公園中的最大球場能容納近15,000人並設有可關閉的頂棚,球場於2000年被命名為“羅德拉沃爾球場”(Rod Laver Arena),目的是為了紀念澳大利亞男子網球運動員羅德·拉沃爾。第二大球場海信球場(Hisense Arena)建於2000年,能容納10,500名觀眾並安裝有可關閉的頂棚。第三大球場原名一號球場,在2003年被命名為“瑪格麗特考特球場”(Margaret Court Arena),為了紀念11次奪得澳網冠軍的澳大利亞女子網球運動員瑪格麗特·考特。瑪格麗特考特球場計劃在2015年完成擴建工作,擴建將使得球場可容納人數從6,000提高到7,500人並安裝頂棚。

球場種類

墨爾本公園
墨爾本公園
在1988年比賽場地改為墨爾本公園之前,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採用的是草地球場,草地網球場的特點是球落地時與地面的摩擦小,球的反彈速度很快。在1988年比賽搬至墨爾本公園舉辦后,比賽的場地改為了硬地球場,硬地球場一其表面平整、硬度高,球的彈跳非常有規律,但球的反彈速度較快;因此打法全面的選手可以佔到一定的優勢,它不僅有利於底線抽擊,也適合發球上網,既適於打上旋球下旋球,也適合吊高球和放短球。但是由於硬地球場不如其他質地的場地彈性好,地表的反作用強而僵硬,所以容易對球員造成傷害。
在2008年澳網之前,比賽採用的是一種名為Rebound Ace的硬地地板,屬於典型的慢速硬地,球落地後會有較高的彈跳。這種材料自從於1988年出現在澳網以後便不斷受到批評,原因是每年一月的澳大利亞正值夏日,這種材料在過熱的天氣條件下黏性很大,萊頓·休伊特曾指責這種場地是“臭狗屎”;不僅如此,這種場地被認為極容易對運動員造成傷害。2007年澳網過後,組委會決定將場地材料改為Plexicushion,這種新場地的丙烯酸合成材質提高了球速,並使其更接近美網所使用的Deco Turf材質。與此同時,場地顏色也從單一的淺綠色變為了由深淺區分的藍色。對場地的改變得到了包括羅傑·費德勒和塞蕾娜·威廉姆斯等球員的支持。

賽事規則


獎金和積分

參賽獎金
採用藍色Plexicushion材質的羅德拉沃爾球場
採用藍色Plexicushion材質的羅德拉沃爾球場
比賽男子單打與女子單打項目的獎金數額相同。2019年澳網總獎金為創歷史新高的6250萬澳元。男子、女子單打冠軍獎金為410萬澳元。
2019年12月,澳網官方宣布,2020年1月20日開打的2020年澳網總獎金增長了13.6%,將達到7100萬澳元(約合人民幣3.44億),單打冠軍獎金為412萬澳元(約合人民幣1997萬)。
除此之外,首輪出局的選手得到的獎金也將比去年增加20%。即便是資格賽首輪出局,球員也有2萬澳元入賬,比去年增長了三分之一。
比賽男子單打與女子單打項目的獎金數額相同。2021年澳網總獎金為7150萬澳元(約合3.63億人民幣),與2020年持平;男子、女子單打冠軍獎金為275萬澳元(約合1397萬人民幣)。
下表列出了2021年各個項目的參賽獎金,單位為澳元。
輪次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混合雙打
冠軍A$2,750,000A$600,000A$150,000
亞軍A$1,500,000A$340,000A$85,000
半決賽A$850,000A$200,000A$45,000
四分之一決賽A$525,000A$110,000A$24,000
第四輪A$320,000————
第三輪A$215,000A$65,000——
第二輪A$150,000A$45,000A$12,000
第一輪A$100,000A$30,000A$6,250
參賽積分
參加比賽的選手根據出局的輪次獲得不同的排名積分,積分累計入ATP和WTA的排名系統中。
輪次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
冠軍2000200020002000
亞軍1200130012001300
半決賽720780720780
四分之一決賽360430360430
第四輪180240——
第三輪90130180240
第二輪457090130
第一輪101010
下表列出了2019年各個項目的參賽獎金,單位為澳元。
輪次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混合雙打
冠軍A$4,100,000A$750,000A$185,000
亞軍A$2,050,000A$375,000A$95,000
半決賽A$920,000A$190,000A$47,500
四分之一決賽A$460,000A$100,000A$23,000
第四輪A$260,000————
第三輪A$155,000A$55,000——
第二輪A$105,000A$32,500A$11,500
第一輪A$75,000A$21,000A$5,950
參賽積分
參加比賽的選手根據出局的輪次獲得不同的排名積分,積分累計入ATP和WTA的排名系統中。
輪次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
冠軍2000200020002000
亞軍1200130012001300
半決賽720780720780
四分之一決賽360430360430
第四輪180240——
第三輪90130180240
第二輪457090130
第一輪101010
冠軍獎盃
澳網男、女單打冠軍獎盃
澳網男、女單打冠軍獎盃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的冠軍名字將被永久刻在冠軍獎盃上。男子單打比賽的冠軍將被授予“諾曼布魯克斯挑戰杯”(Norman Brookes Challenge Cup)。這個獎盃的命名是為了紀念19世紀初傑出的澳大利亞網球運動員諾曼·布魯克斯,他是第一位奪得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的非英國籍選手,並在1911年奪得了澳網冠軍。獎盃1934年首次被頒發給男子單打比賽冠軍,當年的冠軍是弗雷德·佩里。
女子單打的冠軍獎盃為“達芙妮阿克赫斯特紀念杯”(Daphne Akhurst Memorial Cup)。獎盃是由新南威爾士網球協會捐贈,並為了紀念1933年去世的達芙妮·阿克赫斯特。出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阿克赫斯特曾經5次奪得澳網冠軍。獎盃1934年首次頒發給女子單打比賽冠軍,當年的獲獎者為澳大利亞選手瓊·哈蒂根。

賽事獎項


歷屆冠軍

男子單打

年份冠軍亞軍決賽比分
2021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梅德韋傑夫俄羅斯7-5,6-2,6-2
2019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6–3, 6–2, 6–3
2018羅傑·費德勒瑞士馬林·西里奇克羅埃西亞6–2, 6–7, 6–3, 3–6, 6–1
2017羅傑·費德勒瑞士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6–4, 3–6, 6–1, 3–6, 6–3
2016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安迪·穆雷英國6–1, 7–5, 7–6
2015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安迪·穆雷英國7–6, 6–7,6–3,6–0
2014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瑞士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6–3, 6–2, 3–6, 6–3
2013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安迪·穆雷英國6–7, 7–6, 6–3, 6–2
2012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5–7, 6–4, 6–2, 6–7, 7–5
2011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安迪·穆雷英國6–4, 6–2, 6–3
2010羅傑·費德勒瑞士安迪·穆雷英國6–3, 6–4, 7–6
2009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羅傑·費德勒瑞士7–5, 3–6, 7–6, 3–6, 6–2
2008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喬-威爾弗雷德·特松加法國4–6, 6–4, 6–3, 7–6
2007羅傑·費德勒瑞士費爾南多·岡薩雷斯智利7–6, 6–4, 6–4
2006羅傑·費德勒瑞士馬科斯·巴格達蒂斯塞普勒斯5–7, 7–5, 6–0, 6–2
2005馬拉特·薩芬俄羅斯萊頓·休伊特澳大利亞1–6, 6–3, 6–4, 6–4
2004羅傑·費德勒瑞士馬拉特·薩芬俄羅斯7–6, 6–4, 6–2
2003安德烈·阿加西美國萊納·舒特勒德國6–2, 6–2, 6–1
2002托馬斯·約翰森瑞典馬拉特·薩芬俄羅斯3–6, 6–4, 6–4, 7–6
2001安德烈·阿加西美國阿諾·克萊門特法國6–4, 6–2, 6–2
2000安德烈·阿加西美國葉夫根尼·卡費爾尼科夫俄羅斯3–6, 6–3, 6–2, 6–4
1999葉夫根尼·卡費爾尼科夫俄羅斯托馬斯·恩奎斯特瑞典4–6, 6–0, 6–3, 7–6
1998皮特·柯達捷克馬塞羅·里奧斯智利6–2, 6–2, 6–2
1997皮特·桑普拉斯美國卡洛斯·莫亞西班牙6–2, 6–3, 6–3
1996鮑里斯·貝克爾德國張德培美國6–2, 6–4, 2–6, 6–2
1995安德烈·阿加西美國皮特·桑普拉斯美國4–6, 6–1, 7–6, 6–4
1994皮特·桑普拉斯美國托德·馬丁美國7–6, 6–4, 6–4
1993吉姆·考瑞爾美國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6–2, 6–1, 2–6, 7–5
1992吉姆·考瑞爾美國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6–3, 3–6, 6–4, 6–2
1991鮑里斯·貝克爾德國伊萬·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1–6, 6–4, 6–4, 6–4
1990伊萬·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4–6, 7–6, 5–2 ret.
1989伊萬·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米洛斯拉夫·梅希爾捷克斯洛伐克6–2, 6–2, 6–2
1988馬茨·維蘭德瑞典帕特·卡什澳大利亞6–3, 6–7, 3–6, 6–1, 8–6
1987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帕特·卡什澳大利亞6–3, 6–4, 3–6, 5–7, 6–3
1986未舉行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1985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馬茨·維蘭德瑞典6–4, 6–3, 6–3
1984馬茨·維蘭德瑞典凱文·庫倫南非6–7, 6–4, 7–6, 6–2
1983馬茨·維蘭德瑞典伊萬·倫德爾捷克6–1, 6–4, 6–4
1982約翰·克里克南非史蒂夫·丹頓美國6–3, 6–3, 6–2
1981約翰·克里克南非史蒂夫·丹頓美國6–2, 7–6, 6–7, 6–4
1980布萊恩·蒂切爾美國金·沃里克澳大利亞7–5, 7–6, 6–3
1979吉列爾莫·維拉斯阿根廷約翰·薩德里美國7–6, 6–3, 6–2
1978吉列爾莫·維拉斯阿根廷約翰·馬克斯澳大利亞6–4, 6–4, 3–6, 6–3
1977維塔斯 古庫拉提斯美國約翰·洛依德英國6–3, 7–6, 5–7, 3–6, 6–2
羅斯科·坦納爾美國吉列爾莫·維拉斯阿根廷6–3, 6–3, 6–3
1976馬克·埃德蒙森澳大利亞約翰·紐康姆澳大利亞6–7, 6–3, 7–6, 6–1
1975約翰·紐康姆澳大利亞吉米·康諾爾斯美國7–5, 3–6, 6–4, 7–6
1974吉米·康諾爾斯美國菲利普·登特澳大利亞7–6, 6–4, 4–6, 6–3
1973約翰·紐康姆澳大利亞歐尼·帕魯紐西蘭6–3, 6–7, 7–5, 6–1
1972肯·羅斯維爾澳大利亞馬爾科姆·安德森澳大利亞7–6, 6–3, 7–5
1971肯·羅斯維爾澳大利亞阿瑟·阿什美國6–1, 7–5, 6–3
1970阿瑟·阿什美國迪克·克瑞利澳大利亞6–4, 9–7, 6–2
1969羅德·拉沃爾澳大利亞安德烈·希梅諾西班牙6–3, 6–4, 7–5
(僅列出公開賽時代以後的各屆比賽冠亞軍)

女子單打

年份冠軍亞軍決賽比分
2019大坂直美日本佩特拉·科維托娃捷克7–6, 5–7, 6–4
2018卡洛琳·沃茲尼亞奇丹麥西蒙娜·哈勒普羅馬尼亞7–6, 3–6, 6–4
2017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維納斯·威廉姆斯美國6–4, 6–4
2016安傑利克·科波爾德國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6–4, 3–6, 6–4
2015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瑪利亞·莎拉波娃俄羅斯6–3,7–6
2014李娜中國多米尼卡·齊布爾科娃斯洛伐克7–6, 6–0
2013維多利亞·阿扎倫卡白俄羅斯李娜中國4–6, 6–4, 6–3
2012維多利亞·阿扎倫卡白俄羅斯瑪利亞·莎拉波娃俄羅斯6–3, 6–0
2011吉姆·克里斯特爾斯比利時李娜中國3–6, 6–3, 6–3
2010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賈斯汀·海寧比利時6–4, 3–6, 6–2
2009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迪娜拉·薩芬娜俄羅斯6–0, 6–3
2008瑪利亞·莎拉波娃俄羅斯阿娜·伊萬諾維奇塞爾維亞7–5, 6–3
2007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瑪利亞·莎拉波娃俄羅斯6–1, 6–2
2006阿梅莉·毛瑞斯莫法國賈斯汀·海寧比利時6–1, 2–0 ret.
2005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林賽·達文波特美國2–6, 6–3, 6–0
2004賈斯汀·海寧比利時吉姆·克里斯特爾斯比利時6–3, 4–6, 6–3
2003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維納斯·威廉姆斯美國7–6, 3–6, 6–4
2002珍妮弗·卡普里亞蒂美國瑪蒂娜·辛吉斯瑞士4–6, 7–6, 6–2
2001珍妮弗·卡普里亞蒂美國瑪蒂娜·辛吉斯瑞士6–4, 6–3
2000林賽·達文波特美國瑪蒂娜·辛吉斯瑞士6–1, 7–5
1999瑪蒂娜·辛吉斯瑞士阿梅莉·毛瑞斯莫法國6–2, 6–3
1998瑪蒂娜·辛吉斯瑞士康奇塔·馬丁內斯西班牙6–3, 6–3
1997瑪蒂娜·辛吉斯瑞士瑪麗·皮爾斯法國6–2, 6–2
1996莫妮卡·塞萊斯美國安克·胡貝爾德國6–4, 6–1
1995瑪麗·皮爾斯法國阿蘭特查·桑切斯·維卡里奧西班牙6–3, 6–2
1994施特菲·格拉芙德國阿蘭特查·桑切斯·維卡里奧西班牙6–0, 6–2
1993莫妮卡·塞萊斯南斯拉夫施特菲·格拉芙德國4–6, 6–3, 6–2
1992莫妮卡·塞萊斯南斯拉夫瑪麗·喬·費爾南德斯美國6–2, 6–3
1991莫妮卡·塞萊斯南斯拉夫雅娜·諾沃特娜捷克斯洛伐克5–7, 6–3, 6–1
1990施特菲·格拉芙德國瑪麗·喬·費爾南德斯美國6–3, 6–4
1989施特菲·格拉芙德國海倫娜·蘇科娃捷克斯洛伐克6–4, 6–4
1988施特菲·格拉芙德國克里斯·埃弗特美國6–1, 7–6
1987哈娜·曼德利科娃捷克斯洛伐克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7–5, 7–6
1986未舉行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1985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克里斯·埃弗特美國6–2, 4–6, 6–2
1984克里斯·埃弗特美國海倫娜·蘇科娃捷克斯洛伐克6–7, 6–1, 6–3
1983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凱西·喬丹美國6–2, 7–6
1982克里斯·埃弗特美國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6–3, 2–6, 6–3
1981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克里斯·埃弗特美國6–7, 6–4, 7–5
1980哈娜·曼德利科娃捷克斯洛伐克溫迪·特恩布爾澳大利亞6–0, 7–5
1979芭芭拉·喬丹美國莎倫·沃爾什美國6–3, 6–3
1978克里斯·奧尼爾澳大利亞貝斯·內格爾森美國6–3, 7–6
1977伊文·古拉貢·考利澳大利亞海倫·古爾利·考利澳大利亞6–3, 6–0
凱瑞·梅爾維爾·列特澳大利亞黛安娜·弗姆霍茲澳大利亞7–5, 6–2
1976伊文·古拉貢·考利澳大利亞雷娜塔·托馬諾娃捷克斯洛伐克6–2, 6–2
1975伊文·古拉貢·考利澳大利亞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捷克斯洛伐克6–3, 6–2
1974伊文·古拉貢·考利澳大利亞克里斯·埃弗特美國7–6, 4–6, 6–0
1973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伊文·古拉貢·考利澳大利亞6–4, 7–5
1972弗吉尼亞·韋德英國伊文·古拉貢·考利澳大利亞6–4, 6–4
1971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伊文·古拉貢·考利澳大利亞2–6, 7–6, 7–5
1970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凱瑞·梅爾維爾·列特澳大利亞6–1, 6–3
1969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比利·簡·金美國6–4, 6–1
(僅列出公開賽時代以後的各屆比賽冠亞軍)

雙打冠軍

年份男雙冠軍女雙冠軍混雙冠軍
2021年梅爾滕斯/薩巴倫卡
2019年赫伯特/馬胡張帥/斯托瑟 克雷傑科娃/拉姆 
2018年馬拉奇/帕維奇巴博斯/克里斯汀娜·梅拉德諾維奇達布羅斯基/帕維奇 
2017年孔蒂恩/皮爾斯馬泰克/薩法洛娃卡瓦爾/斯皮爾斯
2016年傑米·穆雷/索阿雷斯辛吉斯/米爾扎索阿雷斯/維斯尼娜
2015年伯萊里/弗格尼尼馬泰克/薩法洛娃佩斯/辛吉斯
2014年庫波特/林德斯泰德埃拉尼/文奇內斯特/梅拉德諾維奇
2013年鮑勃·布賴恩/邁克·布萊恩埃拉尼/文奇埃布登/加多索娃
2012年佩斯/斯泰潘內克茲沃娜列娃/庫茲涅佐娃特卡烏/馬泰克
2011年鮑勃·布賴恩/邁克·布萊恩杜爾科/佩內塔斯萊伯尼克/內斯特
2010年鮑勃·布賴恩/邁克·布萊恩塞雷娜·威廉姆斯/維納斯·威廉姆斯佩斯/布萊克
2009年鮑勃·布賴恩/邁克·布萊恩塞雷娜·威廉姆斯/維納斯·威廉姆斯布帕蒂/米爾扎
2008年喬納森·埃利希/安迪·拉姆阿廖娜·邦達連科/卡捷琳娜·邦達連科齊莫尼奇/孫甜甜
2007年鮑勃·布賴恩/邁克·布萊恩布萊克/胡貝爾內斯特/利霍夫采娃
2006年鮑勃·布賴恩/邁克·布萊恩鄭潔/晏紫布帕蒂/辛吉斯
2005年布萊克/尤里耶特庫茲涅佐娃/莫里克德萊波爾/斯托瑟
2004年勞德拉/桑托羅帕斯奎爾/蘇亞雷斯茲莫尼克/波維娜
2003年勞德拉/桑托羅大威廉姆斯/小威廉姆斯娜芙拉迪諾娃/帕伊斯
2002年諾里斯/內斯特辛吉斯/庫爾尼科娃尤里耶特/漢圖楚娃
2001年比約克曼/伍德布里奇大威廉姆斯/小威廉姆斯莫拉尤/費雷拉
2000年費雷拉/里奇蘿曼德/斯特比斯帕爾莫/斯塔博斯
1999年比約科曼/拉夫特辛吉斯/庫爾尼科娃戴維·艾德曼斯/斯沃德
1998年比約科曼/艾爾汀弗辛吉斯/魯克斯基摩斯塔博/維·維廉姆斯
1997年伍德布里奇/伍德弗德辛吉斯/蘇科娃里奇/博爾高弗
1996年艾德博格/科達羅賓/桑切斯伍德弗德/納蘭德
1995年羅伯格/帕爾瑪諾沃特娜/桑切斯里奇/蘇科娃
1994年霍海斯/艾丁格費爾南德茲/蘇科娃奧弗斯吉/拉里莎
1993年維塞爾/沃德費爾南德茲/蘇科娃伍德布里奇/塞萊斯
1992年伍德布里奇/伍德弗德桑切斯/蘇科娃伍德弗德/波維斯
1991年戴維斯/帕特諾沃特娜/蘇科娃貝斯特/杜爾
1990年阿爾德斯/維塞爾納芙拉蒂諾娃/瑟弗博弗/蘇科娃
1989年里奇/波弗納芙拉蒂諾娃/瑟弗博弗/諾沃塔納
1988年里奇/波弗納芙拉蒂諾娃/瑟弗博弗/諾沃塔納
1987年艾德波格/傑瑞德納芙拉蒂諾娃/瑟弗斯特維特/高魯斯
1986年沒有舉行
1985年阿諾斯/里森博格納芙拉蒂諾娃/瑟弗
1984年艾德莫森/斯特維特納芙拉蒂諾娃/瑟弗
1983年米那瑪拉/艾德莫森納芙拉蒂諾娃/瑟弗
1982年阿里克德/弗茲格蘭德納芙拉蒂諾娃/瑟弗
1981年沃爾維克/艾德莫森喬丹/史密斯
1980年沃爾維克/艾德莫森納芙拉蒂諾娃/妮格爾森
1979年米那瑪拉/米克那姆朱迪·查而娜/戴娜·埃弗特
1978年弗貝克/沃爾維克奈格爾森/托瑪諾娃
1977年阿瑟/里奇戴娜·貝爾斯特/海倫·高蘭
1976年紐科博/里奇考維爾/皮格·邁克爾
1975年艾里德/飛利浦·德尼特考維爾/皮格·邁克爾
1974年凱斯/穆斯特考維爾/皮格·邁克爾
1973年安德生/紐科博考特/維德
1972年戴維森/羅斯維爾海瑞斯/格蘭
1971年紐科博/里奇考特/高蘭格
1970年羅特茲/史密斯考特/戴爾頓
1969年艾莫森/勒弗瑪格莉特·史密斯/戴爾頓 

賽事數據


在澳網一百多年的歷史中,眾多優秀的運動員創造了許多不可思議的記錄:
男子冠軍記錄
記錄項目 紀錄保持者說明
總奪冠次數最多的男子球員阿德里安 奎斯特澳大利亞13次(其中3次男單冠軍,10次男雙冠軍)
總單打冠軍次數最多的男子球員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7次(2008,2011,2012,2013,2015,2016,2019)
公開賽時代總單打冠軍次數最多的男子球員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7次(2008,2011,2012,2013,2015,2016,2019)
總蟬聯冠軍次數最多的男子球員羅伊·艾默生澳大利亞5次(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公開賽時代蟬聯冠軍次數最多的男子球員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3次(2011, 2012, 2013)
總雙打冠軍最多的男子球員阿德里安·奎斯特澳大利亞10次(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最年輕的男子單打冠軍肯·羅斯維爾澳大利亞1953年奪冠時18歲零2個月
最年輕的男子雙打冠軍肯·羅斯維爾澳大利亞1953年奪冠時18歲零2個月
盧·侯德澳大利亞
最年老的男子單打冠軍肯·羅斯維爾澳大利亞1972年奪冠時37歲零2個月
最年老的男子雙打冠軍諾曼·布魯克斯澳大利亞1924年奪冠時46歲零2個月
女子冠軍記錄
記錄項目紀錄保持者說明
總奪冠次數最多的女子球員瑪格麗特 考特澳大利亞23次(其中11次女單冠軍,8次女雙冠軍,4次混雙冠軍)
總單打冠軍次數最多的女子球員瑪格麗特 考特澳大利亞11次(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9, 1970, 1971, 1973)
公開賽時代單打冠軍次數最多的女子球員塞雷納·威廉姆斯美國7次(2003, 2005, 2007, 2009, 2010,2015,2017)
總蟬聯冠軍次數最多的女子球員瑪格麗特 考特澳大利亞7次(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公開賽時代蟬聯冠軍次數最多的女子球員瑪格麗特 考特澳大利亞3次(1969, 1970, 1971)
伊文·古拉貢澳大利亞3次(1974, 1975, 1976)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3次(1988, 1989, 1990)
莫妮卡·塞萊斯南斯拉夫3次(1991, 1992, 1993)
瑪蒂娜·辛吉斯瑞士3次(1997, 1998, 1999)
總雙打冠軍最多的女子球員西爾瑪·隆澳大利亞12次(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7, 1948, 1949, 1951, 1952, 1956, 1958)
最年輕的女子單打冠軍瑪蒂娜·辛吉斯瑞士1997年奪冠時16歲零4個月
最年輕的女子雙打冠軍米里亞娜·魯西奇克羅埃西亞1998年奪冠時15歲零10個月
最年老的女子單打冠軍塞爾瑪·科因澳大利亞1954年奪冠時35歲零8個月
最年老的女子雙打冠軍塞爾瑪·科因澳大利亞1958年奪冠時39歲零7個月
比賽記錄
記錄勝方比分敗方說明
耗時最長的男單比賽諾瓦克·德約科維奇5–7, 6–4, 6–2, 6–7, 7–5拉菲爾·納達爾2012年決賽耗時5時53分
耗時最長的女單比賽弗蘭切斯卡·斯齊亞沃尼6–4, 1–6, 16–14斯維特拉娜·庫茲涅佐娃2011年第四輪耗時4時44分
最早出局的男單1號種子阿爾貝托·馬丁1–6, 6–1, 6–4, 7–6萊頓·休伊特2002年第一輪
最早出局的女單1號種子瑪麗·索耶0–6, 6–2, 6–4弗吉尼亞·如基奇1979年第一輪

次數統計

男單冠軍次數統計
年份澳網男單冠軍冠軍次數
2021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9
​2020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8​
2019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7
2018羅傑·費德勒(瑞士)6
2017羅傑·費德勒(瑞士)5
2016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6
2015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5
2014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瑞士)1
2013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4
2012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3
2011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2
2010羅傑·費德勒(瑞士)4
2009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1
2008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1
2007羅傑·費德勒(瑞士)3
2006羅傑·費德勒(瑞士)2
2005馬拉特·薩芬(俄羅斯)1
2004羅傑·費德勒(瑞士)1
2003安德烈·阿加西(美國)4
2002托馬斯·約翰森(瑞典)1
2001安德烈·阿加西(美國)3
2000安德烈·阿加西(美國)2
1999葉夫根尼·卡費爾尼科夫(俄羅斯)1
1998皮特·柯達(捷克)1
1997皮特·桑普拉斯(美國)2
1996鮑里斯·貝克爾(德國)2
1995安德烈·阿加西(美國)1
1994皮特·桑普拉斯(美國)1
1993吉姆·考瑞爾(美國)2
1992吉姆·考瑞爾(美國)1
1991鮑里斯·貝克爾(德國)1
1990伊萬·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2
1989伊萬·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1
1988馬茨·維蘭德(瑞典)3
1987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2
1986未舉行
1985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1
1984馬茨·維蘭德(瑞典)2
1983馬茨·維蘭德(瑞典)1
1982約翰·克里克(美國)1
1981約翰·克里克(南非)1
1980布萊恩·蒂切爾(美國)1
1979吉列爾莫·維拉斯(阿根廷)2
1978吉列爾莫·維拉斯(阿根廷)1
1977維塔斯 古庫拉提斯(美國)1
1977羅斯科·坦納爾(美國)1
1976馬克·埃德蒙森(澳大利亞)1
1975約翰·紐康姆(澳大利亞)2
1974吉米·康諾爾斯(美國)1
1973約翰·紐康姆(澳大利亞)1
1972肯·羅斯維爾(澳大利亞)2
1971肯·羅斯維爾(澳大利亞)1
1970阿瑟·阿什(美國)1
1969羅德·拉沃爾(澳大利亞)1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次數重新統計)
1968威廉·鮑威爾(澳大利亞)1
1967羅伊·艾默生(澳大利亞)6
1966羅伊·艾默生(澳大利亞)5
1965羅伊·艾默生(澳大利亞)4
1964羅伊·艾默生(澳大利亞)3
1963羅伊·艾默生(澳大利亞)2
1962羅德·拉沃爾(澳大利亞)2
1961羅伊·艾默生(澳大利亞)1
1960羅德·拉沃爾(澳大利亞)1
1959亞歷克斯·奧爾梅多(美國)1
1958阿什利·庫珀(澳大利亞)2
1957阿什利·庫珀(澳大利亞)1
1956盧·霍德(澳大利亞)1
1955肯·羅斯維爾(澳大利亞)2
1954莫文·羅斯(澳大利亞)1
1953肯·羅斯維爾(澳大利亞)1
1952肯·麥格雷戈(澳大利亞)1
1951迪克·薩維特(美國)1
1950弗蘭科·塞奇曼(澳大利亞)2
1949弗蘭科·塞奇曼(澳大利亞)1
1948阿德里安·奎斯特(澳大利亞)3
1947丹尼·桶(澳大利亞)1
1946約翰·布羅姆維奇(澳大利亞)2
1945未舉行
1944
1943
1942
1941
1940阿德里安·奎斯特(澳大利亞)2
1939約翰·布羅姆維奇(澳大利亞)1
1938唐·布吉(美國)1
1937維維安·麥克格拉斯(澳大利亞)1
1936阿德里安·奎斯特(澳大利亞)1
1935傑克·克勞福德(澳大利亞)4
1934弗雷德·佩里(英國)1
1933傑克·克勞福德(澳大利亞)3
1932傑克·克勞福德(澳大利亞)2
1931傑克·克勞福德(澳大利亞)1
1930埃德加·月亮(澳大利亞)1
1929約翰·科林·格雷戈里(英國)1
1928吉恩·伯勒特拉(法國)1
1927傑拉爾德·帕特森(澳大利亞)1
1926約翰·霍克斯(澳大利亞)1
1925詹姆斯·安德森(澳大利亞)3
1924詹姆斯·安德森(澳大利亞)2
1923亞瑟·奧哈拉·伍德(澳大利亞)3
1922詹姆斯·安德森(澳大利亞)1
1921里斯·基梅爾(澳大利亞)1
1920亞瑟·奧哈拉·伍德(澳大利亞)2
1919阿爾根農·金斯科特(英國)1
1918未舉行
1917
1916
1915戈登·洛維(英國)1
1914亞瑟·奧哈拉·伍德(澳大利亞)1
1913恩尼·帕克(澳大利亞)1
1912詹姆斯·塞西爾·帕克(英國)1
1911諾曼·布魯克斯(澳大利亞)1
1910羅德尼·希斯(澳大利亞)2
1909安東尼·威靈(澳大利亞)2
1908弗雷德·亞歷山大(美國)1
1907霍勒斯·米(澳大利亞)1
1906安東尼·威靈(澳大利亞)1
1905羅德尼·希斯(澳大利亞)1
澳大利亞錦標賽
女單冠軍次數統計
年份澳網女單冠軍冠軍次數
​2020​肯寧(美國)​1​
2019​大坂直美(日本)1​
2018卡洛琳·沃茲尼亞奇(丹麥)1
2017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7
2016安傑利克·科波爾(德國)1
2015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6
2014李娜(中國)1
2013維多利亞·阿扎倫卡(白俄羅斯)2
2012維多利亞·阿扎倫卡(白俄羅斯)1
2011吉姆·克里斯特爾斯(比利時)1
2010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5
2009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4
2008瑪利亞·莎拉波娃(俄羅斯)1
2007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3
2006阿梅莉·毛瑞斯莫(法國)1
2005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2
2004賈斯汀·海寧(比利時)1
2003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1
2002珍妮弗·卡普里亞蒂(美國)2
2001珍妮弗·卡普里亞蒂(美國)1
2000林賽·達文波特(美國)1
1999瑪蒂娜·辛吉斯(瑞士)3
1998瑪蒂娜·辛吉斯(瑞士)2
1997瑪蒂娜·辛吉斯(瑞士)1
1996莫妮卡·塞萊斯(美國)4
1995瑪麗·皮爾斯(法國)1
1994施特菲·格拉芙(德國)4
1993莫妮卡·塞萊斯(美國)3
1992莫妮卡·塞萊斯(美國)2
1991莫妮卡·塞萊斯(美國)1
1990施特菲·格拉芙(德國)3
1989施特菲·格拉芙(德國)2
1988施特菲·格拉芙(德國)1
1987哈娜·曼德利科娃(捷克斯洛伐克)2
1986未舉行1
1985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3
1984克里斯·埃弗特(美國)2
1983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2
1982克里斯·埃弗特(美國)1
1981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1
1980哈娜·曼德利科娃(捷克斯洛伐克)1
1979芭芭拉·喬丹(美國)1
1978克里斯·奧尼爾(澳大利亞)1
1977伊文·古拉貢·考利(澳大利亞)4
1977凱瑞·梅爾維爾·列特(澳大利亞)1
1976伊文·古拉貢·考利(澳大利亞)3
1975伊文·古拉貢·考利(澳大利亞)2
1974伊文·古拉貢·考利(澳大利亞)1
1973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4
1972弗吉尼亞·韋德(英國)1
1971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3
1970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2
1969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1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次數重新統計)
1968比利·簡·金(美國)1
1967南希·里奇(美國)1
1966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7
1965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6
1964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5
1963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4
1962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3
1961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2
1960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1
1959瑪麗·卡特·雷塔諾(澳大利亞)2
1958安吉拉·莫蒂默(英國)1
1957雪莉·弗里·歐文(美國)1
1956瑪麗·卡特·雷塔諾(澳大利亞)1
1955綠柱石·彭羅斯(澳大利亞)1
1954塞爾瑪·柯長(澳大利亞)2
1953莫林·康諾利(美國)1
1952塞爾瑪·柯長(澳大利亞)1
1951南希·溫恩·博爾頓(澳大利亞)6
1950路易斯·布拉夫(美國)1
1949多麗絲·哈特(美國)1
1948南希·溫恩·博爾頓(澳大利亞)5
1947南希·溫恩·博爾頓(澳大利亞)4
1946南希·溫恩·博爾頓(澳大利亞)3
1945未舉行
1944
1943
1942
1941
1940南希·溫恩·博爾頓(澳大利亞)2
1939埃米莉·胡斯·韋斯塔科特(澳大利亞)1
1938多蘿西·切尼(美國)1
1937南希·溫恩·博爾頓(澳大利亞)1
1936瓊·哈蒂根(澳大利亞)3
1935多蘿西·圓(英國)1
1934瓊·哈蒂根(澳大利亞)2
1933瓊·哈蒂根(澳大利亞)1
1932珊瑚·巴特沃思(澳大利亞)2
1931珊瑚·巴特沃思(澳大利亞)1
1930達芙妮·阿克赫斯特(澳大利亞)5
1929達芙妮·阿克赫斯特(澳大利亞)4
1928達芙妮·阿克赫斯特(澳大利亞)3
1927埃斯納·博伊德(澳大利亞)1
1926達芙妮·阿克赫斯特(澳大利亞)2
1925達芙妮·阿克赫斯特(澳大利亞)1
1924西爾維亞·蘭斯·哈珀(澳大利亞)1
1923瑪格麗特·莫爾斯沃思(澳大利亞)2
1922瑪格麗特·莫爾斯沃思(澳大利亞)1
澳大利亞網球錦標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