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河畔的結果 展開

河畔

日本2018年行定勛執導電影

《河畔》是行定勛執導的青春喜劇片,由二階堂富美主演,吉澤亮共演,於2018年2月16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根據岡崎京子的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年輕女孩若草因幫助受欺凌的同學山田而在河邊發現一具屍體,從此以後兩人陷入意想不到的麻煩中。

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
若草(二階堂富美飾)因為幫助被男友觀音崎(上杉柊平飾)霸凌的同年級學生山田一郎(吉澤亮飾)而在河畔發現了屍骨。若草通過山田認識了名模學妹吉川(SUMIRE飾)。吉川學妹和人前不同,常常暴飲暴食后再吐出來,她也共享著河畔腐爛的屍骨的秘密。而一郎暗戀著的同學其實有女友。交錯的故事、謠言的產生,讓一切越來越混亂,直到最後竟多出了一具新的屍體。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二階堂富美若草春子
吉澤亮山田一郎
森川葵田島春奈
上杉柊平觀音崎
SUMIRE吉川梢
土居志央梨小山留美
安藤輪子小佳
富山繪裡子小山留美的姐姐
安澤千草小山留美的母親
綾田俊樹溜狗的老人
西田尚美若草的母親

職員表

製作人齊藤剛、中山道彥、原田知明、木下直哉、佐野真之、瀨井哲也、倉田奏補、小川真司、古賀俊輔、金吉唯彥、遠藤日登思、小川真司、吉澤貴洋、古賀俊輔、杉山剛、小林亞理、行實良、新野安行
原著岡崎京子
導演行定勛
副導演(助理)是安祐
編劇瀨戶山美咲
攝影槇憲治
配樂世武裕子、北原京子(音樂製作人)
剪輯今井剛
選角導演杉野剛
美術設計相馬直樹
造型設計高山エリ、倉田明美(化妝)、宗理起也(特殊化妝、特殊造型)
服裝設計杉本真壽美
視覺特效進威志
燈光中村裕樹
錄音伊藤裕規
布景師田口貴久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河畔[日本2018年行定勛執導電影]
河畔[日本2018年行定勛執導電影]
若草春子
演員 二階堂富美
女高中生。無論對任何人、任何事,無論做什麼,都感到無聊,就像心靈得了低溫症一樣。當遇到受班裡同學排擠的山田后,她的心發生了變化。
河畔[日本2018年行定勛執導電影]
河畔[日本2018年行定勛執導電影]
山田一郎
演員 吉澤亮
高中生。明明只是想自己呆著,卻遭到同學嫌棄,被 欺負。表面上裝酷,其實一直無法適應周圍的環境。只有在理解他的若草春子面前,他才會展現出穩重的一面,和她一起分享“秘密寶藏”。
河畔[日本2018年行定勛執導電影]
河畔[日本2018年行定勛執導電影]
觀音崎
演員 上杉柊平
高中生,若草春子的男友。總是無法壓抑內心的暴力衝動,把暴力當成發泄情緒的出口,只對女朋友春子很溫柔,卻又三番兩次出軌。
河畔[日本2018年行定勛執導電影]
河畔[日本2018年行定勛執導電影]
吉川梢
演員 SUMIRE
高中生模特,若草的學妹。平時暴飲暴食,為了維持身材又不得不每次在吞下大量食物后催吐。她也知道藏在河畔的屍體並且愛上了屍體,以此為契機與山田、若草發展出奇特的友情。
河畔[日本2018年行定勛執導電影]
河畔[日本2018年行定勛執導電影]
小山留美
演員 土居志央梨
若草的好友。她想要錢,想要愛,完全為自己的慾望所驅使,忠實於本能。只有通過性愛才能感到自己是真正“活著”。因此,她與好友的男友保持著肉體關係。
河畔[日本2018年行定勛執導電影]
河畔[日本2018年行定勛執導電影]
田島春奈
演員 森川葵
正在與山田交往的少女,富於女人味兒,可以為奉獻一切。但是她對山田的愛實在過於激烈,以至於誰也不知道她下一步會做出什麼。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主題歌 
曲名:《アルペジオ(きっと魔法のトンネルの先)》
演唱:小澤健二
發行時間:2018年2月14日 
河畔[日本2018年行定勛執導電影]
河畔[日本2018年行定勛執導電影]

幕後花絮


• 行定勛對漫改電影持抗拒態度,一直反對將漫畫改編成電影,但是他覺得岡崎京子的原作太有魅力,於是決定執導該片。
• 二階堂富美在十幾歲時就看過原作,她表示漫畫讓她感到了衝擊性的虛無和無知無畏的凶暴,認為能在那個年紀看到那部漫畫是她一生的財富。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獲獎獎項獲獎方備註
2018年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全景單元)行定勛《河畔》獲獎
2019年第42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最佳新人吉澤亮獲獎

影片評價


雖然該片有個譯名叫“我很好”,但它簡直是將青春中的“我不好”赤裸裸地擺在台前,暴露了青春中所有的欲蓋彌張與強顏歡笑。創作者選擇令青春的傷痛、拉扯與受工業文明污染的環境并行,將一代人的青春與他們所寄居的土地上流淌過的河流相互捆綁,觀眾可以敏銳地感受到,是河流記錄、“倒映”了這代人,他們的悲歡必定會為河流所反映,河流的癥狀即是行定勛所拍攝的年輕人的癥狀,墮落、迷茫、污濁不堪。他放棄了往日過於精緻的攝影,整部電影就像它的故事一樣,是青春年少的虛張聲勢。該片的攝影雖有過度詮釋之嫌,但就像主角們在河畔看到的乾屍一樣,唯有視覺上的刺激才能提醒他們“存在著”。影片給出了關於愛與死的答案,它不再打造屬於初戀的烏托邦,而是變成了病態的戀屍狀態的旁觀,角色觀看屍體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若要愛,必先死亡”,也算完成了對純愛的決裂。(《環環銀幕》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