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

針灸穴位

天窗穴徠,別名窗籠穴,窗聾穴,窗簧穴,天籠穴,是人體手太陽小腸經的穴位之一。該穴位於人體的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的后緣,扶突穴后,與喉結相平,在斜方肌前緣,胸鎖乳突肌后緣,深層為頭夾肌;在耳後動、靜脈及枕動、靜脈分支;布有頸皮神經,正當耳大神經叢的發出部及枕小神經。主治疾病有耳鳴,耳聾,咽喉腫痛,頸項強痛,暴喑等。操作方法為直刺0.5~1寸。

簡介


● Tiānchuāng SI16
● 來源:《靈樞·本輸》
● 別名:窗籠、窗聾、窗簧、天籠
● 歸經:手太陽小腸經
● 功效:利竅聰耳,祛風定志,息風寧神

穴名釋義


● 天,天空,指上部;窗,窗戶,指孔竅。本穴在頸上部,主治耳、喉等孔竅病,如開“天窗”,故名。

取穴


精準取穴

● 在頸部,橫平喉結,胸鎖乳突肌的后緣。

簡便取穴

● 扭頭,可見清晰的胸鎖乳突肌,從喉結做水平直線,與胸鎖乳突肌的后緣交點處,即為此穴。
簡便取穴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取穴方法,是長期臨床經驗總結的方法,操作簡便,便於記憶。一般徠情況下,簡便取穴的方法只適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防病時運用。如果使用穴位進行疾病的治療,則需要使用精準取穴。

局部解剖


● 皮膚,皮下組織,肩胛提肌。
● 淺層分佈有第3枕神經(第3頸神經后支分支),耳大神經,頸外靜脈;深層分佈有肩胛背神經肌支,頸橫動、靜脈升支或屬支。

主治


● 局部疾病,例如咽喉腫痛,耳聾,耳鳴,扁桃體炎,頸癭(甲狀腺疾病)。
● 肩部疾病,例如肩背酸痛,頸項強痛。
● 癮疹。
● 癲狂,中風,言語不利。

操作


治療操作

● 直刺或者向下斜刺0.3~0.5寸。
● 可灸。

日常保健

● 指壓按摩:用指腹按揉,以局部酸脹,擴散至耳部、枕部、咽喉部為度,每次3分鐘。
● 灸法:艾條懸灸5~10分鐘。

古籍摘要


● 《靈樞·本輸》:三次脈,手太陽也,名曰天窗。
● 《針灸甲乙經·卷二》:手太陽根於少澤,流於陽谷,注於小海,入於天窗、支正。
● 《備急千金要方·卷八》:中風失喑,不能言語,緩縱不遂,先灸天窗五十壯,息火仍移灸百會五十壯,畢還灸天窗五十壯者。
● 《針灸大成·卷六》:主痔瘺,頸痛,肩痛引項不得回顧,耳聾,頰腫,喉中痛,暴喑不能言,齒噤,中風。

常用配伍


● 配天容、合谷、少商、天突,治咽喉腫痛。
● 配外關、翳風、中渚,治耳鳴,耳聾。
● 配臑俞,治甲狀腺腫大。

參考文獻


● [1] 孫國傑。針灸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解秸萍,程凱。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取穴特色技法詳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郭長青。人體經絡穴位使用大圖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