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縣葡萄

澧縣葡萄

澧縣葡萄,又名澧州葡萄,湖南省澧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澧縣率先引種優質歐亞種葡萄並獲得成功,打破了歐亞種葡萄不能在南方栽培的理念,被譽為“南方的吐魯番”。先進的種植科技和嚴格的標準生產管理,優良的生態環境,使品質優良,倍受消費者青睞。

生產情況


澧縣古為澧州,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澧縣歷史悠久。澧縣以其獨特的中華古老的靈氣造就了社會對澧縣葡萄的青睞,其優質葡萄在中國南方被人們當素有“北有吐魯番、南有澧縣葡萄”,
澧縣葡萄
澧縣葡萄
葡萄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澧縣葡萄產業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末期,品種以巨峰葡萄為主,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生產面積達到5000畝。截止2009年,澧縣已擁有涔源、農康、黃河三家葡萄專業合作社,社員3100多名,涵蓋了全縣所有葡萄種植戶和經營戶;優質葡萄面積達到1.7萬畝,其中歐亞種葡萄1.2萬畝、釀酒(刺)葡萄5000畝;擁有年生產50萬株優質種苗的繁育基地1個、年加工3000噸的葡萄酒廠一座、庫容200立方米的預冷庫2座,面積500畝的葡萄休閑莊園2個;同時,有11個葡萄鮮果產品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15個品種通過無公害產品產地認定。主要分佈在澧陽、張公廟、大堰當、小渡口等15個鄉鎮,2003年,湖南農業大學、澧縣人民政府、澧縣農康公司共同研究“葡萄引種及無公害栽培技術”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並在澧縣建立了校外教學科研基地、“雙百”科技富民工程示範基地、“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2008年7月,澧縣神州莊園葡萄酒業有限公司和湖南農業大學共同完成了“刺葡萄酒系列產品研發”項目,科技成果通過了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委員會鑒定。

產品特點


澧縣葡萄主要有紅地球美人指、紅寶石無核、維多利亞粉紅亞都蜜等品種,並以果形優美、果色鮮艷、果味香甜、無公害和無激素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產品銷到廣東、廣西、福建、湖北等10多個省市。

榮譽認證


2005年11月,中央電視台第七套節目曾播出專題片《南方吐魯番》,
葡萄種植基地
葡萄種植基地
對澧縣葡萄產業發展進行了報道。2006、2007年,連續兩年在澧縣舉辦了湖南省首屆和第二屆葡萄節。2007年8月全國農學會葡萄分會在澧縣召開葡萄標準化栽培學術研討會,澧縣是唯一參觀現場。自2007年連續5年,澧縣被農業部確定為支農整合項目示範縣,葡萄是唯一重點扶持產業。截止2009年,有11個葡萄鮮果產品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15個品種通過無公害產品產地認定。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組織專家對澧縣葡萄(澧州葡萄)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自2011年2月21日起批准松花石、松花硯(松花石硯)、倉橋水晶梨、漢壽甲魚、澧縣葡萄(澧州葡萄)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由各地質檢機構實施保護(總局2011年第22號公告)。

產地範圍


澧縣葡萄(澧州葡萄)產地範圍為湖南省澧縣澧陽鎮、張公廟鎮、澧澹鄉澧南鎮澧東鄉涔南鄉大坪鄉、道河鄉、小渡口鎮、九垸鄉、官垸鄉、永豐鄉、如東鄉、夢溪鎮、雷公塔鎮、大堰當鎮、車溪鄉、中武鄉、金羅鎮、王家廠鎮20個鄉鎮。

專用標誌使用


澧縣葡萄(澧州葡萄)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南省澧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澧縣葡萄(澧州葡萄)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紅地球、紅寶石、美人指、夏黑、戶太八號。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水稻土、紅壤土,耕作層厚度50cm以上,pH值6.5值7.5,有機質含量≥2.5%,地下水位≤1m。
(三)栽培管理
1、苗木培育:採用5BB、SO4、貝達及本地野生葡萄作砧木嫁接繁育。
2、栽培方式:實行避雨栽培,採用“高、寬、垂”T形架和V形架,最大密度不超過每公頃2220株。
3、疏花疏果:通過疏花疏果,成齡結果園每株留果穗14至16個,控制產量每667m(畝)≤1500kg。
4、施肥:每年每公頃施用有機肥不少於30噸。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
紅地球、紅寶石、美人指的採收期為8月上旬至9月上旬,夏黑為7月上旬至7月下旬,戶太八號為7月中旬至8月上旬。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粒較大,果皮較細較薄,汁多,果粉較厚,色澤鮮亮,肉嫩清脆化渣,甜而爽口。
2、理化指標:
品種 可溶性固形物(%)總酸(%)
紅地球 ≥14.0 ≤0.63
紅寶石 ≥15.0 ≤0.36
美人指 ≥15.0 ≤0.38
夏黑 ≥16.5 ≤0.49
戶太八號≥14.1 ≤0.2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