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合文的結果 展開

合文

合文

合文,又稱合書,指把二字或以上的漢詞濃縮成一個漢字書寫單位(一個方塊字字元)的文字形式,涉及構字部件的置換、重用,有時甚至會減省部分,而讀音則仍保留原本的多音節讀法不變。比如說在“博”字上加個“宀”就是“博物館”,仍然念ㄅㄛˊㄨˋㄍㄨㄢˇ(bówùguǎn)三個音節;一個“止”字上從“林”字左邊再從一個“火”字的字元,就是“禁止煙火”,同樣讀音不變。

界說


合文是一種“合體字”,然而並非所有合體字都是合文。“合體字”是一種相對於“獨體字”的概念,所謂“獨體為文,合體為字”,所有由超過一個單獨部件構成的漢字都可以稱為“合體字”,而合文的最大特色是單字元多音節,這特點是一般合體字所無的。
相對於“合字”條目所陳述的概念,“合文”是一個關於漢字的概念,早在商代已被大量使用,而“合字”條目所描述的概念,隨了適用於“合文”外,也適用於漢語以外的二合字母,是個大小概念的問題。

歷史


合文最早見於商代文字,在甲骨文里,合文的應用非常普遍,到了西周,姬發的謚號“武王”寫成的合文“珷”字也常見於青銅器銘文。
宋代起流行把一些寓意吉祥的詞句合書成一字,寫在斗方(通常只有部件的置換拼合和重用,沒有部件的減省)。這種合文通常應用於節日時作為一種祥瑞的張貼飾品,或作為一種文字遊戲,並不應用在寫作中。
近代圖書館學家杜定友(1898-1967)曾於1924年創“圕”字來代替“圖書館”一詞(讀音是 ㄊㄨㄢ tuǎn),於當時中日學術文化界也曾流行一時。

海外用例


1926年,日本雜誌《圕》以“圕”字命名,杜定友對《圕》第一期所有文章中“圕”字的使用情況加以統計,統計結果是──該刊用“圕”字436次,如用舊例“圖書館”則須用1308字。

限制


從上述的統計看來,這種文字形式似乎節省了很多字元,用起來好像經濟得多,可是,由於漢語是分析語,“圖書館”這三個語素分拆開來,可以跟其他漢字組合成很多不同漢詞。翻翻詞典,用上“圖”字、“書”字或“館”字來構成的詞條很多,表達能力很強。但“圕”字不是語素,沒有再組合的能力,不能用於表達別的意義。這麼一來,如果我們要為每一個漢詞做一個新字,就等如讓漢語倒過來向綜合語的方向發展,跟用有限漢字組成無限漢詞的方法比較起來,長遠下去,合文這種文字形式就顯得很不經濟。

應用於方言


合文雖然有上述的限制,不過也有部分應用於方言里的合文,發展成單音節字而被保留和廣泛應用的例子,比如說“甭”原是北方方言“不用”的合文,后連讀成ㄅㄥˊ(béng)一個音節;“覅”原是吳語“勿要”的合文,后連讀成ㄈㄠˋ(fiào,國際音標:[viɔ])一個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