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西天寺的結果 展開

西天寺

齊都鎮

西天寺位於今齊都鎮西關三村,正面供高達丈余的銅鑄釋迦牟尼坐像,1985年,以西天寺舊址為基礎,以大石佛為中心,建起了臨淄石刻藝術陳列館。

概述


西天寺
西天寺
位於今齊都鎮西關三村。寺內正殿九間,磚木結構,紅磚綠瓦飛檐斗梢。正面供高達丈余的銅鑄釋迦牟尼坐像,旁立佛家眾菩薩塑像,兩側序十八羅漢塑像,前殿供彌勒佛像,兩廡為執事房,另有僧舍院落多重。院內鐘樓,懸一口高約2米的鐵鐘,每當破曉,沉重渾厚的鐘聲,響徹雲霄遠達方圓十餘裡外,臨淄八大景詩中所謂“西寺樓頭聽曉鍾”之句,就是指此。

詳細


寺內鐘樓旁有高兩丈余的贔屓馱龍頭碑兩憧,記述該寺的興建經過。大殿以東院落內,有東西並列的圓形塔六座,俗稱棒棰塔,為該寺以往主持名僧骨灰葬地。另在寺南約1500米處有塔群,矗立石塔六座。六塔東西排列,除兩座較小外,餘四座塔基徑長約丈余,高約三丈有餘,系純石結構的八棱七級石塔,雕刻剔透玲瓏,人物鳥獸惟妙惟肖。
該寺為南北朝十六國後趙皇帝石虎(?—386年)所建,當初名為興國寺,北魏時又在寺后修建身高5.6米的大石佛。至宋代初年經過修建,更名為廣化寺。元代惠帝至正年間被毀,明代初年在廣化寺舊址重新建寺,稱西寺,又名西天寺。明神宗萬曆年間重修。清康熙年間,利用該寺東隅臨街院落,創設稷門書院。是為臨淄最早的一處縣級書院。清光緒三十二年,改設城裡第一初、高等小學堂。民國元年(1912年),利用西天寺廟宇房舍,設桑蠶職業學校。1930年改稱縣立第二小學。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全部毀於戰火。廟宇碑塔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現僅存大石佛、一對漢白石獅和阿育王石級(徑)幢等遺物。
1985年,以西天寺舊址為基礎,以大石佛為中心,建起了臨淄石刻藝術陳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