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太空館

香港太空館

香港太空館是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博物館之一,佔地8千平方米,於1980年10月8日開放。太空館不時舉行各類型的天文展覽及講座,亦開放予學校,團體及公眾參觀。它擁有一個蛋形外殼建築。太空館設計獨特的蛋形外殼,早已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一個地標。蛋形的太空館擁有半球形的銀幕。投放影象的星像投影機,是亞洲最先進的儀器,其所產生的影像,能令人感到宇宙的深邃。

展館規模


香港太空館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旁邊是香港藝術館。於1980年10月開放,是香港以推廣
香港太空館
香港太空館
天文及太空科學知識為主的天文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設備最先進的太空科學館之一。
館內分東、西兩翼。蛋形的東翼是太空館的核心,內設天象廳、太空科學展覽廳、全天域電影放映室、多個製作工場及辦公室;西翼則設有天文展覽廳、演講廳、天文書店和辦公室。各場館都有一些與太空科學有關的展品。
天象廳,東半球第一座全天域電影放映設備。
廳內裝設有直徑達23米的半球型銀幕,每天定時更換播映全天域的電影和天象節目。每年,香港太空館還會製作兩出多媒體的天象節目,並精選國外出色的全天域電影在館內播放。

展館功能


香港太空館
香港太空館
香港太空館是亞洲著名的天文館之一。位於香港九龍半島尖沙咀。1977年動工興建,1980年建成。佔地約8000平方米。該館分為東西兩側,東側外形似一顆巨大的蛋,內設天象廳和展覽廳;西側為太陽科學廳。天象廳天幕直徑23米,設座位315個,是世界上最大的天象廳之一。星象投映儀能將天空中包括太陽在內的8000多顆恆星、月亮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投射到天幕上。該廳還配備非常新穎的全天域放映機,為亞洲最先使用。廳內的六聲道音響系統,有幾十組揚聲器,效果極佳。
1、展覽廳介紹了古代天文學和現代天文學。古代天文學陳列有中國天文學家在1054年觀察金牛座超新星爆發的記錄,被譽為高能天體物理學的寶藏,是研究天體的珍貴資料。還有西方古代的天文遺跡,如英國的石柱群、埃及的金字塔、秘魯的拿斯卡平原以及現存最古星圖之一的敦煌星圖和各種古代天文儀器。在現代天文學陳列中,除一般天文現象內容外,還介紹火箭發展史、現代空間探測技術,陳列有太空太空梭、宇宙飛船密閉艙先鋒10號等模型。
2、太陽科學廳有圍繞太陽主題的12組展覽,介紹太陽結構、太陽的各種現象和太陽的研究史等。廳內安裝1台20厘米口徑的太陽望遠鏡,可以看到太陽的日冕、日珥、色球和光球等。該廳鼓勵觀眾自己操縱一些儀器。該館還與香港的各文化團體合作舉辦天文活動,普及天文知識。

地理位置


香港太空館位於九龍尖沙梳士巴利道10號,旁邊是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藝術館。

內部設施


天文展覽廳
天象廳
演講廳
天文書店
天象廳
香港太空館位置
香港太空館位置
香港太空館的天象廳位於蛋形建築內,為館內一個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全球最大的天象廳之一,東半球第一座全天域電影放映設備,亦是世界上第一座擁有全自動天象節目控制系統的天文博物館,於2004年被命名為何鴻燊天象廳。大部分的節目以粵語旁述,部分場次則以英語旁述。觀眾可以使用天象廳內的耳機,選擇粵語、英語、普通話或日語旁述。
1995年天象廳安裝影片與廳內觀眾互動系統,其系統通過觀眾投票而選舉影片的發展。
座位:315個
銀幕直徑:23米
放映設備:可自動調節伸縮升降的蔡司VI A型星象儀

背景知識


香港太空館
香港太空館
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引起不少香港人對天文的關注,香港政府亦曾於1961年建議在維多利亞公園興建天文館,然而最後卻不了了之。直到1974年,天文館的計劃被香港市政局舊事重提,選址舊尖沙咀火車站附近的海旁,耗資6000萬港元。由於香港的氣象部門香港天文台已使用了“天文”一詞,為免引起混淆,故香港天文館最後落實名稱時決定叫做香港太空館。
1980年開幕的香港太空館,成為全球首座電腦化的天文館。太空館天象廳內的電腦化星象儀,能夠透過光學原理模擬實際星空環境,將億萬光年以外的星空,投射到天象廳的半球體熒屏。2004年,為答謝何鴻燊的2000萬港元捐助,館方決定將天象廳命名為何鴻燊天象廳以示答謝。根據2005年資料,香港太空館每年平均約有70萬參觀人次。

天文館文化


理想 竭誠提供世界級博物館設施和服務,並發展本館成為地區天文及太空科學教育中心。
使命
為市民提供優質博物館服務和終身學習的環境
香港太空館
香港太空館
發揮專業精神使博物館服務更臻完善提供教育及娛樂並重的多中語言節目和展覽提升市民對天文學和太空科學的興趣並促進文化交流
提供各種活動使博物館發展成教育中心
提供安全、潔凈、舒適及友善的環境令參觀者稱心滿意
有策略地收藏香港和領近地區有關天文和太空科學文物
建立一支積極進取、盡忠職守、敬業樂業的工作隊伍
信念
堅守下列信念,實踐工作使命﹕
服務為上
講求素質
創意無限
專業精神
精益求精
藏品種類
香港太空館
香港太空館
展示具歷史價值或普受歡迎之資料,供大眾觀賞,包括隕石樣本、人工製品及模型、古董儀器或太空船之複製品。
用於節目製作、推廣活動或改善設施之研究及參考資料,例如天文電影、幻燈片、錄音及書籍等。

宗旨

“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由香港太空館、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及香港天文學會合辦,目的是讓本地中學生有機會接受較全面的天文學訓練,從中培養及深化其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另一方面,我們亦希望參與計劃的同學能將所學回饋所屬學校,在校內協助推廣天文活動,讓更多同學能夠領略個中樂趣。為達致上述目的,計劃內容將同時兼顧理論及實踐兩方面,務求讓同學不單獲得天文學上的知識及訓練,並且培養出獨立處理問題及組織活動的能力。

項目

香港太空館
香港太空館
天文園:由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建立及管理的天文學網頁,除提供一般天文知識、新聞、圖片及多媒體天文材料外,亦以最終發展成一網上天文教育支援中心為目標,而“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的筆記也可於“天文園”內下載。參與“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的同學將自動成為“天文園園友”,成為會員后不單可在天文園內的“任你講場”中自由抒發意見、交流心得,同時亦可於“與朋共賞”里發表自己的作品及參與“天文園”舉辦的各項活動。
此外,香港太空館網頁內亦會載列“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的背景資料、參與資格和辦法及最新消息等,讓普羅市民也可認識及了解計劃的情況。同時,香港太空館現正於館內辟設一個天文教育資源中心,希望能為本地學界進一步提供實質方面的天文教育支援。

課程

參加資格
就讀於本港全日制中學;並須具備中四或以上程度,文理科皆可。
香港太空館
香港太空館
報名日期及取錄程序第九屆“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由二零零八年八月一日至三十一日接受網上報名
授課語言:粵語輔以英語
評核方法:參加者於計劃完結時如符合下列的基本要求,可獲頒發證書一張。
課程單元:課程單元一及二的出席率均不得少於百分之五十。
工作坊:必須出席工作坊五“各款天文儀器的使用”。其他工作坊(工作坊一、二、三及四)的出席率合共不得少於百分之五十。
觀星活動(非必須):建議參加至少一次由任何一個主辦單位舉辦的觀星活動。

實用信息


太空館逢星期二休館。
交通線路
1、港鐵荃灣線尖沙咀站E出口,步行至梳士巴利道後右轉,取道香港基督教青年會旁的人行隧道前往香港太空館。
2、由中環或灣仔乘天星小輪至尖沙咀,步行約10分鐘。
門票價格
1、展覽廳票價:成人港幣10元;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票;四歲以下兒童不用購票。逢周三免費入場。
2、全天域電影及天象節目:前座(港幣24元),後座(港幣32元);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票;三歲以下兒童恕不招待。
開放時間
星 期 一、三、四 及 五:中 午 12 時 至 晚 上 8 時 45 分
星 期 六、日 及 公眾假 期:上 午 10 時 至 晚 上 8 時 45 分
逢周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聖 誕 節 前 夕、農 歷 大 除 夕 開 放 至 下 午 5 時
農 歷 年 初 一 及 年 初 二 休 息
香港太空館看點
天象節目帶你探索神秘宇宙,蛋型的太空館是香港的地標。

重新開放


香港太空館天象廳經過翻新工程后,將於2021年7月1日重新開放。在6月29日舉行的新聞界預覽中,香港太空館館長李為君介紹,太空館重開后將推出3個全新的天象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