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平滑肌肉瘤
胃平滑肌肉瘤
胃平滑肌肉瘤是原發於胃平滑肌組織的惡性腫瘤。臨床少見,起源於胃壁平滑肌,大部分由良性平滑肌瘤轉化而來,好發於胃底、胃體,瘤體單發或多發,大小不等。胃平滑肌肉瘤的病程較長,病變初期患者多無明顯自覺癥狀,發現時可表現為腹部包塊,伴上腹不適感、隱痛、噁心、嘔吐等。由於腫瘤血供豐富,腫瘤表面黏膜易發生潰瘍導致出血,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見的癥狀,約60%的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黑便為首發癥狀來診,伴貧血。較大的腫瘤常併發大出血,需急診處理。對放療、化療均不敏感,手術治療是根治的有效手段。此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手術治療效果較好。與預后密切相關的主要是腫瘤的大小、腫瘤的分級以及與周圍組織器官的關係。
● 腫瘤科
● 與胃腸道其他間質腫瘤類似,胃平滑肌肉瘤主要起源於平滑肌組織,少部分可能為神經起源。部分由良性胃平滑肌瘤惡變而來。
● 胃平滑肌肉瘤的臨床表現與腫瘤生長部位、類型、病期及有無併發症等有關。早期無特異性癥狀,典型者表現如下。
● 腹痛
● ● 約50%以上的患者發生腹痛,常先於出血和腫塊。多為隱痛或腹部不適感,偶呈劇痛。腹痛系由瘤體膨大、牽拉、壓迫鄰近組織所致。
● 腹部包塊
● ● 半數左右出現腹部包塊,小者如核桃。多有粘連,較固定,觸之常有囊性感,觸痛不明顯。
● 胃出血
● ● 胃平滑肌肉瘤發生出血者也較多見,常為間斷性、持續性小量出血。黑便為主,嘔血者較少,極個別呈大出血甚至休克。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腫瘤受壓或供血不足使中央部位梗死、壞死,以及瘤體表面潰瘍所致。可伴有貧血癥狀。
● 其他表現
● ● 發熱、消瘦等。
● X線鋇餐檢查
● ● 胃內型呈半圓形充盈缺損,邊緣整齊,有時其中央可見臍樣的潰瘍龕影;胃外型表現為胃受壓,胃壁黏膜完整,皺襞有拉平現象。
● 胃鏡檢查
● ● 可見黏膜下腫塊的特徵,如有潰瘍時,從該處取活檢較易確診。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對疑似病例,應在患者胃鏡檢查時進行常規活檢,以明確病理診斷,活檢時取材要深。
● 胃平滑肌肉瘤的診斷主要依靠鋇餐造影、胃鏡和超聲檢查。
● X線鋇餐檢查所見:胃內型呈半圓形充盈缺損,邊緣整齊,有時其中央可見臍樣的潰瘍龕影;胃外型表現為胃受壓,胃壁黏膜完整,皺襞有拉平現象。
● 胃鏡檢查可見黏膜下腫塊的特徵,在潰瘍邊緣取活檢有助於確診。
● 按其生長部位可分為胃內型、胃外型及胃壁型。
● 胃內型:肉瘤增大,逐漸向胃腔內隆起,形成黏膜下腫瘤,一般為廣基無蒂,呈球形、半球形,也可呈分葉狀。
● 胃外型:腫瘤主要位於漿膜下,向胃腔外發展,並可侵犯周圍組織和鄰近器官。
● 胃壁型:腫瘤較小時多位於胃壁內,呈膨脹性生長,形成啞鈴狀腫塊。
● 胃平滑肌肉瘤需要與賁門癌、胃平滑肌瘤等相鑒別。
● 通過影像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可以進行鑒別診斷。
● 胃平滑肌肉瘤對放療、化療均不敏感,手術治療是根治的有效手段。
● 本病發現時一般較大,但手術切除率較胃癌高,因此對於較大的腫瘤仍以根治性切除為治療的首要目標。一般認為此病多經血行轉移,因此不常規行淋巴結清掃術。
● 胃平滑肌肉瘤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
● 胃平滑肌肉瘤血供通常較豐富,易發生血行轉移,多見於肝、肺,淋巴轉移少見。
● 手術治療效果較好,與預后密切相關的主要是腫瘤的大小、腫瘤的分級以及與周圍組織器官的關係。
● 如發現胃平滑肌瘤,應積極進行治療。
● [1] 趙玉沛。中華醫學百科全書:普通外科學。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