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寨鄉

沙寨鄉

沙寨鄉位於都勻市南部,距貴新高速公路僅18公里,距貴陽國際機場188公里,距市區51公里,東南面和西南面分別與獨山平塘兩縣接壤,距兩縣城僅15公里,具有優越的交通區位優勢和4500畝辣椒及6500畝板栗、鳳囀河(系珠江水系,經平塘苗二河匯入廣西紅水河)旅遊景區三大優勢。

簡介


全鄉轄6個村79個村民組(並村前為16個行政村122個村民組),2007年底,全鄉共有4301戶17221人(其中農業人口16918人)。居住有布依、毛南、漢、苗、水族等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佔98.5%,毛南族833人,佔總人口5.1%,水族189人,佔總人口1.1%。近些年來,由於地質災害和搬遷等因素,毛南族人口搬遷至公路沿線和部分村寨居住,有568人。全鄉轄區勞動力11071個,(其中,富餘勞動力6068個)。全鄉總面積131.48平方公里,計稅耕地總面積11395.67畝(其中:田5979.33畝,土5418.21畝),有15個省級貧困村,屬都勻市考核的三類鄉鎮,州級創優升位的二類鄉鎮,省級三類貧困鄉鎮。

地勢


全鄉平均海撥785米,最高1399米,最低715米,東經107°21′-27″,北緯25°54′-26°2′,全鄉周長81.54公里,東西長7.5公里,南北長12公里,水力可發電量2000千瓦(其中新橋電站裝機容量為580千瓦)。平均氣溫15.9℃,最高氣溫36.3℃,最低氣溫-3.4℃,多年平均無霜期289天,多年平均日照1168小時,多年陸面蒸發量568mm,水面蒸發量240mm,多年降雨量1280mm。森林總面積18.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56.9%,林業用地106025畝,荒坡60000畝。全鄉種植辣椒4500畝,年鮮椒產量175萬公斤(1750噸),板栗6500畝,年產量75萬公斤(750噸),茶園1315.81畝。

資源


天麻靈芝菌迷迭香等中藥材和茶葉等經濟作物優勢種植,牧草地5273.7畝,林地98377.8畝,其中灌木林地38196.2畝,有林地53603.2畝,未利用土地46016.7畝。鄉內有7.8公里長的鳳囀河漂流和省級保護文物遇仙橋,少見的天然猿猴場及國家劍江風景名勝區——鳳囀河景區,萬畝森林和星光溶洞群。煤儲量初探810萬噸,黃山水庫容量達100萬立方米。小城鎮規模1.2公里,鄉政府所在地有4500平方米集貿市場,吸引周邊群眾趕集交易,商品市場活躍。2005年獲貴州省政府批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布依“掃寨”風俗,其上刀上、下火海和求吉祥、保平安活動吸引著眾多國內外遊客。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確立“農業穩鄉,城鎮強鄉、旅遊興鄉、產業富鄉、環境美鄉”的五種發展格局,採取“一會兩制抓班子、兩學三干帶隊伍、四業五品謀發展、四創五重促和諧”的四大做法,創建良好的農村人居環境,為實現沙寨鄉跨越式發展而努力奮鬥。

經濟發展


著力打造經濟三張牌,具體為四條主線,三大產業。即:
立足區域、辣椒、板栗、茶葉、旅遊五大優勢,樹立“大農業、大服務”觀念,打造“區域、特色、旅遊”三張經濟牌,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四條主線、三條產業”,即:一是鳳囀片區以旅遊、種草養畜、勞務輸出為主線;二是白頭片區以中草藥種植為主線;三是新蒙片區以高產糧區、畜牧養殖為主線;四是沙寨新和片區以庭院立體農業經濟、肉牛養殖、商業運輸為主線。通過農業綜合扶貧開發逐步發展壯大旅遊業、特色農業、畜牧產業、茶葉產業。走“以辣寨栗園、迷迭香、茶葉基地進行產業化經營為龍頭,以旅遊服務業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小城鎮建設為載體”的經濟發展路子。

四大做法


(一)一會兩制抓班子。一會指鄉黨政聯席會,兩制是指黨委委員負責制和工作績效考核制。
(二)兩學三干帶隊伍。兩學指學業務、學政策法規,三干指干實事解民難,干好事帶民富,干成事體民意。
(三)四業五品謀發展。四業指辣椒、畜牧、茶葉、旅遊四大產業,主攻方向茶葉、旅遊產業;五品指辣椒製品,牲畜製品、板栗製品、茶葉製品、布依手工製品。
旅遊方面著重建設自然和人文景觀採風園區、情侶漂游度假園區、民風民俗展示園區、特色農業觀光園區、商貿園區,休閑娛樂園區等六大旅遊功能區,提高旅遊資源的附加值,增強辣椒製品,牲畜製品、板栗製品、茶葉製品、布依手工製品等五種旅遊產品的吸引力,真正讓遊客在景區吃得有味、住得舒適、行得方便、游得輕鬆、購得滿意、娛得開心。
(四)四創五重促和諧。
四創指實現四大目標:創建萬畝辣椒板栗園之鄉,創建全國迷迭香種植基地,創建省級旅遊文化之鄉,力爭把沙寨更名為鳳囀河鎮,五重指五大重點工作即著重在黨建、綜治、計生、財政、旅遊等方面下功夫。
具體採取6條具體措施,即:黨建方面突出抓委員負責制和鄉村組隊伍建設;綜治方面突出抓安全穩定工作;計生方面突出抓指標任務完成和優質服務工作;財稅方面突出發展加工業、種養業,著重扶貧開發與勞務經濟工作;村鎮建設方面突出打造布依風情一條街和生態文明小康村;旅遊方面突出打造情侶漂和文化產業開發工作。

參考資料


http://www.dymjc.com/typenews.asp?id=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