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倫旭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胸心外科主任

劉倫旭,男,1966年生,中共黨員,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胸心外科主任。

擅長肺、氣管、縱隔疾病的外科治療,特別是胸腔鏡、縱隔鏡及小切口微創性胸外科手術,肺癌、縱隔腫瘤擴大切除(上腔靜脈置換,部分左心房切除,隆突切除成形,支氣管肺動脈袖式切除成形、氣管腫瘤切除)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89年,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醫學院,畢業后留校工作。
劉倫旭工作照
劉倫旭工作照
1992年至1997年,在華西醫科大學醫學院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9年,畢業后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工作。
劉倫旭教授出席活動
劉倫旭教授出席活動
2001年,晉陞為副主任醫師。
2002年,遴選為碩士生導師。
2006年,晉陞為主任醫師。
曾兩次至澳大利亞學習微創技術及肺移植。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胸心外科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主要研究,肺癌應用基礎與臨床綜合治療研究;胸外科微創手術及應用基礎研究;臨床肺移植研究。
擅長肺、氣管、縱隔疾病的外科治療,特別是胸腔鏡、縱隔鏡及小切口微創性胸外科手術,肺癌、縱隔腫瘤擴大切除(上腔靜脈置換,部分左心房切除,隆突切除成形,支氣管肺動脈袖式切除成形、氣管腫瘤切除)。在國內率先開展完全胸腔鏡肺癌根治術,在國際上首先提出並命名了“單向式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使手術難度大的完全胸腔鏡微創肺癌切除術變得簡化易行,並在全國推廣應用;開展了技術要求很高的完全腔鏡支氣管袖式切除成形肺癌切除術。在西南地區首先獨立開展了肺移植手術。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省級和國際合作(CMB)項目6項。

論文著作

署名發表論文100餘篇,參編著作6部。

獲得榮譽


1997年,獲蘭天鶴生化和分子生物學優秀博士研究生獎。
1999 年,獲中國肺癌研究巡迴獎。
劉倫旭演講
劉倫旭演講
2002年,獲度華西醫院雙學一優先進個人。
2003-2004年度,獲華西-禮來優秀管理和帶教師資教育獎學金二等獎。
2005年,獲得度四川大學青年骨幹教師。
2007年,獲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肺癌發生髮展和侵襲轉移的基礎和臨床應用研究》排名第四)。
2011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單向式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的創立及其在肺癌診治中的應用研究》)。
2012年度,榮獲“中國名醫百強榜”普通胸外科上榜名醫。

社會活動


擔任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常務副主委;衛生部全國腫瘤規範化診療專家委員會肺癌專家;衛生部臨床路徑技術審核專家委員會胸外科專家;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胸腔鏡外科學組委員;四川省胸腔鏡外科學組組長;四川省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四川工作部主任;四川省抗癌協會理事;國際華人胸外科學會理事;亞洲胸腔鏡肺葉切除俱樂部委員;西南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專家;四川省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四川省衛生廳學術技術帶頭人;《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副主編;《Thoracic Cancer》 編委 (SCI 收錄);《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編委;《華西醫學》編委;《中國微創外科雜誌》編委;《中國肺癌雜誌》編委;四川省醫學會胸心外科專委會主任委員。

人物評價


四川日報評:劉倫旭創造的“單向式胸腔鏡肺葉切除術”,認為該成果對中國胸腔鏡肺癌外科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會長王天佑:“這是近年來我國少有的創新技術,是新世紀微創胸外科的重要進展。”
哈佛大學醫學院微創胸外主任史文生先生:沒想到中國人能把胸腔鏡手術做得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