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結果 展開
- 2018年劉以豪、陳意涵主演的電影
- 2009年權相佑、李寶英主演的電影
- 秦博演唱歌曲
- 2020年謝沛如執導的電視劇
- 朱習愛演唱歌曲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2018年劉以豪、陳意涵主演的電影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由林孝謙執導,劉以豪、陳意涵、張書豪、陳庭妮、吳映潔、禾浩辰主演的愛情電影。
徠該片講述了唱片製作人張哲凱因重病而深怕自己不久人世,因此他決定為自己喜愛的人宋媛媛找個可以託付終身的男人的故事。
該片於2018年11月30日在中國台灣上映,2019年3月1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劇照
角色 | 演員 |
張哲凱 | 劉以豪 |
宋媛媛 | 陳意涵 |
楊佑賢 | 張書豪 |
Cindy | 陳庭妮 |
Bonny | 吳映潔 |
張哲凱(少年時期) | 石知田 |
宋媛媛(少年時期) | 姚愛寧 |
阿邦 | 禾浩辰 |
吉哥 | 游大慶 |
Yang Yu-Hsien | Sue-hau Chang |
Bonnie | Emma Wu |
Amanda | Blaire Chang |
Maggie | Heaven Hai |
張哲凱母親 | 黃采儀 |
A-Lin | 黃麗玲 |
製作人 | Rita Chuang 、Will Qiu 、Cora Yim |
導演 | 林孝謙 |
副導演(助理) | Chuan-Hui Liu |
編劇 | 呂安弦、林孝謙 |
攝影 | Gary Cheng、關本良 |
配樂 | Chien-Chi Chen、Annie Lo |
剪輯 | Yi-Ning Chiang |
藝術指導 | Kuo-Chen Yao |
視覺特效 | On-Location Reporters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張哲凱
演員劉以豪
配音劉以豪
唱片製作人。因父親罹患遺傳疾病而被母親拋棄。他深愛著宋媛媛,擔心自己隨時會發病,始終沒有跨出友誼的界線對媛媛展露愛意。隨著哲凱的病情加重,他暗自決定用剩餘的生命,為媛媛找個可以託付一生的好男人。
宋媛媛
演員陳意涵
配音陳意涵
王牌作詞人。她與張哲凱因為有著相似的坎坷身世而從小相依為命。他們同居不交往,是朋友、是親人,也更像是命中注定的另一半。張哲凱雖然喜歡她,卻始終沒有對媛媛展露愛意。
楊佑賢
演員張書豪
配音張書豪
楊佑賢,牙醫,事業有成、溫柔體貼的他成為了照顧宋媛媛的最佳人選。二人按部就班發展著關係。一切看似都在哲凱的計劃下進行,但卻發生著更悲慘的故事。
Cindy
演員陳庭妮
配音陳庭妮
攝影師,牙醫楊佑賢前女友,得知張哲凱計劃並了解他的堅持後主動和楊佑賢提出分手,以成全張哲凱的感情。
Bonnie
演員吳映潔
配音吳映潔
小貓女,歌手,和張哲凱、宋媛媛在新專輯上有合作,與宋媛媛不打不相識。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來源
歌名 | 歌手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劇照 |
有一種悲傷 | 黃麗玲 |
• 該片中陳意涵有大量哭戲,平均每場哭戲她都需要哭18次來配合鏡頭拍攝。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劇照
• 陳意涵在隧道裡邊奔跑邊撕心裂肺哭喊的戲,足足拍了5遍,腳踝扭傷依然敬業地奮力狂奔。
• 為貼近角色,劉以豪將自己封閉一個月,留鬍子、留長發。為了哭出絕望的表情,甚至凌晨兩點主動提出反覆拍攝。
前期宣傳
2019年2月21日,發布“唯一的吻”版先導海報。2月28日,發布“命中注定”版預告和“眼淚的重量”版海報。3月4日,發布電影主題曲《有一種悲傷》。3月8日,發布導演特輯。3月11日,電影在北京舉行首映。
票房信息
2019年3月14日,該片的首日票房為1900萬元。3月15日,取得4552萬的單日票房。3月22日,該片的單日票房為5470萬元,累計票房6.81億元。
上映時間 | 上映地區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劇照 |
2018年11月30日 | 台灣 | |
2019年3月14日 | 中國內地 | |
2020年4月3日 | 日本 |
製作公司 | 好好看文創 mm2滿滿額娛樂有限公司 |
發行公司 | mm2滿滿額娛樂有限公司 |
時間 | 獎項名稱 | 所獲獎項 | 獲獎者 | 結果 |
2020 | 第11屆金掃帚獎 | 最令人失望影片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 提名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保留韓國版核心故事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華語世界的元素,對內地觀眾來說又增加了一層親切感。該片有足夠的話題性。一個“哭”字就足以讓影片快速找到目標受眾。(時光網評)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劇照
該片賺足了觀眾的眼淚。電影過於注重情緒的渲染和煽動,從而忽視了整個故事在邏輯層面和內涵深度上的構建。男女主真摯的感情似乎也戳中了少男少女的心,但情感底牌之下,可夠沉澱的東西太少,令人詬病。這部主打“虐戀情深”的電影,雖然擊中了都市年輕人的內心世界,但過分推崇的情感煽動,無疑讓故事在邏輯和思想深度上都落了下風,失去了回味的空間。(《瀟湘晨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