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五合鄉的結果 展開

五合鄉

四川簡陽市的鄉

五合鄉地處簡陽市城東38公里,東與樂至縣大佛鎮接壤,南與雲龍鎮相連,西與金馬鎮相接,北連金堂縣土橋鎮;全鄉幅員面積25.7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87個社、4447戶、總人口1529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88人;全鄉總耕地面積17407畝(其中水田4164畝)。

2019年12月,成都市人民政府決定:撤銷五合鄉。

歷史沿革


五合鄉幅員面積25.7平方公里,轄簡樂、新樂、龍潭、護民、紅旗、三包、樂安、伍家、石佛、天泉、施家、青峰、時新13個行政村、87個社、4447戶、總人口1529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88人。
簡陽市轄鄉。1951年置和平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塔子灣公社,1984年設塔子灣鄉,1986年更名五合鄉,1995年復置鄉至今。

經濟


2004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2579萬元,農業產生總值14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43元。五合鄉屬淺丘地貌,海拔399.7-581.5米左右,適合多種農作物生產,有小(一)、(二)型水庫各一座,提灌、自流到各村

農業發展

五合鄉屬淺丘地貌,海撥399.7-581.5米左右,適合多種農作物生產。五合鄉總耕地面積17407畝,其中水田4164畝。有小(一)、(二)型水庫各一座,提灌、自流到各村。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甘薯,兼產棉花、油菜子,盛產柑橘。養殖業以生豬、蠶為主。簡(陽)良(安)公路穿境。2004年五合鄉國民生產總值2579萬元,農業產生總值14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43元。

社會


五合鄉受環境制約,經濟發展緩慢,給開展雙擁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近年來,共發放群眾優待金6萬元,軍屬優待金隨農民人均收入的增長而增長;對15名參戰人員全部落實了生活補助費,對無錢治病的人員,通過臨救、優醫、信貸、生產幫扶等有效形式,落實三難經費4.2萬元;1100多名優撫對象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共計報銷9.2萬元;對生活低於保障線的復退軍人,通過重點幫助,落實低保等措施,解決21名特困優撫對象的最低生活;17戶優撫(扶優戶)對象脫貧;對退役回鄉軍人,鄉、村、組解決安置問題,對表現好的優先選拔為鄉、村、組幹部,退伍軍人所佔鄉、村、組幹部比重達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