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型銀屑病

點滴型銀屑病

點滴型銀屑病是尋常型銀屑病的一種,約佔銀屑病患者的2%。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發病前常有咽部鏈球菌感染史。點滴型銀屑病起病急驟,皮疹迅速發展,數天內就可遍及全身,部分患者伴有發熱。皮損為0.3~0.5厘米的紅色丘疹、斑丘疹,呈點滴狀,表面覆蓋少許鱗屑,颳去鱗屑可見點狀出血,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本病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外用藥物和口服藥物。皮損發生在面部、頸部、手部等暴露部位時,損害容貌,影響生活和工作。經過適當的治療可在數周內消退,少數可轉化為慢性病程。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感染科

病因


● 點滴型銀屑病與咽喉部鏈球菌感染有關。

癥狀


● 點滴型銀屑病起病急驟,皮疹發展迅速,數天內就可遍及全身,部分患者伴有發熱。皮損為0.3~0.5厘米的紅色丘疹、斑丘疹,呈點滴狀,表面覆蓋少許鱗屑,颳去鱗屑可見點狀出血,並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

檢查


● 需要做體格檢查、血常規檢查、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組織病理學檢查等來確診。
● 體格檢查
● ● 主要是觀察病變部位的皮損特點,判斷其是否具有點滴型銀屑病的特徵,有利於初步診斷。
● 血常規檢查
● ● 判斷機體是否發生了感染,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
● 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
● ● 判斷機體是否感染有溶血性鏈球菌。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從病變處取下適量的皮損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觀察其發生的病理改變,有利於確診。

診斷


● 主要通過皮損特點、血常規檢查、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組織病理學檢查等來確診。
● 皮損特點:為0.3~0.5厘米的紅色丘疹、斑丘疹,呈點滴狀,表面覆蓋有少許鱗屑,颳去鱗屑可見點狀出血,伴有不同程度的癢感。
● 血常規檢查結果: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
● 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陽性。
● 組織病理學檢查顯示:角化過度、角化不全、棘層肥厚、真皮乳頭血管擴張、內皮細胞腫脹和血管周圍炎細胞浸潤。

鑒別診斷


● 玫瑰糠疹、慢性濕疹、二期梅毒、盤狀紅斑狼瘡、副銀屑病等與點滴型銀屑病的皮損特點相似,有時不容易區分。如果你發現皮膚上出現紅色丘疹、斑丘疹等異常改變,一定不要自行用藥,應該儘快到醫院就診,醫生可以通過體格檢查、血常規檢查、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組織病理學檢查等為你診斷,並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治療


● 本病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外用藥物和口服藥物。
● 外用藥物
● ● 可選用糖皮質激素、維A酸軟膏、維生素D衍生物、鈣調神經磷酸酶抑製劑、凡士林等,也可用煤焦油洗劑、中藥等洗浴,具有抑菌、消炎、去除鱗屑的作用。
● 口服藥物
● ● 針對病因口服抗生素藥物。
● 其他療法
● ● 如果出現反覆發作的扁桃體炎,可以手術切除扁桃體。
● ● 特殊情況下,還可以使用光化學療法和紫外線療法,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危害


● 影響生活
● ● 皮損發生在面部、頸部、手部等暴露部位時,會影響美觀,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久而久之,還容易引起煩躁、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 引起其他併發症
● ● 成人點滴型銀屑病可轉為慢性。

預后


● 經過治療可在數周內消退,少數可轉化為慢性病程。

預防


● 預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場合活動。
● 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
●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衣物清潔。
● 飲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