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音樂
影視音樂
影視音樂是指為影視作品而存在的音樂。它不是純音樂,又不等於依附於影視的音樂。影視音樂的構成主要包括主題音樂、背景音樂、敘事性音樂、情緒音樂、節奏氣氛音樂以及時空過渡的連續音樂等等。
當代影視音樂已經由“樂配影視”變為“影視配樂”,或者是二者呈現“并行關係”。
第一,不再是一種依賴和寄生的關係。用著名電影作曲家北京電影學院王黎光先生的話講,“音樂讓電影飛翔。”換句話講,音樂不再處於一種附加的地位。
第二,著名影視音樂作曲家趙季平也是一位將“樂配影視”提升到“影視配樂”的偉大作曲家。如最為代表性的《紅高粱》在抬花轎時候的節奏和步法就是根據音樂的節奏來踩點的。
第三,當代我們對於影視的回憶不在僅僅是依靠影像,而更多的是聲音。這就是音樂所獨有的魅力。為什麼?因為音樂不僅僅是時間的藝術,同時也是空間的藝術,是那種可以將我們帶回那種回味淡淡憂傷的感情時代的東西。所以音樂是偉大的,古人講“唯音不可作偽”就是這個道理,孔老夫子也講,“移風易俗莫善於樂”也是這個道理。所以,影視音樂不等於依附於影視的音樂。它與影視共同構建完美的藝術作品。
影視音樂的片段性,不連續性和非獨立性特徵就成為它區別於其他音樂的重要標誌。
影視作品中的音樂,一部分是參與故事情節的有聲源音樂,在畫面中可以找到發聲體,或與故事的敘述內容相吻合;另一部分是非參與故事情節的無聲源音樂,主要起渲染情緒,突出主題,刻畫人物的作用。
在影視作品中,影視音樂不是自成系統、獨立存在的,而是作為一個組成元素,為影片主題、人物、情節的塑造和發展服務的。因此, 影視音樂不能以自旁邏樣的完整演繹, 複雜的配琴和強烈的音響去與畫面爭奪硯眾, 而應不引人注目然而強有力的方式支持畫面,正如美國電影理論家林格倫所說“最好的電影音樂是聽不見的。”
好的電影音樂能使原本平實的電影回味深長,熠熠生輝。好的電影音樂更要符合觀眾的心理,使他們產生共鳴,能夠完全融入電影情節中去。
電影, 有了音樂的進入才使其作為視聽藝術更加豐滿, 具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電影音樂的創作分類
可以分為原創音樂和非原創音樂,這是根據影片中音樂創作的方式來劃分。由作曲家為影視作品中的某些片段專門創作的音樂我們稱之為原創音樂,由影視創作者從既存的音樂素材中所編的音樂資料我們稱之為非原創音樂。
影視音樂根據音樂介入影視作品的方式來說分為有源音樂和無源音樂,有源音樂是指畫面內出現聲源,無源音樂是指畫面內沒有聲源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