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壓病

減壓病

減壓病是由於高壓環境作業后減壓不當,體內原已溶解的氣體(氮或其他惰性氣體)超過了過飽和界限,在血管內外及組織中形成氣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在減壓后短時間內或減壓過程中發病者為急性減壓病。主要發生於股骨、肱骨和脛骨,緩慢演變的缺血性骨或骨關節損害為減壓性骨壞死。減壓病常見於飛行員和潛水員等人群。臨床表現為頭痛、皮膚瘙癢、骨骼疼痛、呼吸困難等。治療主要採取加壓治療,輔以血液擴容劑等藥物治療。可累及血液循環、呼吸、運動、神經等多系統,導致截癱、尿失禁、肺栓塞、視力減退等。急性者可危及生命。急性減壓病如能在2小時內進行正確的加壓治療,治癒率可達98%~100%。一旦形成慢性減壓病,預后不良。

就診科室


● 普通內科、呼吸內科

病因


● 潛水作業、沉箱作業、特殊的高空飛行等,如未遵守減壓規定,可出現氮氣泡壓迫或血管栓塞癥狀,致減壓病。
● 當人體由高氣壓環境逐步轉向正常氣壓時,體內多餘的氮便由組織中釋放而進入血液,並經肺泡逐漸緩慢地排出體外,無不良後果。
● 當減壓過速,超過外界總氣壓過多時,就無法繼續維持溶解狀態,於是在幾秒至幾分鐘內以氣泡形式聚積於組織和血液中;減壓越快,產生氣泡速度越快,聚積量也越多。氮可長期以氣泡狀態存在,造成多系統的損害。

癥狀


● 有潛水作業、沉箱作業、高空飛行史的人出現下列癥狀:
● 疼痛,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但多見於四肢及大關節。
● 皮膚出現瘙癢,伴灼熱感、蟻爬感、出汗等。
● 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可見疲乏、嗜睡、頭痛、頭暈、共濟失調、聽力喪失、昏迷、截癱、運動障礙等。
● 呼吸困難、咳嗽、胸痛、心絞痛等。

需要做哪些檢查確診減壓病


● 多普勒氣泡檢測儀:能在癥狀未發生前,就及時在心前區大血管內發現流動氣泡,稱為“超聲監視”。
● 磁共振成像檢查:可見到脊髓損害的部位。
● X線檢查:可對減壓性骨壞死進行常規診斷,根據骨骼X線改變分為三期。
● ⁹⁹m鍀閃爍骨掃描顯像或γ照相攝影:可較早發現一些在X線片上未能查到的病灶,但不能顯示囊變與鈣化病灶。

診斷


● 有潛水作業、沉箱作業、特殊的高空飛行史,且未遵守減壓規定,並出現氮氣泡壓迫或血管栓塞癥狀和體征者,均應考慮為減壓病。
● 我國將急性減壓病分為輕、中、重三級:
● ● 輕度:表現為皮膚癥狀,如瘙癢、丘疹、大理石樣斑紋、皮下出血、浮腫等。
● ● 中度:主要發生於四肢大關節及其附近的肌肉關節痛。
● ● 重度:凡出現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障礙之一者。
● 診斷性治療:對於癥狀不典型而難以判斷的病例可進行鑒別性加壓治療。治療壓力原則上應不低於發病前高壓停留的壓力。加壓治療后癥狀明顯改善者可確診為減壓病。

鑒別診斷


● 本病疼痛癥狀須與一般外傷和炎症相鑒別。還要與其他潛水疾病如肺氣壓傷、急性缺氧、氧中毒及氮麻醉等進行鑒別。
● 潛水作業、沉箱作業、特殊的高空飛行后出現頭痛、皮膚瘙癢、骨骼疼痛、呼吸困難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病史、癥狀、輔助檢查等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加壓治療:及時送入高壓艙中加壓治療。加壓治療使部分慢性減壓病患者癥狀明顯減輕。加壓治療愈早愈好,以免時間過久導致組織嚴重損害而產生持久的後遺症。
● 藥物治療:藥物作為輔助療法,一般應在減壓病例剛發病時立即給葯。常用藥物有血液擴容劑如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漿和生理鹽水等。
● 其他治療:如有肌肉關節痛,在再加壓后,可進行全身熱水浴,並可進行按摩及理療等。有氣急者,除再加壓外,須保持安靜,適量吸氧等。

危害


● 可累及血液循環、呼吸、運動、神經等多系統,導致截癱、尿失禁、肺栓塞、視力減退等。急性者可危及生命。
● 可併發骨壞死,由於減壓時會產生多量氣泡,直接壓迫骨骼內的血管;骨骼營養血管內也有氣栓與血栓,容易造成局部梗塞,最終緩慢地引起無菌性的缺血性骨壞死。

預后


● 急性減壓病如能在2小時內進行正確的加壓治療,治癒率可達98%~100%。一旦形成慢性減壓病,預后不良。

預防


● 對潛水員尤其新潛水員要進行醫學防治知識教育,使潛水員了解減壓病的發病原因及預防方法。
●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建立合理生活制度。工作前應充分休息防止過度疲勞,不飲酒和少飲水。工作時應預防受寒和受潮,工作后應立即脫下潮濕的工作服。飲熱茶,洗熱水浴,在溫暖的室內休息半小時以上,以促進血液循環使體內多餘的氮加速排出。
● 每日應保證高熱量、高蛋白、中等脂肪飲食,並適當增加各種維生素。
● 進行潛水員就業前,定期及下潛前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