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菩薩

出菩薩

安徽省和江蘇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出菩薩。出菩薩又名廟會、降福會,每年的農曆二月初八、八月24日及春節期間舉行。由人裝扮的張巡及手下部將出巡全鎮,降福於民,以此祈福來年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降福會已被安徽省列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簡介


民俗 出菩薩
民俗 出菩薩
安徽省和江蘇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出菩薩。出菩薩又名廟會,降福殿每年的農曆2月初八和八月24日,很早以前是農曆七月24日,但在同一天江蘇高淳東壩也有相同的廟會,所以當地廣為流傳這樣一句古話:“趕了定埠,塔了東壩(定埠話,意思是:你去定埠趕廟會,東壩就去不成了)”為了讓大家分享這一隆重的風俗,因而由7月24日更改為8月24日。也並無確切日期、因為 江蘇和安徽的交界處,幾乎每個村都有類似的活動。日期也是全然不同的。卻是存在說同一天兩個地方或者兩個以上的地方進行此類活動。
高淳處於安徽與江蘇的交界地帶、也沿襲了這一傳統,高淳的農村廟會出菩薩主要以祠山大帝為多數。

由來


定埠出菩薩,據說是為了紀念安史之亂時的東平王的張巡,並為其建了寺廟——降福廟,舊址:在定埠新街了入口,我還零星的記得由於受文革破壞的一些畫著美麗畫像的斷壁,現址:定埠中學附近。這一隆重的活動,總共有24位將軍(菩薩)出現,每節菩薩配有一套鑼鈷隊,人數近百人,活動開始的前幾天,由各村有名望的人家提前將各個菩薩接回家朝拜,以保一方平安,開始的當天,首先有報馬官報信,各節菩薩依次出現,期間還有小女孩裝扮的跳花藍,花藍在小女子肩上晃悠悠,美麗極了,有虔誠老年人裝扮囚犯,有小馬燈等,總參加人數有兩三千人,沿著觀看人數有幾萬人,熱鬧非凡。而高淳的降福殿在青山童家(老降福殿)、以及東壩都有,2007年春節童家老降福殿出菩薩是我見過的一次,也是幾十年來老降福殿的第一次,與上述情景相同。
高淳像此的大類的活動一般幾年才會有一次,而比較小型的出菩薩活動幾乎每個村一年一度。
由於政府嚴厲打擊此類勞民傷財的活動,風聲比以前小了很多,但任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