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河漢的結果 展開

河漢

詞語

河漢,漢語詞語,意思是銀河;比喻浮誇而不可信的空話,不相信或忽視某人的話。

引證解釋


⒈黃河漢稱。
《庄·齊論》:“王倪曰:‘矣!澤焚熱,河漢沍寒。’”
南朝·梁·江淹《黜吳興令辭箋詣建王》:“濯河漢流,曝秋陽景。”
⒉指銀河。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南朝·梁·沉約《夜夜曲》之一:“河漢縱且橫,北斗橫復直。”
《秦併六國平話》卷上:“只見星沉河漢,日出扶桑。”
清·陳夢雷《明月何皎皎》詩:“河漢已西逝,北斗忽低昂。”
⒊比喻博大精深的事物。
漢·王充《論衡·案書》:“漢作書者多,司馬子長、揚子云,河漢也,其餘涇渭也。”
南朝·梁·劉孝標《辨命論》:“夫聖人之言,顯而晦,微而婉,幽遠而難聞,河漢而不測。”
⒋后因以“河漢”比喻言論誇誕迂闊、不切實際。轉指不相信或忽視(某人的話)。
《莊子·逍遙遊》:“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
成玄英·疏:“猶如上天河漢,迢遞清高,尋其源流,略無窮極也。”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公云:‘賢聖去人,其間亦邇。’子姪未之許。公嘆曰:‘若郗超聞此語,必不至河漢。’”
唐·劉知幾《史通·申左》:“當秦漢之世,《左氏》未行,遂使五經、雜史、百家諸子,其言河漢,無所遵憑。”
清·趙翼《甌北詩話·陸放翁詩》:“試平心以兩家詩比較,當不河漢其言矣。”
清·王韜《中國自有常尊》:“勢無陂而不平,道無往而不復,觀諸上古之跡,驗諸近今之事,當不河漢乎斯言。”
陳以益《男尊女卑與賢母良妻》:“然今日本固儼然世界一等國也,讀者能勿河漢余言乎?”
魯迅《熱風·兒歌的‘反動’》:“胡先生夙擅改削,當不以鄙言為河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