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炎

涎腺炎

涎腺炎是指一個或多個唾液腺出現急性或慢性炎症的疾病。涎腺炎多發生於腮腺和頜下腺。涎腺炎是由免疫力下降、細菌或病毒感染、口腔衛生不良、涎腺鄰近組織炎症、腺體導管有結石、異物堵塞等多種因素導致的。涎腺炎的癥狀有腺體腫大、脹痛,導管口充血、腫脹,有異常分泌物排出等。涎腺炎主要依靠藥物治療、引流治療、手術治療。若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涎腺炎的預后與多種因素有關。總的來說,早期、規範的治療,有利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就診科室


● 口腔頜面外科或口腔科

病因


● 涎腺炎是由免疫力下降、細菌或病毒感染、口腔衛生不良、涎腺鄰近組織炎症、涎腺手術、腺體導管有結石、異物等多種因素導致的。

癥狀


急性涎腺炎

● 高熱、寒戰、呼吸、脈搏加快、全身不適。
● 面部皮膚髮紅、皮溫增高。
● 腺體腫大、腫脹或持續性疼痛。
● 張口受限。
● 口內腺體導管口紅腫,分泌減少,按壓有黃色膿性分泌物溢出。

慢性涎腺炎

● 腺體反覆腫脹、不適。
● 擠壓腺體可見導管口有膿液或膠凍狀液體溢出。
● 周期性發作、患者年齡小、發作次數多。

檢查


● 懷疑患有涎腺炎時,需要做血常規、涎腺碘油造影X線檢查、B超檢查等。
● 血常規
● ● 檢查機體有無感染。
● 涎腺碘油造影X線檢查
● ● 用於檢查病變的大小、範圍及性質等,對本病的診斷有重要價值。
● B超檢查
● ● 對於不宜造影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可做B超檢查確定炎症範圍及膿腫發生程度。

診斷


● 醫生診斷涎腺炎,主要依靠病史、臨床表現、輔助檢查。
● 病史
● ● 有急性涎腺腫脹疼痛或間歇腫脹史、涎腺鄰近組織炎症、腹部大手術等病史。
● 臨床表現
● ● 腺體腫大、脹痛,導管口充血、腫脹,有膿液或膠凍樣液排出等。
● 涎腺碘油造影X線檢查
● ● 慢性炎症可見導管臘腸樣破壞及腺泡呈雪花狀或棉絮狀破壞。
● 實驗室檢查
● ● 血白細胞計數常升高。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出現腺體腫大、脹痛等癥狀,容易與涎腺炎混淆。這些疾病有淋巴結炎、腮腺淋巴結核、舍格倫氏綜合症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病史、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診斷。

治療


● 涎腺炎主要依靠藥物治療、引流治療、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 有感染者可選擇抗菌藥物治療。
● 發熱的患者可給予解熱鎮痛葯治療。

引流治療

● 一旦確診為涎腺炎,需儘快採取引流治療。包括導管內堵塞結石、異物的清除使瀦留唾液和膿液排出,深部膿腫需切開引流。

手術治療

● 病情嚴重時,需手術擴張導管,必要時需採取手術切除腺體。

危害


● 若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導致腺體供能萎縮、感染擴散病情加重。

預后


● 涎腺炎的預后與多種因素有關。總的來說,早期、規範的治療,有利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預防


● 提升自身免疫力,積極應對影響涎腺功能的全身疾病和手術,避免脫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
● 有傷口的病人,應保持患處清潔乾燥,按時到醫院換藥,避免損傷和阻塞唾液腺導管。
● 保持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良好生活習慣。
● 有腮腺炎的病人應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