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展

潘公展

潘公展(1894—1975),原名有猷,字干卿,號公展,吳興(今湖州)人。曾任中國公學校長、《晨報》社長、《申報》董事長等。著有《羅素的哲學問題》等。

潘公展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曾參加南社為社員。民國8年(1919年)五四運動中參加全國學生聯合會,主編該會會報,還先後擔任《時事新報》副刊《學燈》和《民國日報》副刊《覺悟》的特約撰稿人。民國10年(1921年)入上海《商報》任電訊編輯,後任編輯主任。民國15年(1926年)為《申報》要聞編輯。在此前後,兼任上海大學、國民大學、南方大學教授。民國16年(1927年)初,由陳果夫推薦去南昌見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歷任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常務委員,上海市農工商局長、社會局長、教育局長。民國21年(1932年)4月在滬創辦《晨報》,任社長。民國24年(1935年)11月,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委員。抗日戰爭期間,歷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新聞檢查處長、中央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並在中央訓練團、政治大學新聞系兼任教授。民國31年(1942年)后,任國民黨中央常委。抗日戰爭勝利后,擔任《申報》董事長,《商報》副董事長,上海參議會議長等。1949年離滬去香港創辦國際編譯社,旋赴加拿大。1950年5月抵美定居,初入《紐約新報》主持筆政,1951年5月與友人合辦《華美日報》。1975年6月23日在紐約逝世后,陶百川將其論文編為《潘公展先生言論選集》出版。

人物生平


在校期間

潘公展曾先後兼任《時事新報》“學燈”副刊和《國民日報》“覺悟”副刊的特約撰稿,並經人介紹參加南社。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上海積極響應,公展被推舉為學生代表,參加了學生聯合會的活動,並任該會會報主編。同年夏畢業后,在上海私立市北中學執教,兼教務主任。次年參加籌辦《商報》,並任《商報》電訊編輯,撰寫每日時評和每周大事述評,文名漸著。1927年1月,加入中國國民黨,任《申報》總編輯。同年4月,蔣介石公開背叛革命,在上海設立政治分會,公展任分會委員。7月,任上海特別市政府農工商(后改為社會局)局長。后成為“CC”系的主要骨幹。
潘公展
潘公展
1932年8月,潘公展任上海市教育局長兼社會局長。自1928年2月起,一直擔任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執行委員,並出席了國民黨第三、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大會主席團成員之一。1935年11月,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在此期間,還在上海創辦《晨報》,自任社長,鼓吹“本位救國論”,企圖誘導學生、工人潛離抗日救亡活動。此外,還辦過《晨報晚刊》(后改名《新夜報》)、《兒童晨報》、《兒童畫報》。
1934年3月,國民黨統治集團標榜“以三民主義建設新中國的文化”,設立“中國文化建設協會”,蔣介石為名譽會長,潘公展為常務理事兼書記長。公展隨即在上海設分會,力圖控制、扼殺革命文化事業。不久,出任上海特別市教育局長。任間曾下令阻止學生的抗日救亡運動。
1936年底“西安事變”后,潘公展仍頑固堅持國民黨獨裁、專制的反動立場,誣衊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是有糖衣的毒藥”,在《中央日報》上連續發表題為《統一與和平》的長文,為蔣介石製造內戰進行論辯,重彈“攘外必先安內”的老調。

抗戰期間

抗日戰爭時期,潘公展先後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事室參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在漢口開辦的“獨立出版社”經理、湖南省政府秘書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兼《中央日報》總主筆。嗣後又兼軍事委員會戰時新聞檢查局副局長、中央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央政治學校新聞專修班主任。1942年11月,在國民黨五屆十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后改任中央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專行扼殺言論出版自由、破壞進步文化事業之職權。
整個抗戰期間,潘公展一直指揮各種宣傳工具,打著“國家至上”、“民族至上”和“建設三民主義”的旗號,竭力為蔣介石獨裁統治及其“消極抗日、積極反共”製造輿論。1938年,還寫了題為《領袖、政府、主義》的小冊子,宣傳“一個主義、一個領袖、一個國家”及“一黨專政”。皖南事變后不準《新華日報》報道事件真相,指揮國民黨報刊反誣新四軍“違反軍紀”、“破壞統一”,為蔣介石殘殺抗日革命軍隊開脫罪責,深得蔣的信任。在1945年5月召開的國民黨六屆一中全會上,再次被選為中央常務委員,並任中央宣傳委員會主任委員。

抗戰勝利后

抗戰勝利后,潘公展先後任《申報》館董事長兼社長、上海文化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第一屆參議會議長等職。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去香港開辦國際編輯社。年底去加拿大。次年5月又轉赴美國,初在《紐約新報》撰稿,1951年5月獨自辦了《華美日報》,歷時20餘年,經常寫文章為蔣介石的“反共復國”獻計獻策。1975年6月23日,病逝於美國。著有《中國學生救國運動史》、《屬性教育》、《羅素的哲學問題》、《日本必亡論》、《陳英士先生傳》,另有《潘公展先生言論集》。

社會事件


曹禺舌戰潘公展
起因:
《蛻變》是著名劇作家曹禺在抗戰期間寫的一個劇本,揭露抗戰中大後方的種種黑暗醜惡的現實,鞭撻那些腐朽和動搖分子。在中國萬歲劇團演出該話劇時,接到當局命令,說是蔣介石要親自審查。
蔣介石看完演出后,一聲不吭,拂袖而去。侍從官及大員們驚慌地跟了出去。
回到寓所,蔣介石將主管文化宣傳的張道藩召來訓斥了一頓,說這是讚美共產黨的戲,他大發雷霆:“笨蛋,那個女人在揮舞紅旗,你瞎了眼了嗎?!”隨即下達手令,禁演此戲。
當局還指派文化官員潘公展找曹禺談話。在談話中,關於《蛻變》中揭露國民黨統治下生活中的腐朽現象的內容,潘公展隻字不敢提及,表面又裝得十分客氣,慢條斯理地說:
經過:
“萬先生,委員長看過這個戲了,有幾個地方沒有看懂,請你解釋一下。”
“請說吧,潘先生。”曹禺也客客氣氣。
“劇中一再提到的《抗戰必勝》那本書,不知究竟是本什麼書?”
“那是宣傳抗戰的小冊子,抗戰初期到處都有,潘先生想必也不會不知道吧?”曹禺冷冷地回答。
緊接徠著是一場唇槍舌劍的激烈爭論。
“劇中的醫院既然是國家醫院,為什麼不掛委員長的照片?”
“那個醫院不願意掛,我有什麼辦法?”
“那麼,劇中人為什麼要唱《游擊隊之歌》?”
“這是宣傳消滅鬼子的歌,前方、後方大家都在唱,為什麼戲里的青年丁昌就不能唱呢?”
“為什麼戲結尾的時候,讓丁大夫手裡搖紅旗?”潘公展的一雙眼睛死死地盯著曹禺,似乎抓住了什麼救命稻草。
曹禺起初一愣,轉而一想,明白了。他微微一笑說:“潘先生,你又看錯了。丁大夫手搖的不是紅旗,是一塊紅布肚兜。那是戲里小傷員的奶奶出於感激送給丁大夫的。你不知道嗎?北方的肚兜都是用紅布做的。丁大夫歡送李營長等人重上前線,心裡頭高興,總要有點表示,將隨手拿著的紅肚兜揮動了幾下,這又有什麼不可呢?”
“就不能改成別的顏色嗎?”潘公展氣急敗壞地說。
“不能!紅色象徵吉利,何罪之有?”曹禺越說越來氣,又斬釘截鐵地補充了一句,“不能用別的顏色,不能!”。
“萬先生,我勸你還是改一改好。這是委員長的意思。”潘公展理屈詞窮,只好亮出底牌,將最後一句話拖得特別慢而重。
“委員長知道打仗一類的事,寫戲,他未必在行,還是我們內行一點。這樣的事,還是讓我們自己來搞吧!”曹禺嘲諷地回答說。
潘公展張口結舌,怏怏而去。
國民黨審查大員們接著便對劇本強行刪改,強迫演員照此排演,並且要審查排練。演員們在中共南方局黨組織的領導下,進行了巧妙的鬥爭。後來,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當局被迫撤銷禁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