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性痙攣性截癱

遺傳性痙攣性截癱

遺傳性痙攣性截癱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遺傳性痙攣性截癱是一種家族性遺傳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也有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及X連鎖隱性遺傳。遺傳性痙攣性截癱表現為進行性下肢攣縮,伸直時需要較大的力量、內收交叉、呈剪刀狀,走路呈剪刀步態。遺傳性痙攣性截癱目前無法根治,主要以預防為主。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和加強體育鍛煉減少殘疾和預防併發症。由於本病屬於遺傳疾病,所以儘可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選擇性生育。疾病進行性發展可導致截癱,視神經萎縮,肌萎縮,痴獃和皮膚病變。如生育可能遺傳給下一代。

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或內科

病因


● 遺傳性痙攣性截癱是一種家族性遺傳病,由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也有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及X連鎖隱性遺傳。

癥狀


典型表現

● 遺傳性痙攣性截癱,多見於兒童期青春期,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
● 通常有緩慢進行的雙下肢痙攣,走路時有剪刀步態,走路不穩等。

其他表現

● 視力出現異常,肌肉萎縮,痴獃,皮膚出現瘀斑,精神發育遲緩,耳聾等。

檢查


體格檢查

● 雙下肢肌張力增高
● 腱反射亢進
● 膝陣攣,踝陣攣,病理征陽性

誘發電位

● 下肢體感誘發電位顯示后索神經纖維傳導速度減慢。
● 皮質運動誘發電位顯示皮質脊髓束傳導速度顯著下降。相比而言,上肢誘發電位卻是正常的,或僅顯示輕度的傳導速度減慢。

肌電圖檢查

● 可發現部分神經出現傳導異常,但其餘神經傳導速度正常。

磁共振檢查

● 頭顱磁共振一般無異常,但某些病例可表現腦萎縮。
● 頸段或胸段脊髓磁共振可顯示脊髓萎縮。

診斷


● 有家族病史,親屬有人患有遺傳性痙攣性截癱。
● 典型的臨床表現,進行性雙下肢痙攣,走路時有剪刀步態,走路不穩,視力出現異常,肌肉萎縮痴獃,皮膚出現異常改變等情況。
● 誘發電位檢查發現后索神經纖維,皮質脊髓束傳導減慢。

鑒別診斷


● 本病須與頸椎病,多發性硬化、肌萎縮側索硬化。出現進行性雙下肢痙攣,走路時有剪刀步態,走路不穩時,請及時到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體格檢查、誘發電位、肌電圖和磁共振檢查進行診斷,並與下述疾病進行鑒別。
● 頸椎病時,常會出現頸部酸痛,上肢不適,X線,CT多可明確診斷。
● 多發性硬化,由多種致病因素引起,一般以青年女性多見,脊髓CT,磁共振檢查即可明確診斷
● 肌萎縮側索硬化有上肢肌萎縮、肌束震顫、肌電圖示巨大電位改變。

治療


● 目前此種疾病無特異性的治療方案,以預防為主,如有家族病史,要多注意運動,延緩肌肉萎縮。
● 如果已經出現了臨床癥狀,可以服用藥物緩解癥狀,延緩疾病的進展。

危害


● 此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如果孕育下一代會遺傳。
● 如果此病進行性進展,可能會導致截癱。

預后


● 藥物對症治療,並不能根治。只能暫時緩解癥狀,不能阻止疾病進展。

怎樣預防遺傳性痙攣性截癱


● 運動,可以跑步,打太極,練瑜伽,舒展身體,增進下肢肌力,或者對下肢進行按摩,有助於放鬆肌肉。
● 飲食要豐富多樣,以清淡為主,防止便秘的發生。

如何預防遺傳性痙攣性截癱


● 本病屬於遺傳性疾病,暫無有效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