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

水文名詞

洪峰一次洪水或整個汛期水位或流量過程中的最高點。就是洪水的最大流量。如果單位面積的降水量大於水流量,雨水就會一點一點的積累。一旦流域廣,路程長之後,就會形成洪峰。在某種意義上講,洪峰就是一道大波浪。

簡介


長江洪峰
長江洪峰
當流域上發生暴雨或融雪時,在流域各處所形成的地面“徑流,都依其遠近先後匯入河道,當近處的地面徑流匯入 時,河水流量開始增加,水位相應上漲,這就是洪水起漲之”時,隨著遠處的地表徑流陸續流到,河水流量和水位繼續上漲,及至大部分高強度的地表徑流匯人時,河水流量增至最 大值;稱為洪峰流量,其相應的最高水位,稱為洪峰水位。

洪水過程線


洪峰流量和水位逐漸下降,到暴雨停止后的一段時間,河水流量及水位即回落。如在方格紙以時間為橫坐標,以江河的水位或流量為縱坐標,可以繪出從起漲到峰頂到落盡的整個過程曲線,稱為洪水過程線。

漲落


由於洪水的整個 過程兩頭低、中間高,形似山峰,故稱洪峰。 257· 洪水漲落過程因洪水成因不同而異。暴雨型洪水過程線 依流域面積大小不同其形狀各異。小河的面積小、河槽匯流 快、河網的調蓄能力低,因此洪水多為陡漲陡落型。而大河的流域面積大,不同場次的暴雨在不同支流形成的多次洪峰 先後彙集到大河時,各支流的洪水過程往往相互疊加,又由於河網、湖泊、水庫的調蓄,洪峰的次數減少,而歷時則加長,漲落較為平緩。

影響因素


影響洪峰流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質地貌特徵(植被、土壤、水文地質等)、幾何形態特徵(集水面積、河長、比降、河槽斷面形態等)以及降雨特性。地質地貌特徵往往難於定量,在建立經驗公式時,一般採用分區的辦法加以處理。因此,經驗公式的地區性很強。

預報方法


計算洪峰流量的地區經驗公式是根據一個地區各河流的實測洪水和調查洪水資料,找出洪峰流量與流域特徵、降雨特性之間的相互關係,建立起來的關係方程式。這些方程都是根據某一地區實測經驗數據制定的,只適用於該地區,所以稱為地區經驗公式。
經驗公式最早見於19世紀中期,其形式是由洪峰流量與流域面積建立關係。當時由於水文資料十分缺乏,沒有頻率概念。以後,隨著工程建設的開展,各國在建立地區經驗公式方面進行了許多工作,使經驗公式逐漸具備了新的形式和內容。我國水利、交通、鐵道等部門,為了修建水庫、橋樑和涵洞,對小流域設計洪峰流量的經驗公式進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在理論上和計算方法上都有所創新,在實用上已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這類公式受實測資料限制,缺乏大洪水資料的驗證,不易解決外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