蠋蝽

屬半翅目蝽科的動物

成蟲:雌蟲體長11.5-14.5mm,體寬5-7.5mm;雄蟲體長10-13mm,體寬5—6mm。體黃褐或黑褐色,腹面淡黃褐,密布深色細刻點。觸角5節,第三、四節為黑色或部分黑色。頭的中葉與側葉末端子齊。瞬第一節粗壯,只在基部被小頰包圍,一般不緊貼於頭部腹面,可活動;第二節長度幾乎為第三、四節的總長。

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北京、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陝西、甘肅、新疆。

國外分佈

日本、朝鮮。

形態特徵


蠋蝽形態
蠋蝽形態
第一節粗壯,只在基部被小頰包圍,一般不緊貼於頭部腹面,可活動;第二節長度幾乎為第三、四節的總長。前胸背板側緣前端色淡,不成黑帶狀,側角略短,不尖銳,也不上翹。雄蟲抱器三角形。卵圓筒狀,高1—1.2mm,寬0.8—0.9mm。側面中央稍鼓起,上部1/3處及卵蓋上有長短不等的深色突起,組成網狀斑紋。卵蓋周圍有白色纖毛11-17根。初產卵粒為乳白色,漸變米黃色,直至桔紅色。若蟲初孵若蟲為米黃色,複眼赤紅色,10分鐘后,頭、前胸背板和足漸變為黑色。腹部背面黃色,中央有4個大小不等的黑斑,側接線的節縫具赧色斑點,4齡后可明顯看到1對黑色翅芽。其各齡平均體長分別為1.6,2.9,4.2,5.9,9.6mm;體寬為1.3,2.3,2.7,4,6.1mm。

生物學特性


蠋蝽的發生世代因地區不同而異,在吉林省西部地區1年發生1—2代,以成蟲在落葉層下越冬。翌年4月末5月初開始活動,5月下旬越冬成蟲開始產卵,6月中旬老蟲孵化,7月上旬第一代成蟲出現,7月下旬產卵,8月上旬若蟲孵化,8月下旬第二代成蟲出現,至10月上旬開始越冬。常出現世代重疊現象,在7月上、中旬能同時見到越冬成蟲和第一代成蟲。7月上旬以前產下的卵,可發育完成兩代,7月上旬以後產下的卵,只能完成1代。在河北,媽給以成蟲在落葉層、土塊和石塊縫中越冬。次年4月開始活動,11月上旬開始越冬、每年發生2—3代。成蟲喜爬行,不善飛翔,夏季活動於樹林濃陰處捕食各種昆蟲。在溫度為25-30℃,相對濕度70%左右時,成蟲羽化后7-14天開始交尾。一生交尾24次左右,最多達31次。交尾后3—8天開始產卵。卵多產於葉片和技條上,成雙行或多行排列。每卵塊有卵數粒至數十粒不等。每雌一生產卵20次左右,每次產卵20—30粒,平均產卵量為300粒,最多可達570粒。產卵期與產卵量受溫度影響很大,低於18℃,高於40℃均不產卵,35℃時越冬成蟲僅產數十粒卵即死亡。在20-27℃下產卵期可達100天,平均產卵量為465粒。除溫度外,飼料種類也影響產卵量,如用黃粉甲飼養,產卵量僅為以柞蠶蛹飼養的50%左右;而以幼蠶飼養的產卵量更低。在20-27℃下成蟲平均壽命(從越冬后算起)為110天;高溫下壽命顯著縮短,在35℃下僅20天左右。在溫度為25一30℃,相對濕度為70%下卵經7天孵化,孵化率在90%左右。若蟲共5齡。在25℃下若蟲期30天左右,而在30℃下僅21天左右。1齡若蟲有群棲性,2齡后開始分散活動。在食物充足時不喜擴散,而在食物缺少時7天後最遠可擴散10m左右。若蟲的獵物與成蟲基本相同。

繁殖和利用


蠋蝽適應性強,捕食期長,能以多種幼蟲為食,適於人工飼養。但在大量飼養中必須注意疾病的預防,否則將會使飼養遭到失敗。
在10月中旬左右,當蠋蝽進入越冬階段后,從林中採回,放入大玻璃瓶內。在放蟲之前,先在瓶內放入15厘米左右的細而潮濕的沙土,放蟲後上面覆蓋一層綠樹葉,然後再蓋上一層沙土,放入4―6℃的冰箱內,保存4―5個月後,成活率平均可達90%左右。翌年將越冬成蟲從冰箱取出后,需逐步加溫,活動后移入飼養室。飼養時,溫度控制在25―30℃,相對濕度控制在70%左右,保證正常光照,保持空氣新鮮。飼養可用馬燈10×15×15或20×30×30厘米的養蟲籠。養蟲籠或馬燈罩內,要設有插樹枝的水,以保持樹葉新鮮。在此條件下,喂柞蠶蛹45天即可繁殖一代,平均產卵量300粒左右。在飼養室內能連續飼養,並無滯育現象。飼養過程中,一定要將成蟲、各齡若蟲和卵分開管理,否則殘殺嚴重,同時一定要及時消除死蟲和糞便等。對於養蟲器具,要經常刷洗,並定期消毒,嚴格禁止喂腐爛蠶蛹。否則,將會引起疾病,造成大量死亡。
蠋蝽不但能捕食馬尾松毛蟲幼蟲,而且能捕食成蟲、卵和蛹,是馬尾松毛蟲的終生天敵。安徽省林科所在野外放蠋蝽防治第二代馬尾松毛蟲,7天後松毛蟲蟲口下降率為23-32%。蠍蝽除捕食馬尾松毛蟲外,還可捕食松蚜、葉甲、山楂粉蝶、揚錘角葉蜂,黃刺蛾青刺蛾、楊毒蛾、柳毒蛾、榆毒蛾、菜粉蝶大造橋蟲棉蚜等30餘種昆蟲的幼蟲。

防治方法


1.及時砍除竹林中的衰老、瀕死和倒伏竹,減少卵圓蠟的危害。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小皺蠟產卵期剪除有卵技燒毀,捕殺群集技梢的若蟲。
2.冬季清除林間枯枝落葉和石塊,消滅油茶寬盾蛤、卵圓峙和碩蛤的越冬若蟲及小皺蛤越冬成蟲。
3.月中旬在竹稈基部塗油環(黃油:機油為1:1,加0.1%農藥),阻隔卵圓蛤上竹危害。
4.80%敵敵畏乳油、50%殺螟松乳油、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2.5%澳氰菊酯乳油、20%速滅菊酯乳油5000倍液噴霧防治若蟲,用0.5—1.0億池子/ml白僵菌液噴霧防治小皺給若蟲,效果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