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庄

山東省臨朐縣柳山鎮辛庄

辛庄村位於臨朐縣城東南22公里處,冶倫公路南側,東北與柳山鎮駐地毗鄰,正東與邢家溝村一嶺之隔,東南與北河西村相距千米,村西與窨子溝村隔河相望,西北方向二百米外是有名的落星坡。

村莊概況


辛庄村所轄的1900畝土地(含村莊及企業佔地)呈“凹”字型,外高內低,東西南三面環山,村東長埠嶺,村西落星坡嶺,兩嶺相距千米有餘,平行於南北,村南有梁山埠、石頭埠、辛山子等幾埠相接的山脈連綿起伏,橫亘東西,幾條幽深的溝壑穿插其間。山嶺的內側,村西英山河自西北方向繞村半圈流至東南河叉,村東北角馬庄河與金鉅河在此交匯后徑直向南,與由西而來的英山河融為一體,使村子坐落于山環水繞的盆地之中。村子周圍是一塊千餘畝的小平原,儘是肥田沃土,地下水源豐富,是辛庄人自古擁有的天然資源。
辛庄人勤勞正直,淳樸善良,村風民風良好。幾十年來,村兩委團結和諧,領導有力,各項工作都走在了全鎮前列,年年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其中市級以上榮譽稱號就有:1986年省級計劃生育先進單位、1986、1995、2001三年市級文明單位,1990年濰坊市“先進黨員活動室”,1992年濰坊市村鎮建設星級村等等,前任支部書記紀同道於1990年獲市級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歷史變遷


立村年代及村名由來已無確切資料可考,據1989年縣地名委員會所撰碑文中敘:清朝乾隆年間(即1736年-1795年),張氏立村,《張氏族譜》載:“始祖原住直隸東光縣斑哲人氏,於明洪武三年入籍臨朐東南六十里忠善鄉辛山莊,十四世景舜住西辛莊子”,因處辛山子北麓而取名辛莊子。因與他村重名,於1980年更稱現名。(此立村時間有誤,見補註)清代至1929年隸屬臨朐縣忠善鄉辛山社,1930年屬第六區柳山鎮,1945年划入臨東縣,同年8月,臨東縣撤銷,重歸臨朐,1948年划入益臨縣,1952年6月益臨縣撤銷,又歸臨朐縣第十五區柳山鄉,1955年屬柳山區,1957年屬辛寨區洋河鄉,1958年屬柳山人民公社,1984年屬柳山鎮至今。全村現有村民266戶,912人,其中非農業戶口32人。村民由張、紀、王、李四姓組成,均為漢族。

經濟概況


全村耕地1650畝,其中平原優質田佔60%,山嶺、梯田類沙土地佔40%。村莊地形基本平整。規劃之前,房不成排,街無正向。張家、紀家、王家等幾條衚衕之中各橫排互不通透的小巷數條。除解放前三家地主存留的青磚瓦房外,其餘全為土坯壘成的草房。新村規劃始於1976年,至1986年基本完成。現在村子南北330米,東西333米,呈正方形。2006年村兩委爭取“村村通”撥款8萬元,又多方籌資25萬元,將落星坡東、冶倫路南兩條進村路硬化,同時修建了東河滾水橋與南河擋水壩。2008年,獲得“煙草生態村”建設項目,市煙草公司投資10萬元,建成一所村委文化大院,並投資近30萬元硬化村中部分街道,村兩委乘此東風,發動村民捐款11萬元,將剩餘街道全部同時硬化,使全村5縱4橫共9300平方米的所有街道全部變為水泥路面,並安裝路燈60盞,粉刷了沿街牆壁,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村落之外西起落星坡,東至柳山橋,在冶倫路兩側,已有近30戶村民建房經商。此地開發從柳山公社企業遷址於落星坡開始。落星坡(地名由來見註釋),星星隕落之地,原為荒山野嶺,因處於交通要道,自1972年開始,公社先後將鐵木業聯合廠、煙葉站、供銷社拖拉機站、燃料站等搬遷到此,之後又陸續建起了蠶繭站、醬菜廠、瓷器廠、變電所、供電站等,成為全社的工業基地。改革開放之後,本村先後在此建設了冷風庫、商業門市部、飯店等村辦企業。隨著形勢的發展,鎮村企業均已轉型為民營,一些新的個體企業如麵粉廠、汽車修配、電氣焊、糧油貿易、飯店等也紛紛落戶到此。本村從事各種行業的村民均雜居其間,使之形成辛庄村外之村的格局。從2009年開始,城鎮化建設的速度加快,冶倫路兩側的建設很快與柳山鎮址連成一片,新的格局將呈現在不久的將來。
辛庄村人均耕地1.7畝,農作物以小麥、玉米、花生、紅薯為主,兼以雜糧。改革開放以來,在村兩委的領導下,村民們大刀闊斧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改變種植模式,大面積發展大棚種植。從1996年開始,至2003年已建起油桃、蔬菜、西瓜大棚400餘個,面積近600畝,年產值近800萬元,形成本村的支柱產業。開全縣棚式種植之先河,現已成名為遠近聞名的大棚村。大規模的棚式種植,使全村經濟迅速發展,雖規模較小,但百業俱興。近幾年,個體經營門類廣、發展快。常年經營的有:麵食加工、餐飲服務、豆餅豆油、飼料粉碎、化工原料、化肥農藥、汽車維修、電氣焊接、貨車運輸、麵包出租、工程建設、瓜菜銷售,還有奶牛、黃牛、肉鴨、山羊的養殖,日用百貨、大棚農資的經銷等等。其中支部書記張乃奎兄弟合建的化工廠,年創利稅上百萬元。個體經濟的全面發展,拓寬了村民的增收渠道,解決了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水利方面,本村早在改革開放之前便充分利用水資源豐富的自然條件,發揮集體優勢,先後在西河、南河建起大口井兩眼,配備大型電機,鋪設上水管道,嶺上建起水囤,使落星坡嶺和南嶺的沙土地全部變為水澆田。村子四周,十幾眼機井使近千畝優質良田形成灌溉網路。改革開放之後,幾戶村民各自組合,在東河建起三口大井,使長埠嶺區的幾百畝梯田管道密布,成為旱澇保收的增產田。電力方面,因變電所、供電站均在辛庄村界內,所以本村用電極為方便,目前全村擁有80KVA變壓器2台,30KVA變壓器3台,2007年村內線路按新標準重新改造,村民的用電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農業機械方面,全村目前擁有大型拖拉機4台,手扶拖拉機幾乎每戶1台,小型播種機20餘台,三輪車10輛,載重卡車3輛,六輪運輸車4輛。農業機械的普及與現代化,使農民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註


落星坡的傳說

傳說數百年前,紀山西脈終端,有嶺丘於英山河畔,谷木不生,人跡罕至。忽一夜,隆隆巨響於空中,非雷電,非颶風,似山崩地裂,如虎嘯龍吼。剎時,地動山搖,震耳欲聾。翌日,嶺丘之陽,方圓一里,數百黑石散落一坡,巨如房、微如磨,或陷於地,或露於外,俱一色。人云,星石落地也。落星坡之名,由此得之。文革期間,斯文掃地,天威不懼,文明不存,數百星石被劈為石材,築壩砌堰。如今,古迹難尋,原物蕩然,唯落星坡之名永垂於後世。

關於立村時間的疑點

因缺少文件資料,又無古碑銘文可考,本村百年之前的歷史基本屬於空白,致使立村時間成為歷史的謎團。但有關跡象表明,立村年代絕非如村碑所云的乾隆年間(1736-1795)。新村規劃之前,村中有兩棵古槐,直徑1.5米以上,中間枯,外皮存活。其中一棵,主幹頂端,又長出一棵柏樹,沒有人說出它的樹齡。老人們只記得,民國之前樹榦就是枯的。由此判斷,古槐的歷史應該在400年以上。光緒29年(1904)所立的紀文喜墓碑文中記載,紀姓先人於十一世由河西遷居辛莊子村,時間應該在300年前。至於張氏立村的歷史,當然更為久遠。文革之前,村之周圍墓地遍布,僅村北有名的墓地就有10多處,無人能道其歷史。④據國家文物局考古處李處長考察,村之北,現變電所東南二百米內發現大量漢代瓦礫。估計,早在1800年前,此處曾有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