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頤

支頤

支頤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為zhī yí,釋義為以手托下巴。出處唐白居易《除夜》詩。

引證解釋


以手托下巴。支:支撐
唐白居易《除夜》詩:“薄晚支頤坐,中宵枕臂眠。”
唐劉得仁《對月寄同志》:霜滿中庭月在林,塞鴻頻過又更深。支頤不語相思坐,料得君心似我心。
唐溫庭筠《謝公墅歌》:“四座無喧梧竹靜,金蟬玉柄俱支頤。”
蘇軾《十八大阿羅漢頌》:“第六尊者右手支頤,左手拊穉師子,顧視侍者擇瓜而剖之。”
宋秦觀《玉樓春·午窗睡起香銷鴨》:支頤痴想眉愁壓。咬損纖纖銀指甲。柔腸斷盡少人知,閑看花簾雙蝶狎。
蒲松齡《聊齋志異·粉蝶》:“每為之鼓《天女謫降》之操,輒支頤凝想,若有所會。”
冰心《寄小讀者》通訊二十:“支頤凝坐,想海波盡處,是群龍見首的歐洲,我和平的故鄉,比這可望不可即的海天還遙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