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指外周血中嗜酸粒細胞絕對值大於0.5×10⁹/L。臨床上常與多種疾病相關,特別是寄生蟲感染、過敏性疾病、結締組織病和腫瘤的非特異性反應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好發於女性,發病率為男性的2倍。高峰年齡段為10~15歲及45~60歲兩個階段。臨床表現可以表現為發熱、支氣管哮喘、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腹痛、濕疹、剝脫性皮炎、皰疹樣皮炎、天皰瘡、銀屑病、紅糠疹、魚鱗癬、皮膚瘙癢、色素沉著、關節腫痛等表現。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的主要治療方法是去除病因治療。若由惡性腫瘤引起或是嗜酸粒細胞白血病,常導致死亡。該病預后與病因有關,如病因是寄生蟲感染、變態反應、藥物等,預后良好;如病因是惡性腫瘤或嗜酸粒細胞白血病,則預后差。
● 感染科、血液科、呼吸科、皮膚科
●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與以下因素有關:
● 變態反應性疾病。
● 寄生蟲病。
● 使用了一些藥物:如青霉素、鏈黴素。
● 感染,某些感染如結核等。
● 皮膚病,濕疹、剝脫性皮炎等。
● 血液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等。
● 腫瘤,各種惡性腫瘤患者增多。
● 風濕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
● 內分泌疾病,單一性腺垂體功能不全等。
● 嗜酸性粒細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腫。
● 家族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 免疫缺陷綜合征。
● 臨床表現由於病因不同而不同,可以表現為發熱、支氣管哮喘、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腹痛、濕疹、剝脫性皮炎、皰疹樣皮炎、天皰瘡、銀屑病、紅糠疹、魚鱗癬、皮膚瘙癢、色素沉著、關節腫痛等表現。
● 確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需要進行血常規檢查。
● 血常規檢查
● 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0.5×10⁹/L。
●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血常規檢查診斷本病。
● 臨床表現由於病因不同而不同,可以表現為發熱、支氣管哮喘、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腹痛、濕疹、剝脫性皮炎、皰疹樣皮炎、天皰瘡、銀屑病、紅糠疹、魚鱗癬、皮膚瘙癢、色素沉著、關節腫痛等表現。
● 血常規檢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0.5×10⁹/L。
● 本病需要與原發病相關的疾病進行鑒別。
● 如果出現發熱、支氣管哮喘、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腹痛、濕疹、剝脫性皮炎、皰疹樣皮炎、天皰瘡、銀屑病、紅糠疹、魚鱗癬、皮膚瘙癢、色素沉著、關節腫痛等表現,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臨床表現、血常規檢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的主要治療方法是去除病因治療。
● 去除病因治療
● 應以治療原發病為主,只要去除病因,不需特殊治療,預后就很好。
● 若由惡性腫瘤引起或是嗜酸粒細胞白血病,常導致死亡。
● 若由惡性腫瘤引起或是嗜酸粒細胞白血病,則預后差。
●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 積極預防原發病。
● [1] 魏來,李太生。內科學:感染科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 [2] 李蘭娟,任紅。傳染病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