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

深圳市十大傑出青年候選人

劉曉燕,女,1970年9月出生,江西鷹潭人,碩士學位,創立深圳奔霓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十大傑出青年候選人。

個人經歷


農民工代表劉曉燕的簡要事迹

1992年,22歲的劉曉燕從老家江西鷹潭隻身南下,在一家電子廠打工,月薪900元;2003年,曉燕一手創立的深圳奔霓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已成為"中國職業裝50強知名企業";今天,曉燕正在為做強做大自己的品牌"奔霓詩"而不斷努力。她走的是一條做強做大中國民族企業的必走之路,她說:"這條路走起來不容易,但走出去,海闊天空"。
劉曉燕女士是一個有夢想,有激情,感情細膩的女性,這一點,從她優雅的談吐和夢幻般的眼神中一望而知。但她的強大的行動力和對於夢想的堅強信念,記者卻是在了解過她的創業故事後,方才有所領悟。夢想和強大的行動力,正是這二者的完美結合,在深圳的土地上演繹了曉燕成功放飛夢想的故事。
一首歌一個夢
"我當時是因為一首歌而來深圳的。"劉曉燕笑著說,"那首歌叫《夜色闌珊》,是描寫深圳的,我至今仍記得裡面的一句歌詞'深圳的夜色多麼美好'。"1992年,中專畢業的劉曉燕南下深圳,"當時我懷揣著100元錢,還有一顆躁動的心。"
在龍華的一家電子廠,劉曉燕找到了自己在深圳的第一份工作:做品質管理員。她每個月的工資是900元,她只花100元,剩餘的800元全部存起來,"那時幾乎每天都待在工廠,也不出去玩,也沒有朋友。"有同事不理解,問她為什麼?劉曉燕回答說:"因為我心中有夢想,我沒有家世沒有背景,要想成功,唯有靠自己的勤儉和努力。"
為當老闆不惜“自虐”
曉燕喜歡寫詩、寫散文,喜歡做夢,早從16歲開始,她的零用錢差不多都來自全國各地寄來的稿費了。1992年曉燕揣著滿腦子的夢想,不管不顧就到了深圳。"當時就是想出來闖闖,一門心思想自己創業,做老闆,至於該做什麼,自己也不知道。"曉燕到深圳時,是8月份,正在刮颱風,滿天風雨,滿地落葉,口袋裡也只剩下100元錢了。但很奇怪,這樣的情景並沒有令感性的她感到失落。"當時只是舉著自己發表的作品,沒什麼目標地四處打聽就業機會,沒錢買飲料,只好啃著2毛錢的速食麵填肚子。望著深南路林立的樓房、絢爛的夜色,我沒有理由地相信自己肯定會成為這個城市的一員,會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位子。"曉燕所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東莞一間毛紡廠做流水線的半成品檢驗,一個月後她重又殺回深圳,在大浪一家電子廠做經理助理,其間連加班費每個月工資900元,但她堅持每個月一定要存800元。"每個月只花100元錢,肯定不夠用,不敢與同事出去吃飯,不去逛街,也沒什麼朋友,在外人看來近乎自虐,但我都覺得無所謂,因為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要儘快存多點錢,自己創業。"經過一年多的積累,曉燕有了第一筆存款:15000元。靠著這15000元的積蓄,1994年4月,7台縫紉機、8名工人,在大浪一間三房一廳的民房裡,以一個小制衣作坊為起點,曉燕的夢想開始放飛。
如此低的門檻,一個全新的行業,困難可想而知。"總共才15000元,買縫紉機就花掉10000元,手上僅有的那點錢不知該用來發工資還是用來買材料,眼看出貨的時間就要到了,很多技術骨幹卻甩手不幹,我就拎著幾大包禮品,在一片農民房裡挨個找,沒有電話和手機,也不清楚他們住在哪一門哪一戶,就挨家挨戶地找,總算找回幾名師傅,好不容易把手上的訂單完成了。"為了拉訂單,早在奔霓實業公司成立前一個月,曉燕就開始寫信,投往平時在大巴上看到的、在黃頁上找到的,總之所有能想得到地址的公司,希望為這些公司做制服,有的就自己上門去找。"那時的龍華到處修路,四處黃土飛揚,還記得一次拜訪客戶,我騎自行車1個多小時後到了客人的廠門口,看我滿身滿頭的黃土,保安同情地提醒我說,你要不要梳一下頭髮再進去。"
每搬一次家就離夢想更近一步
曉燕的第一個訂單來自原來打工的電子廠的一個鄰居,一天曉燕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找到這家公司的老總,希望幫對方做制服,沒想對方一口答應,2000多件制服,換來3萬多元的銷售額。這首個訂單成就了曉燕支付的第一筆工資,也是令曉燕至為感激的一份訂單。
"在10多年的創業歷程中,雖然我一直在龍華大浪附近轉悠,但工廠規模卻越來越大,每每訂單多得裝不下了我就搬到一個更大的地方去發展。平均每兩年搬一次家,每搬一次家,就感覺自己離夢想又近了一步。"對於每一次搬家,曉燕都印象深刻,就像一蹣跚學步的孩子,每邁出一步都充滿了欣喜與感恩。
最初是在一個三房兩廳的農民房裡面,既是工廠,又是倉庫,還是員工宿舍;直至1995年,曉燕還主要是承接一些大廠外包的小訂單,以及幫一些企業做制服,但因為訂單多起來了,就搬到一個兩層樓的房子里,下面的店面做車間,上面做倉庫和辦公;到1996年,奔霓公司開始直接承接貿易商的訂單來做,工廠也搬到了一處500平方米大小的標準廠房裡...2002年,曉燕開始買地置業,建起了自己的廠房、宿舍和辦公室;如今,曉燕忙碌在位於大浪的深圳品牌服裝產業集聚基地奔霓用地的規劃和籌建中,這個生產型廠區建成后,將可讓曉燕和她的奔霓實業大展拳腳。
自主品牌之路越走越寬
一路走來,幾多艱辛。然而,僅僅做一個加工廠,做得多大都無非是為他人作嫁衣,曉燕真正的夢想是:"讓'奔霓詩'成為一個響噹噹的服裝品牌,讓大家都喜歡、都穿上我們設計的服裝。"2002年始,曉燕開創了自己的品牌:奔霓詩。在很短的時間內,近百家"奔霓詩"品牌服裝專賣店(專櫃)在省內外全面鋪開,產品簡約時尚。公司先後設計生產了高科技的抗靜電防塵工作服,耐高溫透氣工作服,易滅菌醫用包裝套、高支棉抗皺襯衫、男女西裝、職業男女時裝等系列產品,獲得客戶和消費一致肯定與好評,2003年還被評為中國職業裝50強知名企業。
如今,奔霓詩年產服裝量已達60萬件,員工也發展到了200多名。"然而,相對於做加工和制服而言,做自主品牌是一條更為艱辛的創業之路。2005年,曉燕的自主品牌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由於一下子停掉了加工的業務,全面轉型做自主品牌,攤子鋪得太大,轉型太急,現金流跟不上。幾乎無米下鍋的窘境,讓這個10多年來一路狂奔的追夢人不得不放緩了自己的腳步,也陷入了深深的反省:"
那段時間,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工人們都沉沉睡去了,我常常會一個人在車間里發獃,問自己'還能看見明天的太陽嗎?'""那段時間,我暫時停了下來,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來清理庫存、整理思路,然後重新上路。"如今,曉燕把主要精力放在做自主品牌的同時,也沒有放棄做加工及制服業務,她的想法是"以加工利潤支撐自主品牌發展,可能會走得慢一點,但會更加穩健。"
與公司共同成長
和許多創業的人一樣,創業的路充滿艱辛。"最大的困難,一個是資金,另一個就是人才。"有一次,工廠新請來的幾名技術工人突然甩手不幹了,眼看出貨的時間就要到了,劉曉燕只好拎著幾大包禮品,在一片農民房裡穿梭,"那時候又沒有電話和手機,只知道他們大概住在哪一片,也不清楚在哪一戶,我一晚上挨家挨戶地找,找了幾小時。"如今說起這些事,劉曉燕臉上露出淡定的微笑。如今,昔日的小作坊發展成了有著自主品牌的服裝公司,昔日的打工妹也成長為管理著200多員工的女老闆。雖然經過了很多的"坎",但每一次劉曉燕都挺過來了,她也與公司一起成長、成熟。她說:"這一切都得益於深圳給了我一個開放、包容和平等的平台,這裡有完整的產業鏈,有需求,有我發揮的空間。否則,即使有夢想,但沒有需求,沒有空間,也無法圓自己的夢。"
用穩健這個詞來形容曉燕這些年來的變化,再合適不過了。10多年的創業之路,其間經歷了很多的"坎",但每一次劉曉燕都挺過來了,這個過程中,她與深圳一起成長、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