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越崎能源科學技術獎

孫越崎能源科學技術獎

“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獎”是為了紀念孫越崎先生為中國工礦事業做出貢獻而設立的,其目的是支持和資助能源、教育活動,培養人才,獎勵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才,促進中國能源科技教育事業的繁榮和後備人才的成長。

獎項簡介


孫越崎基金委員會設有孫越崎能源科學技術獎,1992年設立,2001年根據《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由科技部批准登記備案,包括能源大獎、青年科技獎2個獎項,另設煤炭、石油高等院校優秀學生獎及家鄉教育獎,每年評審、頒獎一次。截止目前(第二十五屆)累計已獎勵2360人。
能源大獎獲得者在能源基礎理論突破和科技進步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在91位獲獎者當中已有25位當選中國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
青年科技獎獲獎人員基本都具有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且大部分具有高級技術以上職稱和博士學位,承擔了國家和行業的重大科研和教學任務,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貢獻。
優秀學生獎獲獎人員是本科生和研究生中的佼佼者,在學習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孫越崎家鄉教育獎獲獎的教師在教學和提高學校總體素質中,取得了突出成績。獲獎的學生多數在高考、中考中名列前茅,或是各種全國性學科競賽中獲獎者,都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和學生幹部。
二十多年來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在歷屆主任的領導下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始終以支持和資助能源科技教育活動、獎勵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為宗旨,繼續保持和發揚孫越崎先生的高尚品德和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努力做好發展能源科技教育工作,現已成為促進中國能源科技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孫越崎能源大獎獲獎名單


第一屆(1992):黃伯翔、高得利
第二屆(1993):劉天泉(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明安、胡見義(中國工程院院士)、羅平亞(中國工程院院士)
第三屆(1994):錢鳴高(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葉貴鈞;牟永光、李鶴林(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第四屆(1995):陳志清、華福明、王啟民、黃第藩
第五屆(1996):陸士良、范國強、王宏琳、韓大匡(中國工程院院士)
第六屆(1997):張榮曾、鍾亞平、石廣仁、蔣闐
第七屆(1998):盧鑒章、郭勵生、王鐵冠(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琪
第八屆(1999):崔廣心、金太、嚴大凡、沈平平(中國工程院院士)
第九屆(2000):賈承造(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天民、袁宗本(中國工程院院士)、史元偉
第十屆(2001):謝和平(200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鐵崗(200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葛家理、陳建軍
第十一屆(2002):王安(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胡千庭、宋萬超、錢榮鈞
第十二屆(2003):童曉光(中國工程院院士)、袁亮(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第十三屆(2004):袁士義(中國工程院院士)、彭蘇萍(200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第十四屆(2005):蘇永地、王虹
第十五屆(2006):李陽(中國工程院院士)、馮耀榮、張喜武、葛世榮
第十六屆(2007):周海民、趙文智(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衛修君、康紅普(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第十七屆(2008):徐志強、劉合(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建功、劉炯天(2009中國工程院院士)
第十八屆(2009):孟英峰、卞德智、寧宇、李偉
第十九屆(2010):宋國奇、孫繼平、黃福昌
第二十屆(2011):張玉卓(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智軍、王招明、李根生(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第二十一屆(2012):于斌、朱真才、趙賢正、金之鈞(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第二十二屆(2013):劉乃震、宋考平、王佟、金智新(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第二十三屆(2014):伊茂森、王繼仁、孫金聲、姜偉
第二十四屆(2015):王香增、顧大釗(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趙金洲、王金華
第二十五屆(2016):王家臣、祁和剛、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張瑋、張來斌
第二十六屆(2017):張建國、王國法(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鳳久、程傑成

孫越崎青年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


第二屆(1993):趙躍民、孫永聯、葛世榮、趙大慶、孫繼平、張玉卓(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韓茂安、魯寶珠、袁亮(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謝昌綱、朱建林、鍾寧寧、鄧小力、徐文榮、張倫友、周華安、鄭曉東、袁士義(200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汪緒剛、韓勇
第三屆(1994):肖興明、汪雲甲、黃福昌、馬念傑、黃樂亭、楊仁樹、高延法、閆振東、霍全明、劉文鍇、徐鳳銀、趙文智(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馮耀榮、李琪、龐雄奇、周曉君、李健、丁雲宏、馬濤、陳韶生、王全
第四屆(1995):雒昆利、姜福興、周興旺、何國峰、羅海珠、王俊峰、曲天智、卞正富、王沖、佟偉、穆龍新、張文正、宋長松、楊池銀、白貴林、國九英、陳勉、鄭俊德、周英操、陳樹民
第五屆(1996):趙樹彥、龍志陽、王彩根、王春秋、寧德義、馬雲東、汪崇建、鄧勝徽、趙景茂、段書府、劉汝山、張廷山、吳興利、許波雲、楊維好、吳小林、劉德平、廖前進、余梅卿、孫東方
第六屆(1997):劉志強、張瑞新、蔣衛糧、譚國俊、周少雷、段中會、邵龍義、葛宜掌、景國勛、寇子明、侯建國、董謙、盧雙舫、撒利明、鮑曉軍、李志平、盧擁軍、何展翔、羅雲、金學智
第七屆(1998):郭榮星、張玉平、康立軍、尚濤、馬剛、龔建宇、李長錄、陳慶敏、田立儉、梁冰、齊振林、向波、況軍、雍學善、王為民、賈愛林、朱建華、張鵬、李文魁、林承焰
第八屆(1999):聶雅鈴、萬秀芳、劉炯天(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郭金剛、譚永傑、劉青平、齊永安、鄭茂全、程建遠、闞志生、沈琛、王兆江、李永林、甘利燈、張斌、付建紅、錢崢、王賀林、侯讀傑、黃伏生
第九屆(2000):張延松、戴華陽、閆少宏、岳東、祁峰、張建國、唐書恆、葉建民、雷長群、馬賀平、王大力、李志榮、何開泉、王路強、康萬利、張烈輝、賈英蘭、李劍、孫煥泉、曾大乾
第十屆(2001):張良、周曉敏、秦躍平、徐三民、郭鳳儀、馬芹永、李全生、李海燕、謝宏、劉明舉、陳鋒、孔凡群、劉登明、周新源、張來斌、練章華、劉新福、楊少春、姜喜慶、運志森
第十一屆(2002):孫偉、洪益清、塗興子、竇林名、滕永海、文光才、齊慶新、宋生印、范立民、靳奉祥、張書瑞、劉秀平、李傑、宋文傑、常毓文、謝朝陽、楊華、劉一江、李丕龍、劉清友
第十二屆(2003):劉賢功、趙新偉、何樹山、江同文、胡勇、談玉明、閻相賓、張煜、胡玉峰、李長俊、虎維岳、孟昭平、元曉冬、王成師、孫東玲、譚雲亮、鄭軍、李愛啟、王志清、岳建華
第十三屆(2004):田作基、冉賢華、駱發前、汪永利、王研、羅、濤、吳信榮、張傳進、劉向君、王中華、王恩元、鄧軍、代世峰、伊茂森、辛新平、張俊英、張炳福、趙英利、郝世俊、符東旭
第十四屆(2005):范子菲、霍進、李培明、石前、肖潤德、王紅庄、高文金、邢艷娟、楊德相、易發新、馬世志、文虎、馮立傑、孫希奎、周宏偉、周常飛、趙洪亮、胡敬東、富強、潘立友
第十五屆(2006):霍春勇、陳業全、董月霞、郝玉春、宇波、周福建、王峰、吳迪、王貴重、楊海軍、呂恆林、張斗群、張銀亮、單智勇、侯宇剛、韓敏芳、門卓武、劉林、張瑞林、侯紅偉
第十六屆(2007):王力、汪海閣、巫芙蓉、朱衛紅、肖坤葉、曹宏、馬乾、魏兆勝、郭建春、丁士東、張偉、張馨、張東升、雷煌、馬正蘭、畢銀麗、劉波、宋德軍、賈明魁、夏軍武
第十七屆(2008):孫虎、李彥鵬、王寶江、陳發亮、張生根、袁進平、李國平、張鍇、王紅軍、史卜慶、李方政、陳寒秋、林健、周福寶、姜翎燕、聶百勝、魏國營、陳紅、楊科、楊曉傑
第十八屆(2009):蔡振忠、許期聰、慎國強、羅金恆、蔡山、黃偉強、王權、馮其紅、林元華、田中蘭、朱紅青、李偉、李學華、李文博、張福旺、楊韜仁、姚樹玉、唐遠遊、劉見中、張寅
第十九屆(2010):董紹華、王家進、戴彩麗、劉德基、王成祥、張繼成、隋永莉、雲露、劉忠群、葛紅江、王燦明、王雪松、王翰鋒、李學臣、邱錦波、陸菜平、楊玉中、趙宏偉、梁運濤、惠功領
第二十屆(2011):王敏生、郭肖、朱光有、孫長宇、李茂、趙昆、尹成先、劉家洪、佘朝毅、胡宗全、王強、孫建榮、喬雲英、陳旭忠、陳佩佩、趙毅鑫、金永飛、翟成、趙艷玲、潘永泰
第二十一屆(2012):王強、馮國瑞、劉淑琴、吳擁政、谷紅偉、胡兆鋒、黃炳香、郝建生、童碧、潘俊鋒、張金權、魏斌、袁光傑、付曉飛、何保生、王慶群、陳蕾、侯健、王峰、張雅君
第二十二屆(2013):韓禮紅、仝坤、楊雲蘭、昝成、周軍、侯樹剛、張燁、曹硯峰、李景葉、祝效華、張劍、張吉雄、紀任山、匡鐵軍、羅勇、楊勝利、常凱、浦海、馮旭海、朱同功
第二十三屆(2014):馬立強、王海軍、鄧漢忠、徐剛、段清兵、謝國強、潘衛東、寧桂峰、馬礪、楊聖奇、張 華、唐 凱、馮慶善、焦書浩、鄒建龍、劉全有、國殿斌、阮福明、田守嶒、李勇明
第二十四屆(2015):陳勇、黃艷利、張茹、張慶華、祝釗、李浩蕩、彭玉興、溫良、鄔迪、竹濤、王銅山、王建軍、張傑、陳朋超、彭志剛、王濤、范白濤、白玉湖、楊二龍、張智
第二十五屆(2016):曹志國、李國鋒、王子雷、張國棟、張玉軍、桂夏輝、李偉、王剛、謝苗、郭志飈、陳宏遠、靳建洲、呂偉峰、馮朋鑫、陳吳金、王雷、謝仁軍、宋先知、汪懷遠、李皋
第二十六屆(2017):任萬興、陳洪月、曹國華、王建兵、王振偉、孫保山、李明忠、毛國力、李小平、張凱、劉偉、張繼明、謝水祥、劉洪濤、張志榮、李炎軍、張偉國、王志遠、盧聰、蔣海岩

孫越崎簡介


孫越崎(1893~1995),原名毓麟,紹興縣平水鎮同康村人。4歲喪母,倚祖母長大。在私塾讀完四書五經。16歲考入紹興簡易師範學校,因勤奮攻讀,成績後來居上,畢業后曾在小學義務任教一年。1913年入上海復旦公學中學部學習,為邵力子學生。1915年5月,袁世凱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舉國憂憤,毓麟痛感國運衰微,立志要使苦難深重的國家越過漫長而崎嶇的道路,遂改名“越崎”。
1916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文科,旋遵父命改讀礦冶科。“五四”運動爆發后,以北洋大學學生會會長的身份,積極領導天津學生的愛國運動,與直隸省省長曹銳當面交鋒,被學校開除學籍。經蔡元培幫助進入北京大學採礦冶金系學習。1921年畢業,1924年初到吉林省創辦北滿最大的穆棱煤礦,任礦務工程師6年,掌握了從勘探、建井到產煤的全部生產和管理過程。1929年秋赴美國留學,先後入斯坦福大學採礦系、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學習,並廣泛考察美、英、法、德4國的採礦業。1922年回國后,應翁文灝之邀,先後任國民政府南京國防設計委員會專員兼礦室主任、陝西油礦勘探處處長。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開採石油的中國人。1924年,去河南焦作擔任瀕臨絕境的中福煤礦公司總工程師、總經理,建立起一系列規章制度,使企業迅速扭虧為盈。抗日戰爭爆發后,動員中福職工,經過幾千里行程,把中福公司的全部設備運到重慶,成立由天府、嘉陽、威遠、石燕煤礦組成的四礦聯合總公司,由孫任總經理,供應四川省一半以上的用煤。
1931年,兼任甘肅玉門油礦局總經理。油礦總局設於重慶,礦場距重慶2500公里,孫越崎每年夏秋期間在礦場督促油礦生產建設,其產量幾乎佔後方石油生產的全部,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孫被譽為“煤油大王”,是我國現代能源工業的創辦人和奠基人之一。
抗戰勝利后,被經濟部任命為特派員,接收東北重工業和敵偽資產。民國35年後,歷任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資源委員會委員長、經濟部長兼資源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1938年10月,以資源委員會委員長身份,召集所屬各重要廠礦企業負責人秘密開會,動員部屬堅守崗位,保護好財產檔案,棄暗投明,迎接解放。與會者除一人去台灣外,所轄121個總公司,近千個大中型企業,32000餘名科技、管理人員,六七十萬工人和全部財產,均完整地移交給人民政權,為解放后的經濟建設作出重要貢獻。1949年5月辭職去香港。同年11月14日,策動資源委員會駐港國外貿易事務所起義,受到毛澤東主席複電嘉勉。
新中國成立后,孫越崎從香港回到北京,歷任中央財經委員會計劃局副局長、開灤煤礦總管理處副主任、國務院進出口管理委員會顧問、煤炭部顧問、民革河北省主委、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河北省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監察委員會主席、民革中央名譽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等職,為第二至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至八屆全國政協常委。1983年後化數年時間考察長江三峽工程,寫出長達5萬字的《關於長江流域綜合治理和三峽工程問題》的文章,在全國政協七屆三次會議上作書面發言。在此期間,還兩赴香港,為和平統一祖國作宣傳與聯絡工作。1995年12月9日病逝北京,終年10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