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膿血

便膿血

簡介


● 英文名稱:Stool Containing Pus and Blood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問診
● 常見病症:大腸濕熱證

古籍摘選


● 小腸實則傷熱,熱則口生瘡,虛則生寒,寒則泄膿血。(《中藏經》)

名詞解釋


● 糞便中夾雜膿血的表現,往往伴有腹痛、腹瀉、里急后重等症。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便膿血又稱膿血便,指大便中含有膿血黏液,屬於便質異常的情況。

診便原理

● 大便的排泄,雖直接由腸道所主,但與脾胃的腐熟運化、肝的疏泄和命門的溫煦等有密切關係,通過觀察及詢問大便排便的次數和時間,以及大便的量、色、質、氣味、便時感覺和伴隨癥狀等,不僅可以直接了解消化功能,而且還是判斷疾病寒熱虛實的重要依據。

癥狀表現

● 大便中含有膿血黏液,其味腥臭。
● 常伴有排便次數增多,便前腹痛,里急后重等感覺。

主病

● 大腸濕熱證:下利赤白黏凍,里急后重,常伴有的臨床癥狀有:肛門灼熱,小便短赤,口渴,惡寒發熱,或但熱不寒,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等。

病因病機

● 常因濕熱疫毒等邪,積滯交阻腸道,腸絡受損所致。濕熱久羈,留連腸道,阻滯氣機,熱漸成毒,熱傷脈絡,致使氣滯、濕熱、毒聚、血瘀,在腸道結積成塊,腐敗成膿而痢。主要有以下幾種病理因素:
● 感受時邪疫毒:春秋之交,濕熱與暑邪交織在一起,所以人多容易感受濕熱之邪,邪氣便聚集於腸腑,留滯於腸間,誘發本病。
● 飲食不節:飲食不注意,經常吃肥甘厚味或者生冷的食物,則容易損傷脾胃,其次,如果食物不幹凈,病邪直接從口進入人體,積滯腐敗於腸間,也容易誘發本病。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