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壩
松花壩
松花壩是元代在昆明東北滇池上源盤龍江上修建的水利工程,又名松花閘,水庫庫容6700萬立方米,具有灌溉、城市供水和防洪等多種功能。
元至元十一年(1274)雲南首任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和勸農使張立道主持興建。松花壩始建時為攔河壩,系木框填土堆築而成的臨時壩。在盤龍江左岸開一乾渠,名金汁河。渠南行七十餘里,尾水亦入滇池。灌溉面積當時號稱萬頃。閘門為疊梁門。
昆明六河水利形成庫容6700萬m3的水庫,這一攔河壩也稱松花壩。
松花壩
治理滇池,清雍正年間任雲南、貴州等地的行政負責人鄂爾泰貢獻最大,鄂爾泰涸水利官黃士傑在雍正七年到十年(1729——1732年)間,對滇池水系進行全面治理。其中包括對流入滇池的六條河流涸其他小河進行疏浚和建閘控制,以及對滇池出口新開泄水河道建閘調蓄。黃士傑還著有《雲南省六河圖說》總結了治理滇池水利的經驗教訓。
松花壩水利工程經曆元、明、清三代的經營,在盤龍江和金汁河沿岸陸續修建了多級引水涵洞和灌排渠系。松花壩渠系與滇池水系的其他河道銀汁、寶象、馬料、海源,成為滇池地區的水利工程體系,統稱昆明六河水利。
明清兩代續修堤閘,擴大了灌區。
1946年在松花閘上游約7km處建混凝土重力壩,名谷昌壩。1959年又在松花閘原址重建攔河壩,形成庫容6700萬立方米的水庫,平均每年可向昆明市提供飲水量30萬噸,占昆明市自來水公司水量的60%。可灌溉農田5852.67 平方公里,最終上游形成的水庫成為灌溉、防洪、發電及供水等多種效益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