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區第五中學

榆次市第五中學

榆次區第五中學創建於1984年,位於山西省榆次區,是一所市屬重點中學。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主倡“團結、拼搏、求索、奉獻”的精神,致力推行素質教育,讓不同層次和不同特長的學生髮揮潛能,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2015年創下全區中考前十名,榆次五中學生佔七個名額的佳績。

辦學歷史


榆次五中創建於1984年,位於安寧大街11號,90年被省教委正式命名為省示範初中。現任校長王紅梅,現有教學班34個,教職工146人,學生2000餘人。初三從302班到313班;初二從314班到326班;初一從327到339班。二十年來,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始終堅持“解放人、發展人、完善人,以促進學生可持續性發展,達到個性化和社會化的完美統一”的育人目標,秉承“自尊、自信、自律、自強”的校訓,不斷弘揚“追求卓越,全面示範”的五中精神,形成了“團結、和諧、主動、進取”的校風、“刻苦學習,自覺磨鍊、立志成才”的學風、“盡職敬業、為人師表、嚴謹治學、全面育人”的教風。是一所辦學理念先進、特色突出、質量一流的三晉名校。建校二十年的發展歷程大體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學校在幾次小的改造后,由於學生多,教學資源少,於2001年2月1日開始了大的擴建工程正式開工。在施工中,首先要解決資金短缺困難。教學樓招標價為409萬元,政府計劃投資的40萬元,銀行貸款手續繁雜,在這緊要關頭學校領導和部分班主任帶頭拿出家中的積蓄,支持工程建設,區委書記耿彥波多次協調銀行和有關部門,加快貸款審批,工程隊咬緊牙關,想方設法保證工程進度。隨著政府投資40萬和貸款260萬的及時到位,為整個工程的如期完工奠定了基礎。其次該工程是當年教育系統唯一的開工項目,區委、政府要求整體工程達省優,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甲乙雙方想方設法在保證工期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工程質量,建設放心工程,特別是施工方為此加大管理力度,投入大量的資金,最終實現了既定目標。再次工期短、場地窄狹、施工又不能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是工程遇到的最大困難。對此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早有思想準備,但施工中新出現的陰雨天數多,著實使工程隊費了一番苦心,據統計在有效施工天數210天內,陰雨天達到了46天之多,可見施工期之短,難度之大。在教學樓施工中,榆次區煤運公司、8650部隊、山西儲備一三九處、鐵十七局四處等社區單位急工程所急,想學校所想為工程解決了不少困難。
經過建設方的緊密配合,施工方的緊張施工,2001年8月30日嶄新的教學樓竣工了。它以超前的設計、精美的內外裝飾、完善的功能,成為了校園內的亮麗風景。在2001年10月16日召開的全區教育工作會議上,區委書記耿彥波將這一做法概括為五中經驗,即:用思路打開資源,把資源變成財富,把財富變成教學的基礎設施。榆次五中新教學樓政府投資40萬,貸款260萬,工程隊墊資150萬,最終決算為517萬,其中對圖紙會審及技術核算變更增加40項,另外考慮到美觀、適用,超前,對內外牆塗料,外牆瓷磚,地面、門窗也進行了相應的變更。

辦學規模

新教學樓建成7190平方米磚混教學樓一幢,內有可存放千餘輛自行車的地下車庫,36個標準教室,12個教師辦公室,200餘平方米的階梯教室、多功能活動室各一個,徹底緩解了榆次五中教室短缺,活動場地緊張的現狀,學校的硬體設施達到了市、區一流水準。充分體現了區委、區政府決策的科學,體現了區教育局和五中領導駕馭全局的能力、智慧,凝結了施工方科學管理,科學施工心血。
榆次五中新教學樓的竣工為榆次五中建設現代化學校奠定了基礎,為榆次區的重點工程建設積累了經驗,為榆次區五大中心建設做出了貢獻。

辦學成果


榆次五中原為初中六軌,高中二軌的完全中學,1990年被山西省教委驗收命名為“山西省示範初中”。學校現為12軌建制教學班36個,學生2245人,教職工152名,其中高級教師16名,中級教師41名,省優秀班主任10人,省教學能手13名,省學科帶頭人7名,省金鑰匙獎三名。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