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知常
中國著名美學家
潘知常(1956年12月12日-),中國著名美學家,著名戰略諮詢策劃專家。當代中國后實踐美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創立了“生命美學”。南京大學國際傳媒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藝術學院、南京審計大學、江蘇社會主義學院兼職教授,被聘為國內多家電視台、媒介公司以及政府顧問。被媒體稱為:“政府高參、企業顧問、媒體軍師”、“生命美學創始人,愛的佈道者、在全國和電視上普及美學知識的美學教父”。
潘知常
1989年,被評為河南省的“青年精英”與鄭州市的“青年精英”,並被授予榮譽稱號。
1990年9月,由鄭州大學中文系調入南京大學中文系。
1992年,被批准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1993年6月,被聘為教授。
2001年,調入新聞傳播學系工作。
2010年,擔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副院長
曾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教授、博士導師以及澳門科技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教學委員會委員、南京大學發展委員會委員、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訪問學者;中山大學、南京審計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四川文理學院、江蘇社會主義學院、貴州銅仁學院客座教授。
歷任南京大學企業形象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傳媒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民盟中央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華夏文化促進會顧問、中華美學學會理事、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廣播受眾研究會理事、中國青年美學研究會副會長、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產業委員會委員、澳門國際電影節秘書長、澳門國際電視節秘書長、澳門傳播學會會長、澳門比較文化與美學學會會長、江蘇省美學學會副會長、江蘇省企業形象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兼任澳門電影電視傳媒大學籌備委員會執行主任、澳門國際休閑學院校監、美國CBC大學特聘教授、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教授、博士導師。《美與時代》編委、《城市研究》編委。
先後出版了著作26部,編著7部。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二百餘篇。
1989 | 《美的衝突》 | 上海學林出版社 |
《眾妙之門》 | 黃河文藝出版社 | |
1991 | 《生命美學》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1993 | 《中國美學精神》 | 江蘇人民出版社 |
《生命的詩境》 | 杭州大學出版社 | |
《審美教育的最佳時期》 | 海燕出版社 | |
1995 | 《反美學:在闡釋中理解當代審美文化》 | 上海學林出版社 |
1997 | 《詩與思的對話》 | 上海三聯出版社 |
1998 | 《美學的邊緣:在闡釋中理解當代審美觀念》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0 | 《中西比較美學論稿》 |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2002 | 《生命美學論稿:在闡釋中理解當代生命美學》 | 鄭州大學出版社 |
《大眾傳媒與大眾文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流行文化》 | 江蘇教育出版社 | |
《傳媒批判理論》 | 新華出版社 | |
2004 | 《獨上高樓:中西美學對話中的王國維》 | 文津出版社 |
2007 | 《誰劫持了我們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書》 | 學林出版社 |
《講“好故事”與“講好”故事》 |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
2008 | 《〈紅樓夢〉為什麼這樣紅:潘知常導讀〈紅樓夢〉》 | 學林出版社 |
《說〈紅樓〉人物》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
《說〈水滸〉人物》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
《怎樣與媒體打交道》 |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
2009 | 《我愛故我在:生命美學的視界》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10 | 《職場紅樓》 | 文匯出版社 |
《說聊齋》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
2012 | 《沒有美萬萬不能:美學導論》 | 人民出版社 |
2013 | 《不可能的可能:潘知常戰略諮詢策劃文選》 | 香港銀河出版社 |
《中國傳媒與新意識形態:潘知常媒介研究文選》 | 澳門銀河出版社 |
曾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進行學術訪問,海南廣播電視總台業務顧問,海口廣播電視總台業務顧問,江蘇廣播電視總台新聞中心業務顧問,曾獲省政府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三項)、華東地區優秀政治理論著作一等獎(一項)、北方十五省市社會科學著作優秀獎(一項)、北方十五省市社會科學著作一等獎(一項)、全國圖書“金鑰匙”獎(一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專著《光明日報》“光明杯”三等獎(一項)、中國青年優秀美學著作獎(二項)、中國傳播學論壇優秀論文獎等學術獎勵二十餘項。歷年來主持、參加國家社科項目、省重點項目、省一般項目、省教委項目、南京大學重大項目等共十一項。同時曾主持橫向項目《南京城市形象研究》、《南京河西新城區文化特色研究》、《南京市仙林大學城文化特色研究》等十餘項政府與地區形象設計與策劃項目。
進入新世紀,人們發現,在所有的關於新世紀的十大最新與最熱門職業的預測中,有一個職業始終赫然名列其中,這就是:諮詢策劃。有人說,假如“條條大路通羅馬”,那麼,幫助我們找到通向羅馬的那條最近的道路的,就是諮詢策劃。確實,“諮詢策劃”在最近的幾年越來越吸引人們的眼球了。一些著名的諮詢策劃專家也逐漸為人們所知,可是,你會想到一個名牌大學的著名教授也會在諮詢策劃中大顯身手,而且日益引人矚目?近日,本報記者就此專門採訪了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國際傳媒研究所所長潘知常。
潘知常:“高參”、“軍師”、“顧問”一肩挑
對於學術界,潘知常是位著名的美學家、傳播學家。同樣對於媒體和南京市民來說對他也該是再熟悉不過的,長期以來,他在地區形象、政府形象、旅遊形象、企業形象方面完成了許多成功的策劃,是著名的政府高參、企業軍師。而且,他還是媒介顧問,媒介策劃是他的強項。蜚聲全國的民生新聞——《南京零距離》、《直播南京》、《1860新聞眼》都是他直接參與策劃的品牌欄目。目前,他還擔任了海南廣播電視總台業務顧問、海口廣播電視總台業務顧問、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新聞中心業務顧問等等,奔波於北京、上海、天津、海南、合肥等地。當被問及媒介策劃的奧秘,他淡淡一笑,說:講“好故事”與“講好”故事!這,是他所關注的,亦是他在教學中所要求於學生的。
做客廳新聞
潘知常教授經常對學生說:要一手抓學術,一手抓業務。而且兩“手”都要硬。他自己也是如此。在“業務”方面,連多年從事媒介的人對他都很佩服。這個業務,就是“媒介策劃”,在這個方面,他應該說是頗具盛名。他所參與的一系列關於民生新聞的成功策劃,讓南京這座城市在新聞傳播業界很是紅火了一陣。當談到這些成功的媒介策劃時,潘知常教授顯得很坦然,他說,“我當初的想法是要把節目做成架橋式的,最好是個立交橋,而不要做砌牆式的節目。是想讓電視媒體成為‘信息的綠色通道’,做南京人真正關心的信息……是客廳新聞,做到講‘好故事’與‘講好’故事……”,他的這個簡單而單純的想法正是後來在南京家喻戶曉的《南京零距離》、《直播南京》、《1860新聞眼》等品牌欄目的雛形。現在,這些欄目真的成為了南京的新聞“立交橋”,也真正成為了百姓所喜愛的“信息的綠色通道”。
在潘知常教授的眼中,民生新聞的真正成功不僅僅在於做到了“三貼近”,而更在於媒介說話方式改變。有別於之前的寫論文式的新聞播報方式,民生新聞帶來的是一種講故事式的新聞播報方式。民生新聞的出現真正體現了百姓的知情權這一新聞根本要求。對於如何做好在電視上“講故事”,潘知常教授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城東與城西同時發生車禍,作為報道的地方媒體,倘若只是簡單的報道說是發生兩起車禍,一個在城東,一個在城西,這樣是無法吸引人的。報道者要在兩起車禍中找到不同點,兩起車禍中或許城東的是因為醉酒駕車,而城西的是因為違章駕駛,這些內在的特殊點是人們所關注的,從這個特殊點出發,就可以找到民生新聞所需要的故事了。而南京的民生新聞的品牌欄目有著如此高的收視率,也證實了講故事式的新聞播報方式的魅力。
對於潘知常教授策劃成功的幾個品牌欄目,潘教授笑著說,“在這方面,我也沒有做出多少成績,只是其中的許多人中的一個,而且儘力而已。……我參加了江蘇、南京的許多媒介欄目的策劃。重要的如江蘇電視台的《南京零距離》,這個欄目被稱之為‘中國社會新聞節目的革命的發起者’,也是‘民生新聞’的始作俑者。在節目策劃之初,我也是應邀參與的策劃者之一。後來南京市委宣傳部的部長和南京電視台的台長也希望我幫助他們策劃一檔類似的節目。這樣,我和其他幾個專家又參加了南京電視台的《直播南京》的策劃。現在,這兩個節目在江蘇的收視率都是最高。在這以後,我又參與了江蘇衛視的《1860新聞眼》等節目的策劃。”他的這番真實而坦然的談話,多少讓我們明白,這些讓南京人耳熟能詳的欄目,潘知常教授的策劃都是必不可少的。
全國示範的典型
不僅僅是南京媒體,潘知常教授還為政府形象的塑造做過眾多很成功的策劃。南京市民們非常熟悉南京的市民精神:“開明開放、誠樸誠信、博愛博雅、創業創新”;還有2003年非典時期南京市民抗擊非典時非常熟悉的著名口號:“非典終將倒下,城市精神永存”;以及2003年的“萬朵鮮花送雷鋒”活動等。這些,其實都是出自潘知常教授之手。
2003年的“萬朵鮮花送雷鋒“的活動就是其中最成功的範例,並且成為了全國學雷鋒活動的一個典型。宣傳部門每年都要組織“學雷鋒”,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潘教授建議他們“在精神文明建設中要計算投入產出”,要盡量少做或者不做“勞民傷財”的事情。宣傳部門的領導很開明,就讓潘教授負責策劃,他就出了“萬朵鮮花送雷鋒”這麼一個主意。具體來說就是,在全市宣布,從2003年3月2號到4月2日,在每個區的“文明辦”都設二十四小時開通的熱線電話,任何人只要你見到了身邊的好人好事,都可以打電話推薦,經過核實后,如果事實屬實的,就馬上派香車美女給對方送鮮花。宣傳部從廠家搞了幾輛贊助的車,裝成花車,找了幾個漂亮女孩,天天去送花。結果,送了一個月,南京人都很歡迎。市民最大的感受,就是覺得生活變得可愛了,南京變得可愛了。這正是潘教授所要的效果,因為他在講美學時經常強調,審美不是牛虻,而是蜜蜂,審美就是在生活里發現可愛的東西。潘知常教授經常講,“確實,在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但是我們卻一定要‘常念一二’。社會上固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總還有‘一二’好的地方,因此我們要‘常念一二’,並且要將它‘儲蓄’起來,要儲蓄愛、儲蓄美、儲蓄光明,並且把它們發揚光大”。後來,這個策劃被中央“文明辦”作為成功策劃以文件附件的形式下發到全國,要求各地學習。
不僅如此,潘知常教授還參與了南京的第一屆“世界歷史名城博覽會”的策劃,使得“世界歷史名城博覽會”成為樹立南京形象的一項重大活動。2004年潘知常教授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要把南京建設為“和平南京”,指出南京要左右開弓,要打兩張牌,一張牌是:“文化”,一張牌是:“和平”。現在,經過他和其他人的共同努力,“文化南京”、“和平南京”,已經成為全市的共識。
數目龐大無法細數
除了成功的媒介策劃和政府策劃,潘知常教授的地區形象的策劃同樣做得很成功。例如,南京仙林大學城的文化特色策劃,南京河西新區的文化特色策劃,南京白下區的形象策劃,南京市的城市形象策劃,江蘇文化大省建設的策劃,蘇州沿江旅遊形象的策劃以及淮安、連雲港等地的旅遊形象策劃等等,還有一些較小的策劃,由於數目很多以至於潘知常教授都無法一一細數。直接點說,在南京大學潘知常教授絕對是最繁忙的教授之一,各種不同的策劃活動使得他經常一刻不停地奔波於全國各地。而在南京大學的新聞傳播學院,潘教授的科研項目也是最多的。這讓我們聯想到:他曾經以自己的智慧為多少地方雪中送炭,或者錦上添花啊?!
正如所有了解潘知常的人說的那樣,潘教授的話會讓人眼前一亮,他在談話間會在不自覺間就緊緊吸引了對方的注意,他往往從一點出發,但是又發散出去,左右逢源,再加上一流的口才和記憶力,總是能把一場哪怕是話題枯燥的談話也變得多姿多彩。對於潘知常的採訪結束也是在這樣的生動交談中進行,而且,也是在這樣的快樂中結束的,帶著潘知常教授一貫的自信與睿智……
(原文載《江蘇科技報》2007年1月13日,記者:施頡婧)
《潘知常風波:聚焦網路打假背後的真相》
2006年六月中旬,南京大學結束了對該校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導、南京大學傳媒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潘知常的學風問題的長達三個月的審查,鑒於最後認定他只“涉及學風問題”(而並未涉及抄襲),因此決定給予其“暫時停止研究生導師資格”的處分。至此,一度在網路中甚囂塵上的“潘知常風波”塵埃落定。
頗具玩味的是,國內媒體對此表現得出奇冷漠,沒有一家平面媒體予以關注,在網路上始終也只有《新語絲》網站主動發布過一次有關消息(但是內容卻明顯有誤,例如竟然不提南大對於他的問題的性質的認定是只“涉及學風問題”而並未涉及抄襲問題,例如又說他被停招博士兩年與停招碩士兩年,等等)。
此事爆出后,眾人的聲音同樣頗具玩味。有人在《新語絲》網站發表意見說:“處理偏輕”;但同時我們問詢了不少南京大學的教師與學生,多數人的反應卻是:“處理明顯過重了”。
據我們調查了解得知:潘知常現在仍帶著博士生與碩士生,而且九月開學后又有一名博士生進入他的門下,而且,就在八月份他還應邀在北京大學做了兩天學術報告,在其他高校、機關、企業的報告也絡繹不絕,其間,還有一所院校聘請他擔任了兼職教授,看來,“暫時停止研究生導師資格”的處分很可能主要是指2007年暫停招收研究生。然而,無論如何,“暫時停止研究生導師資格”的處分畢竟象徵著網上一場“潘知常風波”的結束。
“潘知常風波”始於一次網上的爭執。2006年二月上旬,上海自由作家張遠山看到某網站轉載的潘知常的一篇沒有公開發表的講課記錄稿,其中給學生推薦的五本書與他在《進入古典中國的五部經典》一文中列舉的五部經典篇名相同。於是,張遠山寫了《潘知常教授與鄙人所見略同》,並發表在新語絲網站。然而,對於張遠山“所見略同”的觀點,潘知常卻有不同看法:潘知常認為只存在推薦五本書巧合的情況,自己對五本書的文字介紹與具體評價與張文完全不同;況且,他實際上推薦的也不止五本,而是六本。因此,他連續數次給新語絲網站寫信,要求發表自己的說明情況的文章,但始終遭到拒絕。在交涉無果的情況下,潘知常將文章投送另一學術打假網站《學術批評網》發表。之後,潘知常此前的幾封寫給新語絲網站負責人的私人信件被該網站作為“恐嚇”學術打假的信件予以公開。繼而,該網站連續發表數十篇帖子,對於潘知常的學風、人品,展開猛烈聲討和抨擊。3月5日,該網站發表了沒有署名的《南京大學6位博士生關於請求查處潘知常事件給校領導的公開信》,信中要求對潘知常予以查處。3月8日,天涯社區的“關天茶舍”討論版出現署名為“luckydog2”的《給南京大學六位給校領導寫公開信的博士生的公開信》,對六博士的公開信提出質疑。隨後,南京大學決定對網上所涉及的潘知常的有關問題進行審查。
網路爭訟的焦點之一是:潘知常的《反美學》一書,是否十年前就“涉嫌抄襲”?
1997年10月14日的《XX晚報》刊登了一篇短文,指出潘知常的《反美學》第五章借鑒了國內的一本專著,但是卻沒有註釋。據此,有人認定:潘十年前就“涉嫌抄襲”。然而經我們查閱證實,其實該晚報早在1997年12月16日就已發表過潘知常的回應文章:《關於〈反美學〉的誤讀與遺憾》,公開說明那是由於出版社誤刪註釋而造成的“遺憾”,並且公開出示了此前出版社早已開具的證明,同時,文章還寫道:“我的完成於1996年3月的另外一部專著《詩與思的對話》(上海三聯書店1997版),由於內容的需要,……在第三章第三節中改寫、擴充了《反美學》第五章的部分內容,就在第三章的最後一個即第(58)中,我也曾作過同樣的說明。”此後,應有關方面的要求,江蘇省版權局有關部門經過近兩個月的核查,也最終正式認定:該書中確實有兩小段(共約200餘字)出現雷同,但是潘知常沒有抄襲,責任應由出版社承擔。
然而,儘管潘知常的上述回應很容易在報端查得,儘管江蘇省版權局有關部門的正式認定在南大也人盡皆知,但是在網上的打假帖子中卻耐人尋味地始終無人去提起。一位資深的律師在了解了上述情況后表示:具體的看法可能還會有不同,但起碼在法理上潘知常應該是無懈可擊的,也應該是不能認定潘知常存在抄襲行為的。
網路爭訟的焦點之二是:“《光明日報》事件”。
2000年9月5日,《光明日報》理論版上曾刊登一篇文章,題為《生命美學:世紀之交的美學新收穫》,文中寫道:“……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就20世紀出現的以蔡儀為代表的認識美學、以李澤厚和劉綱紀為代表的實踐美學、以潘知常為代表的生命美學這三大美學構想而言,只有以潘知常為代表的生命美學的構想,才真正與中、西方美學實踐以及當代審美實踐一脈相承、相得益彰。至於認識美學、實踐美學,則無論從中、西審美實踐來看,還是從當代審美實踐來看,應該說都彼此格格不入。因此,其理論構想堪稱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文章的作者是某師範大學的教授。事後據查,文稿是由潘知常代他轉寄報社的,這篇文章也是經過他修改的。南大中文系有人因此而稱之為“學術大師風波”。
為了更為具體地了解當時的情況,我們查閱了事件前後的《光明日報》。發現這是一篇實踐美學與生命美學之間的學術爭鳴文章,而不是一篇關於潘知常本人的學術評價文章。有2000年6月13日《光明日報》的編者按為證:“90年代以來,我國美學界展開了實踐美學與生命美學的論爭。關於這場論爭,北京大學閻國忠教授認為,它雖然也涉及哲學基礎方面的問題,但主要是圍繞美學自身問題展開的真正的美學論爭,這場論爭同時標誌這中國(現代)美學學科的完全確立。本刊今天摘編兩篇介紹有關實踐美學與生命美學觀點的文章,以饗讀者。同時也希望各地的人文社科雜誌將刊發文章的新觀點推薦給本報——編者”。同日,該報發表了潘和另外一人的爭鳴文章,而《生命美學:世紀之交的美學新收穫》則是此後的第三篇。顯然,該文的褒獎與針砭都出之於一種常見的學術爭鳴的口吻(對方在針砭潘的生命美學時也採取的是同樣的口吻)。而潘知常作為90年代風行全國的后實踐美學的兩位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作為國內生命美學的領軍人物,應該是為學界所公認。他的突出美學貢獻被國內的幾部研究20世紀美學的專著(例如,北大教授、博導閻國忠的《美學建構中的嘗試與問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走出古典——中國當代美學論爭述評》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以及武漢大學教授、博導陳望衡的《20世紀中國美學本體論問題》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列出專門的章節予以介紹,也是事實。而且,這樣的爭鳴專欄,《光明日報》在1998年就已經開辦過一次,並曾經發表過著名美學家劉綱紀、潘知常等人的爭鳴文章。再搜索一下,還不難發現,對於生命美學,國內學者的類似評價頗多,例如,著名美學家、北大教授、博導閻國忠就認為:“潘氏生命美學比李澤厚實踐美學更有資格成為一個美學體系”(閻國忠:《走出古典:中國當代美學論爭述評》,等498頁,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因此,上述的爭鳴文字中對於潘知常的生命美學的褒獎也未必就沒有事實依據,起碼也應該算是一家之言。因此,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這段話是擅自修改還是經過原作者同意的。對此,我們不得而知。我們能夠知道的只是:這篇文章是原作者自己拿給潘知常的,而且同意由潘代他轉交。一個不論年齡還是資歷都與潘知常存在明顯差距的作者,為什麼會把自己的文章輾轉交給潘知常而不是《光明日報》?其中的原因是因為想請潘代為修改,還是讓潘知常代他到郵局去寄出?就不便妄加猜測了。
顯然,這件事情遠遠不像人們渲染的那麼嚴重,南大中文系有人因此而稱之為“學術大師風波”更無從談起。當然,無論如何,爭鳴的一方涉及本人,畢竟還是應避瓜田李下之嫌為宜,哪怕是原作者同意甚至熱情相邀,也還以不親自捉刀為宜,這對潘知常來說,應該是一個需要汲取的教訓。
網路爭訟的焦點之三是:潘主編的《傳媒批判理論》一書與幾篇沒有發表的講課稿是否“涉嫌抄襲”?
網上有人指出:潘知常主編的《傳播批判理論》(新華出版社2002年版)有一兩處涉嫌抄襲。對此,潘知常本人並沒有異議。但因為他只是主編,只應負擔“失察”責任。因此,他也曾在發現問題后立即責成具體責任人在網上公開道歉。但是,書中某一節有二百餘字涉嫌抄襲,可是這一節後來又作為論文發表時,潘知常的名字也在其中。有網民據此說,這應該是潘知常“抄襲”的鐵證。可是不少專業人士對此卻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該文由他人撰寫,這早在該書後記中就已經說明,而後來文章發表時,並未做任何增改,因此,潘的署名也不能說明他本人就有抄襲的行為,應負的責任還是:“失察”。
此外,潘知常幾篇沒有公開發表的講課稿是否涉嫌抄襲的問題在網上也是眾說紛紜。
其中,《批判的視境:傳媒作為世界——西方傳媒批判理論的四個世界》為一份沒有公開發表的講課提綱。有人發現,其中借鑒了陶東風、陳陽等人的文章,卻沒有註釋。核查一下不難發現:這只是一份針對潘主編的教材《傳播批判理論》而壓縮提煉的講課提綱,供研究生閱讀,放在學院內部的教學平台上,從沒有公開發表。而且有“供課下討論,請勿公開外傳,註釋與參考書,因格式限制,暫略。”的正式說明。再認真核查一下還不難發現:是教材《傳播批判理論》一書的兩位作者在撰寫時借鑒了陶東風、陳陽等人的文章卻沒有註釋(已如前述),潘只是在將該書壓縮提煉為教學提綱時恰恰無意中也保留了這兩段話。由此看來,斷言潘抄襲顯然並無根據。
有意思的是,有人在網上指出,潘知常已經把這篇文章“打包”分散為幾篇文章予以發表了。可是事實卻是,這篇文章確實沒有公開發表,更沒有“打包”分散為幾篇文章予以發表。沒有任何根據但是卻能夠在網上大膽推斷,並且由此做出聳人聽聞的判斷,這難免令人對於網上的某些帖子敬而生畏。
另有幾篇講課記錄稿,也沒有公開發表。潘知常將其放在學院內部的教學平台上,並且都曾註明:“供課下討論,請勿公開外傳,註釋與參考書,因格式限制,暫略。”有人認為,其中有抄襲張遠山、李劼文章的嫌疑。可是也有不少專業人士說:從目前列舉的例證看,很容易看出彼此的具體的文字、內容都明顯不同,輕率認定為抄襲,實在過於牽強。
而從南大傳出的消息,關於潘主編的《傳媒批判理論》與幾篇沒有發表的講課稿中存在的問題,經過校外三個專家與校內三個專家的鑒定,都認為不存在抄襲行為,據此,南大學術委員會最終也沒有認定潘存在抄襲行為。具體票數是17:5,17人認為沒有抄襲,5人認為個別地方涉嫌抄襲,但認為潘存在抄襲行為的,則一票也沒有。這個結果,應該是可以想見的,也是能夠接受的。
一場“潘知常風波”塵埃落定,給人的啟迪頗多:
我們看到,在學術打假中,網路確實在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沒有網路,潘知常的學風問題不會暴露出來,即使暴露,也不會得到及時的處理。不過,通過網路打假,也確實存在一個如何保證“實事求是”的問題,這次的“風波”事件暴露出:有些帖子熱情有餘,卻疏忽於認真核查事實,抓住一點就倉促下結論。甚至有人根據網上的帖子就斷言是“性質最為惡劣的剽竊案”,是“大學醜聞”,並且輕率地稱人為“剽竊教授”,可是現在經過認真查證,卻連一個字的抄襲也沒能坐實。遺憾的是,因為在網上的炒作與圖一時之快而給被打假者所帶來的傷害,已經無法彌補。
更惹人非議的是那封沒有署名的《南京大學6位博士生關於請求查處潘知常事件給校領導的公開信》。當時很多人仔細看了網上的帖子后共同的感覺都是:潘知常的問題並不嚴重,但是匿名上網的這封公開信卻口氣凌厲、態度極為激烈,意欲把潘徹底批倒批臭的心態溢於言表,然而其中列舉的一些關於潘知常的所謂“劣跡”,有些卻明顯屬於毫無事實根據。例如說他的《生命美學》一書抄襲,說他收了別人一萬元錢並任命其為副教授,說他拿自己博士的論文去開會,等等,批評自己學校的著名教授但是作為批評者的六個學生卻都不署名,如此不負責任的舉動似乎不像是幾位名校博士的所為,難怪網民“luckydog2”的《給南京大學六位給校領導寫公開信的博士生的公開信》中對此公開提出質疑,也難怪還有網民在跟帖中說:如果這封公開信是造假,如果六個博士根本就不存在,那將會是學術打假中的一大丑聞。
在網上搜索證據並藉以對當事人進行揭發聲討,是目前學術打假的主要方法,這次也不例外,但同時暴露出的問題也很明顯。例如有人根據數年前南大中文系某人在網路上所發的帖子,就斷定潘知常的為人如何如何。但是實際上,南大中文系當時的兩派紛爭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潘知常與中文系趙憲章等人的矛盾更是人盡皆知。因此用他們的話來評價潘知常就難免偏頗(而由“他們”出面來揭露潘,也令人疑惑)。一位南大的老教授笑言:中文系的一派人幾次反對潘知常上博士導師,說他這不行那不行,但是他從中文系出來后,校外三位專家的評審給的卻都是最高分“A”,學科組和學校的評審也都是全票通過,怎麼一下子就這也行那也行了?還有一位中文系的教授回憶說:2001年,在潘知常離開中文繫到新聞系工作半年以後,為了申報文藝學重點學科,中文系還曾想方設法拉他列名其中幫助中文系去拿重點學科,這說明潘知常的學術貢獻就是在矛盾尖銳的中文系也是被公認的,他本人也是為中文系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其中的蹊蹺僅僅在於:從1993年到2001年,在申報博士點與文藝學重點學科時,潘知常從來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但是在申報博士導師時(從1997-2001年)卻搖身一變,轉而成為存在種種不良行為的被學術打假對象。
網上還有帖子說,潘在中文系當研究中心主任時曾收過他人一萬塊錢並任命他為副教授,潘還曾私自在自己博士所寫論文上寫上自己的名字並拿去開學術會議。一位學術圈內人說,這一看就都不可信。潘知常與中文系一些人的矛盾那麼尖銳,如果真有私自收錢的事情,中文系的那些人肯定會在十年前就一查到底並嚴肅處理,絕對不會讓他直到現在還逍遙法外;至於拿學生的論文去開會,潘知常在南大乃至學術圈裡一直是公認的“才子教授”、“明星教授”,這種事情不太可能會出在心高氣傲的潘知常身上。而來自潘的博士本人的斷然否認,更說明了這一點。
南京大學在“潘知常風波”中表現出了嚴肅的治校胸襟,絕不護短,也絕不手軟。儘管不論相對於國內每天都在被揭露的抄襲事件,還是相對於南大過去的被媒介揭露的多起抄襲事件看,潘知常的錯誤在其中都應該算是極輕微的,而且顯然涉及的是學風問題,而不是抄襲問題,涉及的內容也都是沒有發表的文章。可是南大是名校,潘是名人,嚴格要求,求全責備,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在目前在公開出版物中都還存在大量抄襲而且大多都並沒有得到相應處理的情況下,對於潘的幾篇沒有公開發表的講義、講課提綱予以嚴肅處理,這其中是否也存在“過於苛求”之類可以斟酌之處呢?
潘知常教授本人在經歷了這場風波以後,一定也感觸良多。實事求是說,潘知常在學術研究與諮詢策劃實務方面,確實都是一個成績卓著的著名專家,在南大新聞傳播學院的教授中更是名列前茅。學術方面年少成名而且日益更上層樓,諮詢策劃實務方面的成績引人矚目。蜚聲國內外的民生新聞節目“1860新聞眼”、“直播南京”、“南京零距離”,都與他的參與策劃有關,南京的仙林大學城、河西新區的建設也凝聚了他的諮詢策劃的心血,而南京人耳熟能詳的“開明開放、誠樸誠信、博愛博雅、創業創新”的市民精神,更與他的創意直接相關。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從事諮詢策劃實務時從不讓學生代勞,而是自始至終一概由自己親自動手。這在目前的眾多教授、博導“老闆”中也是很鮮見的。不過,學風畢竟是一個學人的生命。而潘知常本人在這方面,也確實存在不夠嚴謹、不夠求實之處。例如如何管好自己的學生?就是一個在“暫時停止研究生導師資格”期間需要認真反思的問題,還有就是如何適應網路教學的時代?潘知常在南大的教學從來就是人滿為患,很多學生都是整整一個學期都不得不站在台階、門口聽課,而他對教學也很認真,對學生更是熱情,但是為了方便學生而輕率地把沒有發表和最終定稿的講課記錄稿放在網上,儘管只是內部的教學平台,對於學者而言這也未嘗不是一種不暗網路教學規則的疏失,也還是存在有待改進之處。因此,現在儘管網上對於他的“抄襲”的炒作顯然已經可以得出缺乏足夠的事實依據這樣一個結論,而動輒稱人為“剽竊教授”的網路審判也開始為越來越多的學人所詬病,但是嚴肅自己的學風,把自己的學術道路走得更好,卻是作為著名學者的潘知常教授所必須反思的課題。
研究範圍主要為美學基本理論、中西比較文化與美學、《紅樓夢》研究、戰略諮詢策劃等。同時長期從事企業、地區、政府與媒介等領域的各類策劃、創意工作。
研究成果獲省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榮譽獎、省政府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三項)、省普通高校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二項)、省普通高校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省政府社會科學成果青年獎、南京大學優秀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等學術獎勵並曾獲華東地區優秀政治理論著作一等獎、北方十五省市社會科學著作優秀獎、北方十五省市社會科學著作一等獎、全國圖書“金鑰匙”獎、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專著《光明日報》“光明杯”三等獎、中國青年優秀美學著作獎(二項)、中國傳播學論壇優秀論文獎、冀版優秀圖書二等獎、華北地區優秀圖書三等獎。
網路傳播課程(主講人之一)被列為2008年“國家精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