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寧武關的結果 展開
- 地名
- 戲曲劇目
寧武關
地名
寧武關是一個北方關隘,外三關之一,地處晉北樓煩(古部落名)故地。
徠戰國時,趙武靈王曾在此置樓煩關,以防匈奴。秦漢為樓煩縣地,置有樓煩關,今縣南的寧化村,即為樓煩關南口,縣北的陽方口,即為樓煩關北口。
北魏時廣寧、神武二郡先後治此,合稱寧武。
唐置寧武郡,始用寧武之稱,取廣寧、神武二郡尾字而得。或說其地有舊寧文堡,取文武對應之義,因有此稱。
寧武關是三關鎮守總兵駐所所在地。關城始建於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在明成化、正德、隆慶年間,均有修繕。關城雄踞於恆山余脈的華蓋山之上,臨恢河,俯瞰東、西、南三面,周長2公里,開東、西、南三門。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增修之後,關城周圍約2公里,基寬15米,頂寬7.5米,牆高約10米,城東、西、南三面開門。成化十一年(公元1479年),由巡撫魏紳主持,拓廣關城,周長3500多米,加辟北門,建飛樓於其上,起名為鎮朔城,南北較狹,東西為長,關城周長七里呈長方形,城牆高大堅固,四周炮台、敵樓星羅棋布。到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關城又被擴展為周圍約3.5公里。城牆增高了1.5米,並加開了北門,不過這時的城牆仍為黃土夯築,磚城牆是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包砌的。萬曆年間,在全部用青磚包砌城牆的同時,還修建了東西2座城門樓,在城北華蓋山頂修築了一座巍峨聳峙的護城墩,墩上築有一座三層重樓,名為華蓋樓。關城不僅與內長城相連,而且在城北還修築了一條長達二十公里的邊牆。寧武距鳳凰山之北,傳說由鳳凰所變,故有“鳳凰城”之稱,遇敵侵犯可神奇地飛走。但見城池猶如鳳身,城北華蓋山護城墩酷似鳳首,東西延伸的兩堡儼然鳳翅,南城之迎薰樓,正如高翹的鳳尾。雄居城中的鼓樓,堪稱鳳凰的心臟,使人產生美妙的聯想。萬曆末年,增高城牆,加以磚包,關城更為堅固雄壯。
寧武關
寧武關
當北同蒲鐵路線上北上的列車像一條巨龍一樣,由煤鄉軒崗西北的崇山峻岭中穿越而過之後,眼前,一座現代化的小城便出現在鐵路線西的河谷中,這就是古代的晉北重鎮——寧武關的所在地。寧武關故址就是今山西省寧武縣城,當呂梁山脈北支蘆芽山和雲中山交會的谷口。谷口寬廣,敞向北面的朔縣盆地。三面環山,北倚內長城,深居於四面屏蔽的腹地,形勢穩固,易守難攻。這裡處於大同、朔縣聯合盆地的南緣,地形高亢。山西省內兩條大河桑乾河和汾河卻取源於此,分流南北。東西兩面又有滹沱河、黃河的支流由此流出。因此,這裡雖是山區,卻具路通四方之利,交通方便。由此北上可到大同,南下可達太原。寧武關,在今寧武縣城區。始建於明代中期,為萬里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地勢險要,因其地處“三關”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應偏關,東援雁門”的戰略作用。
寧武關
明憲宗朱見深是朱棣之後明代不多幾個有些作為的皇帝之一。在他的朝代建立寧武關其實是有特殊含義的。明憲宗的父親就是創造被生擒“奇迹”的魯莽皇帝明英宗。在明英宗時,當時的蒙古在漠北的勢力已經一分為二,瓦剌與韃靼,瓦剌強大了起來,並不斷騷擾明朝的北邊。太監王振鼓動英宗發動對瓦剌御架親征,但是準備不足,糧餉接濟不足,前線屢屢失敗。形勢不好,英宗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被包圍。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為避免被瓦剌威脅,明王朝立朱祁鈺為帝,年號景泰。隨後朱見深太子位置被廢。“奪門之變”后,他的太子之位也失而復得。然而在這樣的經歷,使得他的精神壓力非常大,朱見深繼位的第二年改年號為“成化”,而在成化三年就建立寧武關就是希望不要再重蹈覆轍,防患於未然。在此之後,寧武關的防禦功能被發揮到淋漓盡致,有效的擋住了蒙古的入侵。明正德八年(1513)蒙古騎兵從大同入犯,進攻寧武關,企圖由此進入晉中。守關官兵奮起抵抗,戰敗蒙古兵,保衛了晉中的安全。寧武關的創設、加固以及沿關防戍的修築,將偏頭、雁門、寧武三關連為一線,有效地加強了明朝北部邊防,在相當時期內,保障了三晉人民的安全。
當時關防的設置,不僅有警邊禦敵的意圖,同時也有防止和鎮壓國內反抗的意圖。由於前幾任皇帝的橫徵暴斂,以及對於蒙古的多次用兵,到了崇禎皇帝期間,國庫空虛。而此時蒙古勢力逐漸弱小,滿洲勢力大增。為取得戰爭勝利,崇禎皇帝加徵兵餉。朝廷征一分,官員征十分。在朝野腐敗的情況下,激起了民變。李自成從陝西起義。在對大明朝的戰爭中,寧武一戰非常慘烈。寧武破則北京危險。因此在此戰上,雙方都拼盡全力。明末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極其重要的大戰。但攻關的卻不是來自北方的入侵,而是來自後方的攻擊。
當明末農民起義的風暴席捲陝、晉大地時,寧武關又成為抵禦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北上的堡壘。公元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后,隨即率大軍北渡黃河,取道山西進行北伐。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便攻佔了太原。當向北攻克雁門關準備攻擊大同時,發現明軍在寧武關聚集了大批軍隊,有側擊起義軍的企圖。當時李自成由於曾經在羅城吃過周遇吉的敗仗,認為他是一塊硬骨頭,是有些害怕的。所以準備放棄攻打寧武關,繞城而走,直取大同,儘快攻擊北京皇城,然後再攻擊無援的寧武。後來在軍師的勸說下,以及寧武關在
三關中相互策應的重要位置,李自又返身南下,奮戰七晝夜以慘重的代價擊敗鎮守雁門關的三關總兵周遇吉,為奪取北京掃清了障礙。如今在寧武恢河東岸,仍有周遇吉之墓,為磚石所築。這一戰整整打了七個晝夜,起義軍經血戰最終破城全殲了守關的明軍,但打的卻十分艱苦。這一戰也充分見證了寧武關的險要和堅固。也正是因為這一戰,卻堅定了崇禎誓不南遷的決心。他認為憑藉層層險關足可窒礙起義軍的攻勢,可從容等待各路勤王之師的到來。但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寧武大戰之後,大同、宣化、居庸關的三處守軍,以及調去的援軍,竟然全部不戰而降。層層險關要塞全成了擺設,致使起義軍一路長驅直入,迅速包圍了北京城。在那場勢如破竹的農民起義中,農民軍在寧武竟然苦戰七晝夜,付出了慘重代價,以至於到處開倉放糧的李自成一怒之下火燒寧武關,說明了寧武關的堅固與險要,如此慘烈的戰爭也說明了寧武關在軍事地理位置上的重要作用,寧武關也因此聞名天下。寧武關見證明王朝的衰敗,其實某種程度上不也說明:真正的關口不在外形,而更在人心。
在現代戰爭中,寧武也是戰略要地。抗日戰爭時期,寧武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的一部分。1938年,日偽軍一萬餘人分四路圍攻晉西北根據地,並佔領了寧武等七縣城。八路軍120師採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策略,首先擊敗其它各地的敵人,然後以主力在寧武外圍活動,切斷敵軍歸路,並以一部分緊逼寧武城。這時寧武之敵便在從陽方口南下敵人的接應下,棄城北竄,120師予以沉重打擊,終於收復了寧武城。在1940年的百團大戰中,八路軍120師曾以截斷同蒲路北段交通為目的,以主力破擊寧武——軒崗段,在寧武、忻回展開破擊戰,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現今山西南北交通大動脈同蒲鐵路從寧武關穿過,又有公路通向四方。這裡仍為晉北的交通要地。
清朝建立以後,因為與蒙古的和睦關係,寧武關的要衝、防禦作用基本喪失,變為內地,成了祥和的聚居之地,遂將關城改為府城。其防禦設施和內長城也逐漸廢棄,成為了還尚可辨認的遺跡。現存關城舊址範圍分西關和東關兩部分,城牆依山勢而建,十分壯觀。據史書記載,明弘治十一年(1498)擴城七里。萬曆三十四年(1606)城牆砌磚,周長3567米。城中鼓樓為寧武關代表性建築。周圍烽火台峙立,氣勢雄偉。寧武關城築於呂梁山脈北部支脈的山口,周長3.5公里余,襟山帶水,地形險要,今已傾圮,兩側山上的內
長城遺跡尚存。今除存極少的零星夯土殘牆外,基本上全已被拆毀,只剩下位於城中心的一座鼓樓在春風裡笑傲紅塵,留下滄桑歷史的裊裊餘音,至今尚保存良好。寧武關鼓樓,位於今寧武縣城人民大街,平面布局基本呈正方形,此樓下座為磚砌券拱十字穿心洞,樓為三層三檐木結構歇山頂式建築,通高30餘米,氣勢宏偉,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鼓樓內的文物陳列中,有寧武縣古寺出土,當年修築長城時用過的大水缸和戍守長城的將士們使用過的各種兵器。
陽方口是明長城山西關隘。位於山西省寧武縣北約13公里.陽方鎮重要口舊為九牛口。長城過恢河地段,原建有九孔石橋一座,與兩側長城銜接,每個橋孔內又有一鐵牛鎮守。后鐵牛被水沖走,橋亦坍塌,更今名。陽方口堡城,東靠長方山,西傍恢河,為明嘉靖十八年(1539)巡撫陳講所築,萬曆四年(1576)增修。堡城周1公里左右。有“山西鎮中路第一衝口”之稱。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論述陽方口堡戰略地位時說:“大同有事,以重兵駐此,東可以衛雁門,西可以援偏關,北可以應雲朔,蓋地利得也。’現陽方口亦為晉西北、大同、大原的交通樞紐。北有同蒲、寧苛兩條鐵路,還有忻州至保德,崞陽至偏關,水泉、陽方口至平魯等三條公路幹線通過。陽方口長城今已殘毀,尚存城北磚券拱門,用橫木支撐著,供行人來往。陽方口西的長城存夯土殘牆和土築墩台。陽方口東長城尚存部分磚砌牆體,井有三座磚砌空心敵樓保存較好。
古長城:在樓子山上有古長城遺跡,明正德中,兵備張鳳羾立石山下,曰“紫塞長城”,或疑為六國趙時所築之舊。
古襄陽城:《太原志》云:“在靜樂縣北九十里,古寧化軍南。”遺址微在。
林溪鎮城:在林溪山下,世傳隋煬帝避暑處,金天會間,即其地改為聖壽寺。
隋汾陽宮:在縣西南六十里,即林溪鎮城處。
古樓煩關:在寧化南,靜樂界。
天池故城、元池故城:並李克用表置者。
汾陽故縣、六度故縣:上並唐築。
用武池:高齊於此大蒐,因名。《崞縣誌》稱:在寧武關。《魏志》云:疑即天池是。
天池監牧、元池監牧、樓煩監牧:並唐時置,使牧馬處。自樓煩關以下,今皆無跡。
橐蓮台: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二鎮三關志》云:“今陽方口河西高山謂之‘橐蓮台’,世傳宋王侁望楊業兵處。”《朔州志》亦載之,唯《崞縣誌》但記台名,不言王侁事。考元魏滅赫連氏,遷其子孫散處雁門、代,北依山谷以居,故其地有赫連台,所云橐蓮或是赫蓮之訛。
宋摩崖題名:在樓子山崖,題云:元佑缺年秋七月己卯,文思。副使知寧化軍事太原王余、應定山與前朝奉郎通判軍事汝南趙審道同游樓子山,飲於漏崖之足,以觀汾水之源。酒酣,公為安懿王泠瓏之琹,以撫秋思之美,既闕,而奏雪中松之曲。是行也,部吏劉喜、王錫、魏廓、陸思誠、鞏裕、李昌言、秋球、榆次尉石伯倫預焉,洛陽鞏裕書。右依《魏志》書之“為安懿王泠”,五字疑筆跡稍泐,文有訛隱,若“王”當為“玉”,“泠”當為“玲”,餘三字則未詳也。
寧武府屬
在郡城中少東北七百戶街,負山臨逵,地勢高爽。雍正四年(1726年),知府郎瀚建,即故寧武道署之舊,改創為之府。經歷謝廷恕董其事,署成規局,宏整門屏,東、西兩坊翼之,坊門高廣,太守車騎所出入也;循坊列柵,以禁行者,柵周方寬闊,中容吏士數百人。大門三楹,正南面啟,入為儀門,自儀門入,為大堂,堂前有抱廈堂,左為兵餉庫,右為庫軍房;堂下東西吏舍各六,東南官廳在焉,西南則隸卒夜值者居之。儀門外,東為土神祠,西庫神廟。由大堂而後為宅門,門外,左、右班房各一;門內,左、右各有房三間,皆北向。其北為二堂,堂東、西屋各三間,堂下門東、西啟;自東門入為書室五間,皆南向,後有屋三間,北與書室對門;由西門入,書室二間、客廳三間,客廳南對者為“琴鶴軒”,亦為射廳,凡三間;射廳之西為馬廄,有井以飲馬,有祠屋為間者四而庳,以祀馬祖。自二堂后入門,為知府內宅,住房三間,東西洞房各二,廂房各三,門外東西偏房各一,又東為廚,最後房五間,因山為趾,勢獨高,見郭外諸峰;房東西屋各三間,又夾道中屋二間,東如之。
清代寧武府疆域:在山西布政司西北三百四十里。東西廣三百二十五里,南北袤二百八十里。東至朔平府朔州界二十七里,又東至大同府應州界二百二十里,山陰縣界一百八十里;西至太原府岢嵐州界一百二十五里,又西至保德州界二百三十里;南至代州崞縣界七里;北至水泉營邊牆界二百七十里;西南至忻州靜樂縣界一百四十里;東北至朔平府平魯縣界二百里;至老營堡邊二百二十里;至朔平府治三百二十里;至大同府治三百四十里;西北至保德州河曲縣界一百八十里,至老牛灣蒙古界二百五十里。自府治由山西大同府經直隸宣化府,入居庸關至京師一千四十里;由代州東至易州,入紫荊關至京師九百十里。
乾隆年間寧武府屬四縣人口:
寧武府屬四縣,乾隆十年分至十四年,審定戶口共:土著民二萬二千五百七十戶,男女共十二萬六千四百十六口;大口六萬五千六百三十九,小口六萬七百七十七。
縣倚郭
築於成化二年(1466年),初為關城,巡撫都御史李侃請即古寧化軍口置關,設都指揮領軍守備。乃以是年丁亥(1467年)三月始事,明’年(1467年)四月城訖,以總兵鎮之,遂為鎮城。城北踞華蓋山,因其高而俯其東、南、西三面,周四里許,基五丈,面廣半之,高三丈有奇,門其東、西、南三面而閉其北。東門曰“仁勝”,西門曰“人和”,南曰“迎熏”,上建重樓。(宏)治十一年(1498年),巡撫魏紳拓廣之,周七里一百二十步,增埤五尺,加開北門,亦建飛樓於上,名之曰“鎮朔”。城狹於南北,長於東西,其形科橢,望之若敷巾幅然,然皆土築。萬(歷)元年(1573年),巡撫趙某議包以石,益加增高,連女牆四丈二尺,然未果。行至三十四年(1606年),寧武道郭光復始甃以磚,又築東、西關城,皆磚甃,共長一千七十餘丈,高三丈五尺。西關門曰“永寧”,其南出者曰“阜財”;東關門曰“久安”,其南出者曰“解慍”,下有塹。先是萬(歷)二年(1574年),寧武守備某築護城墩於城北山上,方二十八丈,高二丈為基,基上為台,台上為樓三重,樓外列堞二十四,登之可眺百里;台下周以磚牆,直一丈,環廣四十丈,牆上列垛四十,屹然與城表裡,巡撫魏允貞所使也,今樓垛以廢。國朝置府城,因其舊寧武營在焉。乾隆六年(1741年),東關門樓圮,知府魏元樞重葺之顏,曰“望華”,並修南、北二角樓。城南接鳳凰山,寧武人又呼為“鳳城”。
社稷壇:在南關河外,雍正三年(1725年)建。壇廣二丈五尺,高二尺一寸,陛,東、南、西各三級,無封樹。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北關山坳,雍正三年建。壇基、高、廣與社稷壇同,無封樹。
先農壇:在郡東門外,教場東北。雍正五年(1727年),署寧武令、太原府西糧同知董泗儒奉文建。壇制與山川、社稷同。大殿五間,門樓一座,左右角門二,農器庫二間,官廳二間,壇旁地四畝九分以為田,季春亥日,郡、縣官九,推行事如制。
八蜡廟:在府東關外。
厲壇:在郡西關。
城隍廟:在府治西北,華蓋山之陽。
寧武府學
寧武關
寧化城:宋嘉祐六年(1061年),以河西西夏人往來隘口,乃立寧化軍,因隋汾陽宮城之舊址,廓而築之,金、元因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寧化巡檢司,山西都指揮使常守道帥官軍來屯,將舊城六里二百七十步、南邊關廂裁去,於城東山坡上,隨地形勢築城二里一百九十七步,未完調去。五年(1372年),延安侯唐宗勝、千戶唐成繼成其功,城高三丈一尺,壕深一丈,城樓六座。十一年(1378年),改巡檢為寧化守御千戶所,隸山西都司。嘉靖中,改隸寧武。至萬(歷)十四年(1586年),甃土城以磚,當改寧化所,時設掌印千戶、巡捕、城操吏目各一。中有靜樂倉,今仍為寧化巡檢司。
本路參將設於嘉靖二十七年,駐紮利民,所轄寧武、盤道梁、神池、利民、八角、寧化、長林、陽方八城堡,凡屬守備五,防守二,千戶所者三,分管內邊東起廣武界神樹樑,西盡老營界地椒峁,沿長二百九里零四十丈,邊墩一百二十四座,火路墩一百二十一座。邊之內外續設小蓮花、夾柳樹、燕兒水、雕窩梁、玄岡口、朔寧、狗兒澗、圪(土老)罐、石湖嶺、西溝口、得勝、勒馬溝、蔣家峪、乾柴溝、野豬溝一十五堡以為犄角。兵馬除軍門標下兩掖營散兵及標正二營外,闔路見在官軍九千八百八十七員名,馬騾三千七百七十匹頭,內援兵官軍二千六百四十五員名,馬騾二千三百九匹頭。本路東西援雁、平、偏老,北控三雲,南藩全晉,蓋山西鎮之要害也。嘉隆間頻遭虜患,故於沖緊各處續添前項小堡,分兵據守以扼虜沖。款后烽火不警,干戈載戢,軍民幸帖枕席之安。顧款久則弛,兵驕則玩,乘此閃暇之時,正當圖綢繆之計,一切詰兵儲餉,未可以款事而遽忽之也。
寧文堡
本城舊築小土堡於今城之西,是為寧文堡。景泰元年築寧武土城,成化間展修之,隆慶四年始議磚石包砌焉,周七里零二十六步,高連女牆四丈二尺。萬曆二十七年添筑西關土堡一座,周四百六丈三尺,二十八年又建東關土堡一座,周五百八十六丈九尺,俱高三丈五尺。初設守備一員,弘治十一年添設守御千戶所,嘉靖二十年移偏頭關,副總兵改為總兵鎮守於此,添正兵,坐營標兵,守備各一員,三十九年設寧武兵備道及管糧通判,建學立倉,規制大備,屹然稱雄鎮矣。見在官軍標,正營六千一百三十四員名,馬騾五千九百三十三匹頭,守備所領並寧武所二千二百五十六員名,馬騾三百五十匹頭。分管內邊沿長四十里零四十五丈,邊墩五十二座,火路墩二十五座,與所轄朔寧,陽方,狗兒三堡防守把總畫地守之。內陽方並西溝口,苦參窊等處皆虜馬經涉之處,嘉靖十九年大舉二次,皆由此入搶至忻州,崞縣,地方大遭荼毒。故設總兵據險扼吭,統重兵以彈壓之。無事則居中調度,有虎豹在山之勢,遇警則隨在策應,無豺狼嗥野之虞。三關保障胥有賴焉,非止寧武一隅已也。惟是地當孤懸,兵鮮土著,總兵所統標、正各兵雖多驍健,然半系四方烏合之眾,驕悍素號難制,駕馭頗費調停。惟在大將平日威愛並濟,鼓舞有方,使烏合之人心樂為我用,臨時調發應敵,以之克捷不難矣。至一切兵食之計,鎮道同心,謀必萬全雲。
陽方堡
本堡於嘉靖於十八年土築,萬曆四年磚包,周二里零八十步,高三丈五尺。設防守一員分領守備營及改撥見在旗軍三百四十九名,管邊一十三里零一百五十步,邊墩三十座,內西水口,苦參窊二處極沖,通大虜。本堡雖離虜巢稍遠,實為三關屏翰,寧武要衝。議者謂虜犯大同,大將當提兵移駐於此,一以擁護雁門而虜不敢東視,一以策應偏,利而虜不敢西下,朔,雲且藉以聲援而虜不敢外住蹂躪矣。蓋門戶鞏固,則堂奧自安,此最得肯綮雲.
寧化城
徠本城洪武十二年土築,萬曆十年磚包,周三里零二百一十二步,高三丈三尺。設守御千戶所,掌印巡捕,城操各一員,所領見在官軍七百四十員名,火路墩九座。本城地近腹里,雖非沖劇,然支鍋石,小嶺兒虜騎可通,亦屬要害,嘉靖間曾兩經入犯,地方頗遭花毒。必須防守嚴密,庶可保障無恐,甚勿以近腹而少忽之.
盤道梁堡
寧武關
相關文獻
寧武關
《寧武關》,傳統戲曲曲目,事見《鐵冠圖》傳奇。
《寧武關》,京劇又名《別母亂箭》、《一門忠烈》,該劇早年曾為余叔岩、言菊朋的代表劇目,因世人對該劇主題及人物褒貶各異,故不常演以至今已失傳。
故事大意:明末,李自成率部攻打寧武關,守將周遇吉固守,終難抵擋。周遇吉突圍探母,欲保護老母及妻兒等逃離,周母誓與城池共存,令其再戰。李自成兵逼城關,周母令媳、孫自殺,然後放火自焚。周遇吉力抗義軍,被亂箭射傷,后自刎身亡。
此劇為京劇、崑曲文武老生傳統戲之一,全劇通唱曲牌,亦文亦武,在別母、中箭、殉城等場次中,有繁難的身段表演及曲牌演唱。川劇、湘劇、桂劇、秦腔、同州梆子、河北梆子均有此劇目,徽劇名《別母亂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