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風門的結果 展開

風門

風門

風門亦稱風門熱府。出《針灸甲乙經》。別名熱府。屬足太陽膀胱經。督脈、足太陽之會。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布有第二、三胸神經后支的內側皮支,深層為外側支,第二肋間動、靜脈后支的內側支和頸橫動脈降支。主治傷風咳嗽,頭痛發熱,胸背徹痛,項強,癰疽發背等。斜刺0.5—0.8寸。

簡介


● Fēngmén BL12
● 來源:《針灸甲乙經》
● 別名:熱府、背俞
● 歸經:足太陽膀胱經
● 功效:益氣固表,祛風解表,泄胸中熱

穴名釋義


● 風,風邪;門,門戶,為出入之處。本穴屬足太陽膀胱經,所在位置為風邪入侵之門戶,又因該穴主治風病,故名。

取穴


精準取穴

● 在脊柱區,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

簡便取穴

● 正坐,低頭,可見頸部有明顯高骨是第7頸椎棘突(左右轉動頸部,可活動的為第7頸椎),沿高骨向下數兩個椎體,再旁開肩胛骨內緣(近脊柱側點)至后正中線一半的距離(1.5寸),即為此穴。
本穴的精準取穴使用了骨度分寸的方法,其中,肩胛骨內緣(近脊柱側點)至后正中線為3橫寸,風門到后正中線的距離為1.5寸。簡便取穴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取穴方法,是長期臨床經驗總結的方法,操作簡便,便於記憶。一般情況下,簡便取穴的方法只適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防病時運用。如果使用穴位進行疾病的治療,則需要使用精準取穴。

局部解剖


● 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鋸肌,豎脊肌。
● 淺層有第2、3胸神經后支的內側皮支及伴行的肋間后動、靜脈背側的內側支;深層有副神經,肩胛背神經,第2、3胸神經后支及肩胛背動、靜脈分支。

主治


● 肺系病症,例如外感咳嗽,發熱,惡風,鼻塞多涕,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百日咳。
● 局部疼痛病症,例如頸項強痛,項強,胸背痛,癰疽發背,胸背疼痛,肋間神經痛,肩背軟組織勞損。
● 蕁麻疹。
● 頭痛。

操作


治療操作

● 向棘突或向下斜刺0.5~0.8寸。
● 可灸。

日常保健

● 指壓按摩:用指腹按揉,每次1~3分鐘。
● 灸法:艾條懸灸5~10分鐘;艾炷灸3~7壯。

古籍摘要


● 《針灸甲乙經·卷七》:風眩頭痛,鼻不利,時嚏,清涕自出,風門主之。
● 《千金翼方·卷二十七》:主上氣短氣,咳逆,胸背徹痛。
●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卷四》:治傷寒頸項強,目瞑多嚏,鼻鼽出清涕,風勞嘔逆上氣,胸背痛,喘氣卧不安。
● 《針灸大成·卷六》:主發背癰疽,身熱,上氣喘氣,咳逆胸背痛,風勞嘔吐,多嚏,鼻鼽出清涕,傷寒頭項強,目暝,胸中熱,卧不安。
● 《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卷八十五》:風門主治易感風,風寒痰嗽吐血紅,兼治一切鼻中病,艾火多加嗅自通。
● 《針灸資生經》:若頻刺,瀉諸陽熱氣,背承不發癰疽。

常用配伍


● 配陽陵泉,用灸法,治療四時感冒。
● 配陽白、上明、地倉、太陽、下關、翳風,治頑固性面神經麻痹。
● 配五處,治時時嚏不已。
● 配肩井、中渚、支溝、后溪、腕骨、委中,治肩背酸痛。
● 配大椎、合谷,治流行性感冒。
● 配肺俞、孔最,治胸痛、咳血。
● 配曲池、列缺、血海,治蕁麻疹。

參考文獻


● [1] 孫國傑。針灸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解秸萍,程凱。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取穴特色技法詳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郭長青。人體經絡穴位使用大圖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