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山街道

蓮山街道

蓮山街道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中部的白雲山麓。是“城八”“興唐”和“皮蓮”3條省市級公路交匯處,清水河、夾河、贊子河自北向南穿境流淌。轄區面積1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52公頃。轄5個社區、4個村,145個居(村)民組,戶數8922戶,人口2.7萬人。

2014年,蓮山街道社會生產總值18.48億,財政收入56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4.1億,工業增加值完成4.5億,農民人均收入1萬元。

街道簡介


蓮山街道現轄5個社區(安家、於店、水門子、鄒店、高瓦房),4個村(高家、榆樹房、大房身、潘店)。鎮政府駐水門子。安普、城瓦、皮蓮公路交會於此。
街道內白雲山、巍霸山綿延東西數十公里,清水河、夾河、贊子河自北向南穿境流淌,興唐線、城八線、皮蓮線3條公路縱橫交錯,貫通全鎮。蓮山街道按照“工業強鎮,產業富民”的理念積極實施項目推進戰略。企業以皮蓮線、興唐線兩條公路為軸心,立足於地域優勢和資源優勢招商,盤活閑置資產,擴大改造老企業。以“旗杆底”牌黃瓜為主的蓮山綠色蔬菜基地建設效益明顯。以孤山子為主的花崗岩石材儲藏量近百億立方米。在水門子村旗杆底一帶發現鐵礦富集點多處,經有關方面探測儲量可觀。2006年,完成固定資產8560萬元,完成財政收入143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4800元。
截至2020年6月,蓮山街道轄5個社區、4個行政村, 街道辦事處駐蓮城路19號。

地理環境


蓮山街道地處大連市普蘭店區中部,東接星台街道,東南接皮口街道,南接唐家房街道,西南接大譚街道,西接瓦房店市元台鎮,北接沙包街道,東北接沙包街道和星台街道,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8千米,總面積118平方千米。其中陸地75.8平方千米,佔比64.2%;水域42.2平方千米,佔35.8%。

人口


2011年末,蓮山街道轄區總人口2736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037人,城鎮化率18.4%。另有流動人口102人。總人口中,男性13821人,佔50.5%;女性13542人,佔49.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7075人,佔99%;有滿、蒙古、回、朝鮮、錫伯、達斡爾、土家、鄂溫克8個民族,共288人,佔1%。超過10人的少數民族有滿、蒙古、朝鮮3個少數民族,其中滿族216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75%;蒙古族36人,佔12.5%;朝鮮族11人,佔3.8%。2011年,人口出生率4.9‰,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長率-0.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3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蓮山街道財政總收入4063萬元,比上年增長38.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373萬元,比上年增長39%。 
2018年,蓮山街道財政收入574萬元。 
農業
2011年,蓮山街道有耕地面積7.2萬畝;可利用林地面積5.3萬畝。
2011年,蓮山街道農業總產值4.7億元,比上年增長2.5%。
蓮山街道的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7萬噸。
2011年,蓮山街道有蔬菜種植面積5700畝,產量2.7萬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蘿蔔。
蓮山街道的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6萬頭,年末存欄6.9萬頭;羊飼養量2.1萬隻,年末存欄9700隻;牛飼養量2.1萬頭,年末存欄1萬頭;家禽飼養量185.3萬羽。
2011年,蓮山街道生產肉類1.2萬噸,其中豬肉6900噸,牛肉1500噸,羊肉100噸;禽蛋3700噸;畜牧業總產值3億元。
截至2011年末,蓮山街道林木覆蓋率38%。 
工業
蓮山街道形成以服裝加工、塑料機械製造、石材加工、鑄造材料製造等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蓮山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8.8億元,比上年增長23%。 
商業
2018年,蓮山街道固定資產投資4600萬元。 

交通運輸


2011年,蓮山街道境內有城八、皮蓮、興唐3條公路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

社會事業


2011年末,蓮山街道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380人,專任教師19人;小學5所,在校生1057人,專任教師10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34人,專任教師7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210人,專任教師100人。

歷史文化


因蓮山街道轄區東南部有座蓮花山而得名。

歷史沿革


1961年設蓮山公社,1983年改鄉,1984年建鎮。1996年,面積118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轄水門子、旗杆底、馬屯、鄒店、董屯、於店、安家、孫家、高家、曲家、榆樹房、崗店、韓店、李興、大房身、王屯、高瓦房、鄒書房18個行政村。2002年,人口2.8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1954人。面積117.96平方千米,轄9個行政村。144個村民組,2011年,撤銷蓮山鎮,設立蓮山街道。

農業發展


桑果
桑果
3月初,北方大地仍然一片蕭瑟,然而,在大連普蘭店市蓮山鎮(現普蘭店區蓮山街道)鄒店村的大連君全紅桑果專業合作社的溫室里,一人多高的桑樹上結滿了青、淡粉、紫色等不同成熟度的桑果,摘一顆紫色的桑果放進嘴裡,清香甘甜的果汁立刻充溢口腔。據悉,作為新品種,蓮山鎮把桑果作為該地區重點發展的特色農業產業,打造從四季種植、冷藏、精深加工為一體的桑果產業鏈,計劃將桑果打造成大連市繼大櫻桃、藍莓、草莓、蘋果等之後的又一特色水果產業,目標直指“桑果鎮”。蓮山街道把桑果作為該地區重點發展的特色農業產業,打造從四季種植、冷藏、精深加工為一體的桑果產業鏈,計劃將桑果打造成我市繼大櫻桃、藍莓、草莓、蘋果等之後的又一特色水果產業,目標直指“桑果鎮”。
桑果學名桑葚,是生長在桑樹上的一種聚合果實,是桑樹的精華。具有食用和藥用價值,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花青素等微量元素。除可以鮮食外,還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醋、糕點等。桑樹樹根、樹枝、樹葉也具有藥用價值,還具有天然的防蟲作用,因此,種植桑果幾乎無需農藥殺蟲。
據君全紅桑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程少君介紹,該合作社將在蓮山鎮投資建設2000畝桑果示範園,集種苗繁育、種植、包裝、儲藏為一體。同時,合作社投資8000萬元,正在建設一座16000噸的果樹氣調保鮮庫,延長桑果的上市周期。隨著桑果產量的提升,除向市場提供鮮果外,還將延伸產業鏈條,發展桑果深加工產業。蓮山鎮將繼續大力發展設施農業,計劃建設設施農業大區4個,小區50個,總面積3000畝。在合作社的帶動下,這些設施農業將重點推廣桑果的種植,推進桑果示範基地二期工程展開,在一期的基礎上再發展500畝,帶動周邊農戶建設桑果設施農業小區20個。

設施建設


蓮山街道結合群眾要求強烈、參與積極性高漲的實際,乘勢借力、大幹快上,全力推進新農村“六化”工程建設。全鎮計劃投資1120萬元,在潘店村、鄒店村、高家村、榆樹房村、大房身村5個村硬化道路15.9萬平方米,安裝路燈236盞。鎮黨委、政府克服資金緊張等困難,不等不靠、精心組織,於4月份啟動新農村“六化”工程建設,現已完成道路硬化14萬平方米,占計劃的88.7%,安裝路燈54盞。潘店、高家、榆樹房、鄒店4個村已完成道路硬化任務。全鎮預計7月初“六化”工程全部完工。蓮山街道“六化”工程進展迅速,主要採取以下做法:一是領導重視,組織過硬。鎮政府成立專班子,鎮長親自抓,全面負責規劃設計,措施落實,監督管理,資金保障等重要環節工作。二是宣傳有力,認識提高。通過加大宣傳力度調動了村民參與積極性,使施工所涉及到的房前屋后佔地等棘手問題得以解決,工程順利進行。三是科學規劃,四個統一。對5個村“六化”工程統一勘測,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施工,確保了工程質量,加快了工程進度。四是定時調度,強化監管。鎮長每周一召開一次村書記調度會議,及時掌握施工進度、工程質量及存在問題。為強化工程監管力度,鎮領導小組經常性深入施工現場,檢查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