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節流

漢語成語

開源節流,漢語成語,拼音是 kāi yuán jié liú ,出處:荀況《荀子·富國》:“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

意思是指開發水源,節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節省開支。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褒義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思想家荀況在《富國篇》中闡述富國的策略,若要國家富強,就要愛護百姓,在收支上開源節流。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去發展生產,國家才能富強。如果不顧生產,只顧浪費物資,百姓就會十分貧困。所以“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分句;指增收節支
【示例】
理財之道,不外開源節流。 《清史稿·英和傳》

成語辨析


【近義詞】增產節約
【反義詞】大手大腳、鋪張浪費、揮霍無度
【燈謎】開源節流(打字一)謎底:原

成語出處


《荀子·富國》:“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