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蟲病

鞭蟲病

鞭蟲病是由毛首鞭形線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常見腸道寄生蟲病。鞭蟲病以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的發病率最高,我國普遍存在於農村,以兒童為主。鞭蟲病由毛首鞭形線蟲寄生於人體的盲腸、闌尾及升結腸所致。輕、中度感染者雖然臨床多見,但一般無顯著癥狀,偶有右下腹痛、噁心、嘔吐、低熱等;重度感染者有腹瀉、便血、里急后重、直腸脫垂、貧血與營養不良等。鞭蟲病主要的治療方法是驅蟲治療;若伴有併發症,則應及時進行對症治療。鞭蟲病的併發症為貧血、直腸脫垂、營養不良等疾病,如嚴重感染可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鞭蟲病經過驅蟲治療可治癒。

就診科室


● 感染科、兒科

病因


● 鞭蟲病由毛首鞭形線蟲寄生於人體的盲腸、闌尾及升結腸所致。
● 傳染源是幼畜。糞便排出蟲卵抵抗力極強,在土壤中可存活5年以上。
● 傳播途徑:經糞-口途徑傳播。

癥狀


● 輕、中度感染者雖然臨床多見,但一般無顯著癥狀。偶有右下腹痛、噁心、嘔吐、低熱等。
● 重度感染多見於兒童,有以下幾方面的表現:
● ● 消化系統:結腸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腫、瀰漫性出血點、潰瘍形成。患者表現為腹瀉、膿血便、里急后重、脫肛。有些患者出現慢性闌尾炎的癥狀,腹部觸診常有右下腹明顯壓痛。
● ● 血液系統:血常規檢查出現嗜酸細胞增加、缺鐵性貧血等。嚴重貧血者導致心臟擴大。
● ● 神經系統:常頭昏、頭暈,極少數可有腦膜炎的癥狀。

檢查


● 確診鞭蟲病需要進行血常規、便常規、乙狀結腸鏡、X線鋇劑灌腸。

血常規

● 血常規可提示機體有無感染、貧血等情況,可輔助診斷。

便常規

● 便常規顯示糞便直接塗片可查出蟲卵,有助於明確診斷。

乙狀結腸鏡

● 乙狀結腸鏡顯示可見蟲體附著於腸黏膜,蟲體旁可見黏液,有助於明確診斷。

X線鋇劑灌腸

● X線鋇劑灌腸顯示可見塗有鋇劑的透光蟲體外形,有助於明確診斷。

診斷


● 醫生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血常規、便常規、乙狀結腸鏡、X線鋇劑灌腸結果診斷本病。
● 輕、中度感染者雖然臨床多見,但一般無顯著癥狀,偶有右下腹痛、噁心、嘔吐、低熱等;重度感染者有腹瀉、便血、里急后重、直腸脫垂、貧血與營養不良等。
● 血常規顯示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增多,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 便常規顯示糞便直接塗片查出蟲卵。
● 乙狀結腸鏡顯示可見蟲體附著於腸黏膜,蟲體旁可見黏液。
● X線鋇劑灌腸顯示可見塗有鋇劑的透光蟲體外形。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多發性脂囊瘤、脂肪瘤及神經纖維瘤等疾病進行鑒別。
● 如果出現右下腹痛、噁心、嘔吐、低熱等臨床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典型的臨床表現、血常規、便常規、乙狀結腸鏡、X線鋇劑灌腸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鞭蟲病治療以驅蟲治療為主,如伴有併發症應及時對症治療。

藥物治療

● 藥物驅蟲治療,常用藥物有阿苯達唑、甲苯達唑、奧克太、復方噻嘧啶、奧苯達唑、氟苯達唑等。

其他治療

● 輕、中度感染者無需處理。
● 重度感染者應予高蛋白質易消化飲食,給予鐵劑糾正貧血。

危害


● 鞭蟲病的併發症為貧血、直腸脫垂、營養不良等疾病,如嚴重感染可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預后


● 鞭蟲病經過驅蟲治療可治癒。

預防


● 不吃不潔的生冷食物。
● 注意個人衛生,飯前飯後勤洗手。

參考文獻


● [1] 王宇明,李夢東。實用傳染病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 [2] 李蘭娟,王宇明。感染病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