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湖
蘇南僅次於太湖的第二大湖泊
滆湖又稱西太湖,它又俗稱沙子湖,亦稱西滆湖和西滆沙子湖和西太湖,位於江蘇常州市武進區,是蘇南僅次於太湖的第二大湖泊,南接宜興,北通長江,東瀕太湖,西接長盪湖,如同一塊碧玉,靜靜地鑲嵌在蘇南大地上。164平方公里碧波,藏古爍今,養育了無數的常州武進兒女;2.15億方湖水,包孕吳越,浸潤出無比的深邃悠遠。西太湖北部的攬月灣景區自建成以來,因為其最下層的一級平台多次被湖水淹沒,一直是當地市民關注的焦點。2013年,攬月灣投資1904萬改造人造景觀,提高親水台。
滆湖大橋(西太湖)
西太湖(滆湖)位於太湖上游,縱跨武進和宜興兩市,東臨太湖,西接長盪湖,南連宜興氿湖,北經扁擔河、德勝河通長江。它是蘇南地區僅次於太湖的第二大淡水湖,江蘇五大湖泊之一。滆湖南北長25公里,東西平均寬6.6公里,現有水面積24.9萬畝,常年平均水深約1.3米。滆湖湖面狀如一長茄形,湖岸圓滑整齊。湖體呈淺碟型,湖底平坦。沿湖河港縱橫,水網交錯,池塘星羅棋布,自然環境優美。
嘉澤鄉志
對於西太湖(滆湖)是因地震發生地陷而成湖的形成原因是沒有人懷疑的,因為這不但有史籍記載證明,而且圍湖建滆湖農場時的發現也已證實。但對於滆湖形成的具體時間卻說法不一,現有二種說法,一說滆湖的形成時間為晉朝,如《嘉澤鄉志》有云:“晉朝年間,(滆湖)是一古城,后經地震陷落而成湖泊。”二說滆湖的形成時間為唐代,如《南夏墅鄉志》錄《孫氏宗譜》有云:“(滆湖)相傳為唐天寶年間所陷。”筆者認為,滆湖形成於晉、唐時代二說缺少史籍資料和考古資料的支持,均不可信。依據現有的史籍相關資料和考古資料,滆湖的形成時間應在東漢中晚期,這可通過下面的考證得到證實。
記載吳越史志的《越絕書》,在記載昔吳越之地漢時的湖泊時,只記載有太湖、射貴湖、無錫湖、屍湖、小湖、耆湖、乘湖、猶湖、語昭湖、作湖、昆湖、湖王湖和丹湖,並沒有記載有滆湖,這就說明在《越絕書》成書時滆湖還未形成,如果此時滆湖已存在的話,該書必會將其收錄在內。
說文解字
武進西太湖
西太湖
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書中還未有“滆”字,這說明“滆”字為後起字。許慎《說文解字》成書於公元100年,是時為東漢中期,據此也可證在東漢早期時滆湖還沒有形成。今滆湖在東漢早期時還未形成,從考古資料方面也可得到證實。1993年6月,在滆湖農場處發現了一座漢代古墓葬,墓葬內出土的一批 五銖錢幣“五銖”二字規整,“五”字形舒展,“銖”字朱旁上折方中見圓,具有東漢早期五銖錢的典型特徵,據此可斷定該墓葬主人的下葬確切時代應在東漢早期。滆湖農場原是滆湖的一部分,1971年因圍湖造田才變成旱地,在該處發現東漢早期的墓葬,說明滆湖在東漢早期時還未形成。否則,滆湖內就不會出現東漢早期時的墓葬。綜合以上考證可得出,滆湖的形成時間既不是晉代,也不是唐代,而是在東漢早期之後。從現有的史籍資料來看,最早言及到滆湖的人士是三國時東吳經學家、會稽(今浙江)人虞翻,如元至正《金陵新志》載:“虞翻曰:‘太湖有五湖,故謂之五湖,滆湖,洮湖,射湖,貴湖及太湖為五湖,並太湖之小支,具連太 湖,故太湖兼得五湖之名。’”虞翻既已言到滆湖,說明虞翻時滆湖已肯定存在。虞翻生於公元164年,卒於公元233年,這也就是說,滆湖形成的最晚時間應在公元233年之前。依據東漢早期滆湖還未形成,公元233年虞翻卒之前滆湖已存在,三國初年為公元220年,可斷定滆湖的形成時間應在東漢中晚期。
西太湖生態休閑旅遊度假區
四大休閑度假板塊
嘉澤區域:古鎮商業街、狀元坊、將軍廟
中國花博園區域
西太湖攬月灣區域
常州市武進西太湖生態休閑區位於常州主城區的西南部,總面積33平方公里。西太湖作為蘇南地區唯一未開發的天然資源,有著良好宜人的自然環境 ——煙波浩淼、水光瀲灧、漁帆遠影、洪波霞光,具備發展生態休閑產業的良好條件,為此,武進決定規劃建設西太湖生態休閑區,吹響了濱湖開發的號角。
西太湖生態休閑區將建設成長三角地區休閑旅遊目的地之一、武進區RBD(休閑商務區),集生態、遊憩、休
西太湖(滆湖)美景
攬月灣
攬月灣
西太湖攬月灣噴泉表演
中國花卉博覽園
2010年上半年就曾被淹
武進西太湖
據其介紹,西太湖的水位枯水季節大概在1.4米左右,常水季節一般都在1.7米,整個廣場是按照常水季節的水位來設計的,當時的一級觀景平台被淹是由於3月底的時候連降大雨。
2010年“鵲橋”被淹時的情景
那麼為何該平台被淹時間超過預期呢?該負責人表示,這並非設計上的問題,具體因素暫時無法確定。他說,當時設計、施工都是按照水文資料進行的。建成后的第一年,也沒有被淹,但之後幾年卻年年都有不少時間泡在水裡,而且時間越來越長。據其分析,風向、氣候變化或許都是其中原因,但尚無定論。
西太湖
周圍還用沙袋築成圍堰,外側用木板和桶搭起了一座浮橋。平台東側的大片空地上堆滿了施工用的木板和石材,有不少都是原先的舊材料,準備改建後繼續使用。那座被當地人稱為“鵲橋”的小拱橋也不見了蹤跡,不過隱隱約約還能在水中看到連接鵲橋的棧道已經被加高。
據介紹,這次改造工程主要目的是將親水平台抬高,第一級平台標高從1.7米提升到2.6米,這樣的高度能夠保證在大部分年份該平台不會被淹。在此次改造過程中,凡是能夠回收利用的材料都將繼續使用,減少浪費。此次改造的岸線總長度為1.7公里,投資1904萬。豐水期時改造后的觀景平台仍然可以實現“親水”,但是到了枯水期的時候,地平面與水面高差較大。
西太湖月光水城
西太湖——導覽圖